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点头自家弟子的家庭观念很重,没看到除了家人的事情,其他的都不紧要吗;“哦,这么说你爹的事情,要给我家弟子些薄面了。”
五郎脸色羞红,不过还是很老实的给自家爹爹走后门:‘还望先生给弟子些薄面’
老先生:“哈哈,好,那就给我家小弟子些薄面,记得往后在被人欺负了,也不要自己扛着,你家先生虽然不才,还是有几个学生在京城的,回头你这些师兄过来了,跟着为师认识一下,往后但凡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尽管去麻烦你这些师兄们。
小五郎露出俩酒窝,抿嘴而笑:“子弟真心希望先生能够久居京城,让弟子随时侍奉左右”
有师傅的孩子像个宝呀,看看立刻就有人撑腰了。
老先生:“知道师傅在的好处了吧,谁让你要回京城呀。”
师徒两人好不和谐,外面的胖哥仰天望月,师傅同他可没有什么好说的呢,从来没有过这么和谐的场景。为何要把自己留在这里受罪呢。让小舅舅同师傅说话不就好了吗。
等到五郎从里面出来,小胖哥都要睡着了。
五郎:‘进去吧先生等着你呢,小舅舅在这里等你。“
胖哥:“先生一路劳累还不歇息吗,不然胖哥明日在见先生好了。”
里面的老先生脸色漆黑一片,好心情立刻就没了:“还不进来。”
胖哥的肩膀都塌下去了,先生的严厉,他还没忘记呢。进去变拜:“胖哥见过先生。”
老先生:“称大名。”
胖哥再拜:‘方文见过先生。’
老先生打量自家弟子,一身的匪气,哪里有一点的文雅方瑞。方文这名字可是叫错了,合该叫方武才对。
哎这样的学生,教导好了那也就是一届武夫,想他老人家,一方大儒,教出来武将的弟子,何其讽刺呀。一步错步步错呀。
胖哥抬头小心翼翼的。老先生:“起来吧,老夫问你,一日十篇大字,可曾懈怠。”
胖哥回答的不心虚,这点功课,别说爹娘盯着,他家祖母那都跟着盯着呢,想不做都难,何况还有小舅舅外祖父这些人呢:‘回先生话,弟子不曾懈怠,功课****都做的。’
老先生走到书桌边上,亲自给弟子磨墨,就听老先生说道:“写来给老夫看看。”
这个待遇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享受的,胖哥都有点受宠若惊:‘先生,弟子自己来就好。’
老先生斜眼:‘专心写字,写不好老夫要罚的。’
胖哥才凝神静气,执笔,气势不错,姿势不错,字也确实不错,老先生点点头:“要持之以恒,不管文武,把字写好总是个门面,不会有错的。”
对这位弟子老先生的要求真的就这么简单,文采就不说了,那是天分上的事情,字总要写好的,对得起身上这点谢氏的血脉。
也只能要求这个了。不过这孩子身板不错,长得还挺壮实的,教养也好,若不是非要培养成文豪,只当小辈来看的话,还是非常安慰的。华氏养出来的孩子还是很健康的吗。
老先生看着胖哥认真的侧脸,颇为欣慰的地方又多出来一个。
胖哥:‘先生旅途劳累,子弟服侍先生歇下吧。’
老先生:‘不急,跟老夫说说来了京城都做了些什么呀,可有惹是生非。’
胖哥有些萎靡,这个真的说起来的话,好像应该也不算的吧:‘弟子谨遵先生教导,总是没有辱没先生的威名的。’够含蓄,惹事了,不过赢了。
老先生黑脸:“胡闹,老夫的威名,你是同人论才,还是论道了,学识上一点没长进不说,还敢在老夫跟前狡辩。别以为老夫不知道,你在京城的所为。告诉你幸好你还算是有些体统,没有欺男霸女,仗势欺人,不然看老夫收拾你。“
胖哥看看自己的小身板,欺负自己年岁小,不懂得欺男霸女的意思吗,他就是有个想法,硬件条件也不达标呀。
老头大概也知道自己说错了:‘哼,记得,免得将来做错了,说老夫没有教育到。’(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章 名望(还有一更)
在谢大先生的眼里,这位带着点稀薄血缘关系弟子实在堪忧,从小就是街混子,小霸王,将来能正道到哪去呀。
幸好他爹,外祖父的实例够强硬,不然得多糟心呀。
京城里面这位先生还是有点根底的,对于小弟子的表现,还有作为那真是想不知道都难。
亏得他娘能够为了孩子这么不遗余力的投资。给孩子弄了一个专门打架斗殴的平台,才勉强没把孩子王纨绔的方向发展一去不复返。
至少在舆论方面在,胖哥拜托了纨绔子弟的名声,这孩子打架斗殴都被美化成了竞技较量。
老先生打量胖哥,勉强能安慰的竟然是身板够结实,抗揍。
老先生转头还是看字吧,至少比看人舒心。谢氏子弟,果然已经成为了传说。谢氏嫡系的血脉果然太稀薄了,不然不可能这样呀。
老先生来京城以后,面功夫做的很足,说是过来看徒弟,就是过来看徒弟的,不谈国事,不问朝政。很超然的存在。
整整两日,谁也不见,只是在院子里面同两个小弟子相处,对外称在指导弟子学问。
真实情况就是老先生在华侍郎的园子里面,由甥舅两个弟子陪着,认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还有新奇的果木树种。
真心的感叹,这位侍郎爱好不一般。
这位圣人跟前荣宠备至的华侍郎,除了上朝时间除外,竟然能够随时陪在谢先生左右。
别说谢大先生,就是华老尚书都侧目,自家儿子对人家绝对有所求呀,太殷勤备至了。
明明府上住了这么一位贵客,该当他这个致仕在家,分量自认足够的老家伙来陪着的吗。他儿子就是抢了他老人家的活计了。
老尚书胡子都被儿子给气的翘起来好几次了。不过看着老先生似乎更乐意跟儿子谈人生,老尚书才勉强退而求其次,让贤了。
好在老先生对这位传说中的华侍郎,那是真的有好感,这位在侍郎在东郡人的眼里,基本上已经是超常的存在了。
家世让人仰望,还有真本事,生出来的儿子,都让人优秀的嫉妒。这样的人还能保持如此淡然的心境,与其相处,感觉不到这位的自大,自满,难得的好心性,很是给人好感。
当然了除了养的闺女不怎么样这一点让老先生颇有微词,瑕不掩瑜吗,老先生还是很公道的给这位华侍郎定位。
这就是老先生对华二老爷的认识。
对于华二老爷来说,这位传说的的大先生,就一个感觉,对儿子还有外孙子真的不错,跟传说中的一样好,就这么一点,足够华二老爷对这位大先生推心置腹了。
对我儿子外孙好,比对我好都感动。华二老爷一直秉承着这个原则的。
所以在大先生这里,华二老爷那就是一个老实的不能在老实,踏实的不能在踏实的人。好感度刷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