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傅沅的后宅生活(14)

谢茹也跟着笑道:“也算上我一份儿,最好今日二妹一口也别吃,都咱们吃了。”

谢灵没有跟着打趣,却也抿嘴一笑。

一时,气氛就热闹起来,几个小姑娘说说闹闹的,不时有笑声从屋里传出来。

平嬷嬷领着丫鬟半松过来的时候,在门外就听到一阵欢笑声。

门口的丫鬟见着她过来,忙迎上前来,道:“嬷嬷怎么亲自过来了,可是太太有什么吩咐?”

“太太过了晌午就去了雁荣堂陪着老太太说话,老太太怕姑娘们吃酒伤了身子,叫我过来送一坛雪芝酿,这酒已经在雁荣堂后花园的大树底下埋了有六年了,最是清甜好喝,也不容易醉。”

说话间,早有小丫鬟进去通传。

傅沅和谢茹几个正说笑着,就听到外头有小丫鬟进来回禀,说是老太太怕姑娘们醉酒,派平嬷嬷过来送坛雪芝酿。

听着小丫鬟的传话,众人才转过头去,就见着有丫鬟领着平嬷嬷和半松从屋外进来,半松手里提着一坛子酒。

傅沅心中诧异,她知道这酒一直埋在雁荣堂后花园里,这会儿怎么却是平嬷嬷送了过来。

傅沅想起池嬷嬷说大太太这些日子时常去雁荣堂陪着外祖母说话,心中便有些明白过来。

不等傅沅开口,一旁的谢琦就笑着开口道:“嬷嬷今日不陪着母亲,这么抽空过来了?”

平嬷嬷福了福身子,笑道:“太太这会儿在雁荣堂陪老太太说话,老太太原是想叫池嬷嬷送过来,正好池嬷嬷在偏房里看帐,太太就说不必劳烦池嬷嬷走一趟了,便叫我给姑娘们送来了。”

说这话的时候,平嬷嬷的目光不自觉落到傅沅身上。

傅沅闻言,却只莞尔一笑,道:“劳烦嬷嬷亲自跑一趟了,正好有这一桌子的菜,嬷嬷若是不嫌弃,就坐下来陪我们吃上几杯酒,别叫嬷嬷白跑一趟。”

平嬷嬷原以为傅沅会多问一句,这会儿却见她只道谢了一句,就邀她坐下来吃酒,眼底露出一抹诧异来。

这表姑娘,真是一日一个性子。

那日还拿话落她的面子,今个儿却是一副温和有礼、待人热情的模样。

她平日里虽有些脸面,可到底是个奴才,哪敢和姑娘们一块儿坐着吃酒,推辞了几句,就告辞退了下去。

谢琦朝她这边看了一眼,眼底露出几分了然来。

“我怎么瞧着,平嬷嬷有些怕你?”谢琦自然知道那日平嬷嬷被傅沅为难的事情,忍不住道。

傅沅听后笑着说:“那是你看错了,她虽叫我一声表姑娘,却是你家的奴才,我哪里敢得罪了她,更别提她会怕了我?”

听着傅沅这话,谢琦也意识到自己心急,一时说错了话。

这些日子,她的确是对傅沅有些意见,心里也堵着一口气。她原觉着她嫁给大哥当她的嫂子最好,两人自小一块儿长大,情分上比起那崔家大姑娘来不知要多了多少。

她听说祖母也有这个意思,可傅沅偏偏自己不愿意。

前些日子她去了泊墨院,进去书房的时候见着兄长脸颊消瘦,气色一点儿也不好,身上还沾着些酒味儿。

因着哥哥吩咐谁都不许告诉,屋子里的丫鬟婆子便死死瞒着,若不是她亲眼所见,她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那温和俊雅的兄长会变成那样。

这些日子她心里一直闷着,想问她哥哥有哪一点配不上她?所以今个儿见了平嬷嬷进来,就忍不住想要刺她一句。

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谢茹忙道:“快些吃吧,过会儿菜该凉了。”

谢灵也将手放到桌子底下,扯了扯谢琦的袖子。

她出来的时候,姨娘告诉她今个儿可不能出什么岔子,传到老太太耳朵里。

谢琦也顾忌着一旁的丫鬟婆子,将想要问的话咽了下去。

因着这段插曲,屋子里的气氛变得有些诡异起来,之后便再没原先的热闹了。

等到散席后,谢茹称喝酒上头先叫丫鬟扶着离开了,傅沅和谢琦还有谢灵从屋里出来。出了雅安居,正待和怀青离开,忽然听到谢琦道。

“表姐难道就不问问,兄长这几日过的如何?”

傅沅停下步子,回过头来,清楚的见着谢琦眼底的那抹不满。

傅沅道:“迁表哥有大舅母和外祖母挂心,何须我来问?”

谢琦脸色微僵,当然明白傅沅这话是什么意思,心里却愈发替兄长觉着委屈。

“兄长是淮安侯府嫡长孙,身份贵重,人品周正,有哪一处配不上表姐,表姐非要伤了兄长的心。”

“表姐不觉着,这样太过狠心,心中就一丝歉疚都无吗?”

听着谢琦的话,傅沅愣了愣,方才一瞬间,傅沅以为站在她面前的是大舅母寇氏。不然,怎么会如此咄咄逼人。

然而,她并不觉着这样做有什么不对。

既然无意,就要叫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

虽说她心中不是没有难受,可这些难受,仅仅是因为这些年她和谢迁的兄妹情分。

傅沅看了她一眼,淡淡道:“若有一日有个人对妹妹说他喜欢妹妹,可妹妹却是不愿意,那你会因为怕他伤心就答应他吗?”

谢琦哪里想到她会问这样的话,一时就涨红了脸,有些恼怒道:“表姐怎么能这么问我?”

谢琦还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傅沅的这句话给噎住了,再说不出别的话来。

“怎么不能?还是在妹妹心里,我这些年寄住在淮安侯府,妹妹就将我看低了?”

傅沅看着她,眼底露出一丝嘲讽来。

不等谢琦解释,她就将视线从她身上移开,转身朝前走去。

终究还是将想说的话说出来了,傅沅叹了一口气,真是想避都避不过去。

有些人,原本就看低了她。

谢琦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怔在当地,脸上有被人戳穿内心的难堪,还有一种恼怒。

“她,她凭什么这样说,我不过问一问哥哥,她就冤枉我。”

这话说出来到底少了几分底气,谢琦只抱怨了一句,就带着自己的丫鬟回了住处。

☆、不甘

雅安居这段小小的插曲到底还是传到了陈老太太耳朵里,陈老太太听了,诧异道:“她们两个自幼要好,今个儿是怎么了,为着什么事情起了争执?”

池嬷嬷听老太太这么说,便开口道:“要不老奴派人叫表姑娘和二姑娘过来,您亲自问问,好叫两位姑娘将话说开,当着您的面和好了免得日子长了伤了和气。”

听着池嬷嬷的话,陈老太太却是摇了摇头:“不必了,她们小姑娘家拌几句嘴,我这老婆子跟着瞎操什么心。你成日里劝我别事事都管着,这会儿却头一个闲不住。”

陈老太太打趣了池嬷嬷一声,就拿起手中的汝窑青釉茶盏喝起茶来。

池嬷嬷伺候了陈老太太多年,听着这话哪里还能不明白老太太是不想追究这事情了,只当是姑娘们耍性子拌了几句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