关灯
护眼
字体:

天遂人意(938)

华大老爷脸颊不自动的颤抖,每每听到圣人的华爱卿,他就身上冒鸡皮疙瘩。想想老二那德行,圣人眼瘸了吧。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他爹没法在把老二关在祠堂里面了,也省的池府的侄女整天的折腾。终于一大家子能够消停了:“谢圣人恩典,是圣人看重,父亲身体已然大好,我们兄弟感念圣人恩德,定然为了我大梁,为了百姓鞠躬尽瘁。”

圣人满意了,自家爱卿被老尚书关的也够久的了,合该在朝堂上露个脸什么的。知己吗,怎么也要在爱卿危难之际,伸伸手拉一把不是。

圣人就想了,就不能让手上的金卡白搭了,回头就给他们皇家子弟也带过去一块看看,听说那会所里面的玩意,很是有些讲究的。

兵部尚书不止一次提议让他这个圣人亲自过去走走看看呢。也不知道是不是兵部尚书眼瘸了,竟然对一个女子为了疼宠孩子弄出来的玩意这么上心。

圣人是非常没法理解的,不过鉴于臣子往日的谨慎小心,还有沉稳,圣人还是要走一趟的。

还有就是,池府虽然闹腾的厉害,还得罪了满京城的勋贵,别看大臣们嘴上不说,面上不显,可对于把他们府上不为人知的事情暴漏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池府那肯定是不待见的,有机会肯定要踩上几脚的,

可中间的便宜偏偏就让他这个圣人得了。圣人思量再三,这个恩典要怎么给送出去。

想到华氏女子的聪慧刁钻,圣人不得不承认,这些画着彩线的蜘蛛网,是人家有意无意的给他这个圣人的。不过够聪明,人家一声不吭,全凭自己看,谁都不得罪,看出来也是他这个圣人真知灼见,看不出来,看不出来他这个圣人就蠢了。

圣人不是得了好处,没有表示的人,一个妇人的便宜他也不稀土沾。

索性这件事情过去了月旬,是时候表示一下了,圣人跟着说道:“华爱卿委实是我大梁朝的栋梁之臣呀,朕听御史们奏报,池大人在衙门里面每日战战兢兢的当值,连同僚聚会都少有参加,一心扑在我京城安危之上,不愧是华爱卿的姑爷。”

听听,人家是侯府的郎君好不好,再好能说成是华二郎的姑爷吗,圣人的心果然事偏的,华二盛宠依然不减。通过圣人的一句话,重臣看到的是风向,朝堂的风向。

众人把视线都看向御史上大夫的冯大人,没法子,御史台能上朝的就那么几个人,他们没奏过这个呀,想必事老大人举贤不避亲,在圣人跟前说的呗。

冯大人脸色不变,一把胡子无风自动,要冤枉死了,这事他占都不愿意占,他那个玄外孙女可不是个东西的很。

也不知道谁这么没眼力见,上奏给圣人的都是什么玩意呀。

就听圣人开口说道:‘池大人如此上进,就跟在九门提督身边打打下手好了。’

这是怎么个情况,这算是极品。重臣都望着圣人迷茫了。

圣人也想到自己说的不错:“年轻人吗,总要历练一下,跟着老人总结一下经验什么的吗。可是不要耽误了衙门的正事。”

就是说穿着三品的朝服跟在一品的九门提督身边学习经验,在看看如今的九门提督,年岁确实不小了,怕是这个池二郎一飞冲天了。

九门提督:‘谢圣人体恤。’

池二郎:‘下臣定然不负圣恩。’被圣人当朝走人情,让上司提拔,什么感觉,池二郎挺爽的。不过是暗爽,面上让自己淡定,在淡定。仕途坦荡呀,简直就是一马平川。

到底是年轻人,在朝堂上还装的像模像样的,同恭喜的大臣们客客气气的表示:“下官不才,能得圣人提点,下官感激涕零,定然好生在大人身边跑腿打杂。”

一品的大官身边还缺你个打杂的吗,都是物件粗人,听着就不那么是滋味:“池二,请客呀。”

好吧粗人有粗人的豪迈就是了。池二郎心说幸好自己没走文人的路子,不然就这么一下,就得被那群酸儒给阴死在阴死,拱拱手:‘他日二郎定然让诸位尽兴。’

都是聪明人,对池府有些小动作的人都停下来了,人家圣人为何抬举池二郎呀,那是给重臣看的,表明了态度,这事就算是过去了,没看到罪魁祸首被提拔了吗,还是那句话这就是朝堂风向。代表的是圣人的意思。

池二郎高兴的也是这个,这件事情终于算是尘埃落定了,虽然没有升官发财什么的,可圣人态度是维护他的。重臣都是看着圣人的眼色行事的,至少在圣人没有厌弃他之前,再不会有人明面上的为难他了。

就是府上的几个孩子,也能多少有些外交什么的了。不过鉴于他家儿子最近的交友情况来看,怕是也没什么影响。

回到府上抱着夫人喜形于色,让芳姐忍不住:“二郎淡定,淡定。又不是没生过官。不过就是个一品的见习,道路阻且长呀。”

池二郎:“夫人好见解。”说完捞起芳姐就进了内室,外面伺候的丫头只听到他家大人说道:“夜也长着呢。”好吧这里可是春风帐暖吹进一室春光。(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五章 解禁

老尚书听到儿子带回来的消息,虽然不情愿也还是把华二老爷给叫出来好生的训导了一顿之后,把人给解禁了。

老尚书也有他的思虑,他才退出朝堂,二儿子虽然不太靠谱,可好歹人家圣宠独一份呀,有这么一个儿子在前面顶着,老大多少能够少走些弯路。

幸得圣人是真的看重二儿子,能在这时候给了这么一个脸面。回归朝堂,都这么高调。

到底让那些随时准备趁机踩华府两脚的人多少忌讳些。不过想到圣人对老二的恩宠,心里多少还是不大痛快就是了。

华二老爷在老尚书跟前毕恭毕敬的:“儿子定然谨记父亲教诲。”

华老尚书:“哼,你长点记性才好,莫要了忘了你是我华府的子孙,你还有祖宗在呢。再有下次,我定不饶你。”

华二老爷:“儿子不敢。儿子时刻不敢忘记祖宗余荫,恩德。定然不敢做出辱没祖先之事。”

华老尚书不太满意:“不光是不能辱没祖宗,更不能给家族子孙惹祸上身,远离小人才对。”

任谁都明白,老尚书嘴巴里面的小人指的是二房的四娘,华三老爷在边上都替觉得老爹过了,哪有这么说自家孙女的呀,四娘那孩子还是不错的,这段时间他可没少蹭二房的饭食。

华二老爷面容不变:‘父亲放心,儿子都晓得的,往后儿子定然多多在父亲身边,听您老人家的教诲。’

远小人的另一层意思,可不就是亲贤臣吗,不着痕迹的把老爹给捧了一番,华老尚书才算是缓和一下脸色。

华二老爷心说,闺女说的果然没错,老爹就是更年期了,权势突然没了,心里落差太大,还没找准自己的位置呢,难免心浮气躁些。看看自家闺女多懂事呀,看的多透彻呀,可惜老爹不知道好歹,愣是分不出来好赖人,这么理解他老人家的孙女,愣是看不上眼。

上一篇: 我的夫君是古人 下一篇: 怪医,漫天要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