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遂人意(946)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老尚书坐下,不动筷子,只是随意的说道:“怕是要白费心思了,如今老夫可没有了权势。这东西四娘还是给你带回去好了,老夫虽然年岁大了,也还算是心平静气,舒坦的很,没有什么火气的。”

芳姐觉得堵心,这老头真不可爱,怎么这么难讨好啊:“祖父,您就是一个白丁,那也是朝臣重臣的父亲,是我池府子孙的祖父呢。难道孙女孝顺您定要有所图吗,祖父看清了您自己在小辈们心里的地位,也小看了四娘。至于这些吃食,那都是养生搭配的,强身健体,四娘询问过给您把脉的大夫,适合您老人家的身子,也是按照您的胃口做的。很是不错呢。”

华老尚书就差摔筷子,掀桌子了,说的比唱的好听,想想这么多年倒霉孙女做出来的事情,哪次送礼不是为了求他老人家办事呀。只有后面的,只当没听见。她能这么好心,特意关心他的口味,才怪了呢。

意味深长的看了芳姐一眼:“哦,那是我误会了,不过四娘呀,也不能怪祖父看轻你呀,每次收到四娘你的礼物,似乎都是有求于人的吧。要老夫一一例举吗。”

芳姐脸红太不给面子了:“您老人家太狭隘了,难道我不送礼的时候,祖父您就不惦记,抚照我们小辈了吗。当初在京城里面弄斗花大会的时候,孙女给祖父送礼了吗,祖父不就对孙女支持有加吗。提点了多少良言呀。还有那次,胖哥闯祸的时候,孙女给祖父送礼了吗,也没见到祖父在朝堂上落井下石呀,可见咱们祖孙的亲情没有那么肤浅。”

老尚书一口银牙咬的咯嘣咯嘣的,怎么说的出口呀,原来自己还做了这么多不该做的事情呢。怎么就那么犯贱呢。

就不知道这丫头怎么好意思说的出口:“回报都要付出的,四娘能记得老夫的好,当真是让老夫激动呢。”

芳姐把筷子递到老尚书的手上:“孙女从来记好不记仇的,祖父还没有看到孙女的优点而已,不着急,孙女往后多多孝顺在您老人家左右,您总能发现的。”

老尚书是不会碰这些吃食的,一是怕药死,二是怕吃人嘴短,听了芳姐这话,只觉得恶心的很,不吐就不错了。

但凡有一份之路,他老人家也不会对丫头伸出手,给予这么多的方便呀。后悔死了。偏偏这个死不要脸的还舔着脸在这里当好事嘚瑟,说的洋洋得意的。怎么一个堵心了得呀。对着一桌子的素菜:“哼,一桌的素菜,那是老夫的口味吗,你不是蓄谋已久,想饿死老夫吧。”

芳姐有点恼了,说不过就挑刺,哪有一点六部尚书的风范呀:“饿死您老人家要被御史弹劾的,就是悠悠众口孙女也堵不上呀,孙女真心真意的孝顺您老,若是真的想要您老人家早日同祖宗们相聚,那就合该给您大鱼大肉的多吃些才好,富贵病最是难缠,每个几年下去,咱们华府就是大伯当家了。”

华老尚书这个气呀,富贵病他听说过的,有这么说话的吗:‘畜生,你说的什么混账话。“

芳姐据理力争:“就是我不畜生,才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情,给您做的都是清淡的养生的,好歹您应该明白才是。”

老尚书砸了桌子,祖孙两人不欢而散。(未完待续。)

☆、第六百章 补刀

第二日该上朝的都上朝了,该上学的也走了,芳姐继续她的伟大而富有挑战性的亲情滋润工作。今日怎么也得稍微迈进一小步才是。

听说老尚书围棋下的不错,芳姐特意亲自在淘换来一副绝好棋子,摸在手里沁凉舒适,正适合这个季节的消闲娱乐。

看到倒霉孙女,老尚书觉得天气热,心也烦躁,还能不能让人消停的呆会了:“怎么昨日没有把老夫气死,这是准备今日给补上。”

上来就挑衅,这老尚书越来越浮躁了。看来天气果然燥热,自己这个礼物算是送对了。

芳姐都不带跟他废话的,跟老头有代沟,话不投机半句多,他们是见面都多余。可惜没有网络可以联络感情,不然肯定不会面对这张真实的老脸。

直接拿出来让身后的弄墨把棋盘给摆上:“孙女过来陪祖父下棋,消遣消遣。”

老尚书挑眉:“同你下棋,老夫那还是消遣吗。”

别说芳姐,身边捧着两罐黑白棋子的双冒都想以下犯上,把棋盘摔在老尚书的脸上。太不给面子了,从小娘子从引雷山那地方回来之后,已经很久都不这么让自己受委屈了。

芳姐二话不说,抓了一把棋子放在老尚书的手里。下棋的人不对,只能让棋本身来互补了。

芳姐可是特意桃换来的玩意,听说雅致的人都喜欢呢,就不信老头不心动。

老尚书才想着不给面子,把手里的玩意扔了,就感觉一股子沁凉袭来,炎炎夏日里面,简直就是扑面而来的一股春风握在了手里面,太舒爽了有没有,怎么就感觉周身的热度下降了好几个点。

手里圆润的白玉子,怎么就那么仍不出去呢。老尚书可是仔细的把棋子挨个看了一边:“好东西,不错。难得之物。”

芳姐已经坐在一边,准备开盘了。看来对老尚书还是有所认识的吗。

老尚书看看倒霉孙女,在看看手里的棋子,跟倒霉孙女下棋那是一点兴趣没有。

手里的棋子也不舍得放开。也不知道这丫头哪来的这么大的本事,这么好的物件都能淘换来。就是圣人那里怕是也稀有的很。真的是好东西。

芳姐才不给老尚书矜持的机会呢,又不是黄花大闺女,弄得欲语还羞的,捏着的个什么劲儿呀:‘怎么祖父若是不喜欢,四娘就带着棋子,去找三叔玩。’

那肯定是遭禁好东西,老尚书脸色耷拉的老长,不过还是坐在了芳姐对面,读书人气节高,不会为了五斗米折腰,可为了这点喜好,可以更通融一些。

不过话说的还是那么讽刺就是了:“竟然不知道还是个会下棋的。”这话太眼里没人了。

本来芳姐想不跟他老人家一般见识的,可就是看不得他老人家攥着棋子不撒手,还不上送礼的人的态度,太嚣张了。

芳姐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四娘出身华府,琴棋书画虽然不必样样精通,好歹还是知道点的,谁让祖辈给儿孙创造的条件好呢。有银子,有闲时,在这些杂艺上下功夫。”

老子给她创造出来的好条件,竟然用来气老子了,老尚书再次磨牙,轻易地就被倒霉孩子把怒火给挑起来了。

老尚书都得承认,最近的心火确实有点旺,经不住挑拨。

还有就是这孩子真的欠收拾的很。嘴巴太不饶人了。

华老尚书的一辈子也就是年轻的时候,有些时间做这些娱乐活动。

以后的大半辈子都放在朝堂还有家族上了,这些娱乐真的不太精通,都说善于下棋的人,善于谋,可也得有这个时间呀,清气书画那都是陶冶情操的玩意,要有钱有闲的。老尚书不缺金银这些俗物,可唯独没有闲暇时光呀。

上一篇: 我的夫君是古人 下一篇: 怪医,漫天要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