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傅沅的后宅生活(162)

“难得皇上还肯看重你们二房的人。”

到了此刻,傅沅才了然老太太将她留下来说话是何意。

她后悔是真,有私心也是真,她就说,人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变得这么快呢。

对于这点,傅沅并不觉着生气,老太太这样说也是为了整个宣宁候府,不管她和老太太之前有什么隔阂,老太太有句话说的对,她姓傅,宣宁候府是她的娘家。

她只是不明白,若是亲人,很多话不比说,说了反倒彼此尴尬,这样简单的道理老太太怎么不明白。

傅沅点了点头,回道:“您说的话孙女儿谨记在心,不会忘记自己是傅家人的。”

老太太听了这话,才安心下来,又问了傅沅出嫁的东西准备的如何了,傅沅一一答过,这才起身告辞。

老太太点了点头:“你去吧,今个儿也得空去探望探望你大伯母。”

傅沅应了声是,福了福身子转身退出了屋外。

出了门口的时候,见着了候在那里的卫嬷嬷,和卫嬷嬷应付了两句,便出了宁寿堂的院子。

“姑娘,咱们这会儿是去探望大太太,还是先回映月阁去呢?”刚出了宁寿堂,怀青就出声问道。

她可见着方才二姑娘和三姑娘一块儿去探望大太太了,若是自家姑娘不去,不是落了话柄吗?

尤其,大姑娘才跟着安王去了翼州,而自家姑娘眼看着要嫁到南阳王府了。姑娘若是不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姑娘因着东宫的事情,连自个儿的伯母病了都不去探望。

“去是要去,可总不能空着手过去吧,还是先回映月阁拿些补品和药材吧。”

“姑娘说的对,奴婢竟忘了。”

于是,二人便回了映月阁。

屋里,卫嬷嬷给老太太续了杯茶,才出声问道:“老太太和四姑娘可将话说开了?”

卫嬷嬷伺候了老太太大半辈子,很多事情也不忌讳,所以心里想着便直接问了。

老太太看了她一眼,拿起桌上的茶盏喝了一口,才又搁在一边,轻轻叹了口气带了几分感慨道:“这人呀,处着处着才能有感情,看来,我们祖孙二人还是话说的少,彼此才不甚亲近。”

“也怪我,这些年是有些说一不二,对几个姑娘也少了几分慈悲。”

卫嬷嬷听着,心里也不是没有感慨,只是,事情既然已经落到如今这个地步,老太太再怎么后悔也迟了。

大姑娘去了那翼州,这辈子怕是回不来了。

五姑娘呢,在那庵堂里度过余生,谁听了也不免唏嘘,心里生了同情。

她也不知道,这好好的宣宁候府怎么就成了这样呢。

唯一能称得上是件好事的,就是下月初十四姑娘和那宋二公子的亲事了。

“老太太您也宽心些,这人呀都有自己的命数,尊荣富贵那都是老天爷给的,什么时候要收回去,那也定是老天爷的意思。”

听卫嬷嬷这么说,老太太的脸色多少缓和了些,拿起桌上的茶盏继续喝了起来。

傅沅回了映月阁,用过午饭后,才叫怀青拿了几盒补品一块儿去了大太太所住的碧霄院。

她去的时候,二姑娘傅萱正伺候着张氏喝药,屋子里充斥着一股浓浓的中药味儿。

张氏穿着一件湖色素面妆花褙子,靠在宝蓝色绫锻大迎枕上,傅萱在一旁伺候着张氏喝药。

见着傅沅进来,张氏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笑意来:“正和萱儿说你的亲事呢,你就来了。”

傅沅缓步上前,福了福身子叫了声大伯母,这才问起张氏的病情来。

“伯母可好些了,大夫怎么说的?”

张氏正好喝完了碗里的药,拿帕子擦了擦嘴角,才说道:“不过是染了风寒,吃几服药就好了,你不必挂心。”说着叫傅沅坐了,又叫丫鬟端了茶水和点心过来。

才刚说了几句话,外头就传来一阵脚步声,却是闵嬷嬷慌慌张张从门外进来:“大太太,不好了,外头都在说前日大姑娘在去翼州的路上不慎摔下马车,小产了。”

“说这事情定是二皇子派人做的。”

大太太听了,脸色当即就变得惨白,慌乱道:“什么,那娅儿.....”

知道大太太要问什么,闵嬷嬷忙摇头道:“大太太放心,老天保佑,大姑娘没有性命之忧。”

大太太听了,却依旧有些不放心,道:“她才刚小产了,这半路上折腾,还能有什么好,这要是落下病根儿可怎么好。”

“那翼州天气又不和京城一样,她拖着小产的身子,可怎么养得好。”

大太太哀声叹气担心不已,傅沅和傅萱安慰了几一会儿,见着她精神实在不好,就全都起身告辞了。

转眼又过了几日,安王侧妃傅氏半途小产的消息已经闹得人尽皆知,再加上之前二皇子的那些不敬之言,一时间炙手可热的二皇子府突然也变得冷清下来,和往日一样门可罗雀。

☆、第126章 请奏

转眼就到了三月初一,距离傅沅成亲的日子仅仅剩下十日的时间了,便是老太太因着东宫的事情伤心,也少不得要将傅沅的亲事看重上几分。

傅沅从宁寿堂请安回来,听万嬷嬷说着成亲那天的流程,却不知此时朝堂上因着南阳王的一句话掀起了惊天骇浪。

“皇上,事已至此,为江山社稷黎明百姓,老臣冒死恳请皇上将昭懿皇后嫡出的三皇子接回宫中。”

南阳王爷短短一句话,犹如惊天巨雷炸响一般,令满朝文武宗室王公所有人全都呆住了,脸上满是震惊。

昭懿皇后二十多年前已经故去,哪里还能......

众朝臣心里琢磨着,不免想到一个可能,身子猛地僵硬在那里。

这话是从南阳王爷嘴里说出来的,难不成这昭懿皇后不仅活着,而且还给皇上生下了嫡皇子。

耳边又传来南阳王铿锵有力的声音:“皇上,当年靖江王府满门被诛,昭懿皇后伤心之下不顾腹中骨肉悬梁自尽,被您发现救下后,幽禁在宫中。微臣奉命将三皇子养在府中充作次子,这些年殚精竭虑,更时有不安,只盼着有一日皇上能叫三皇子接回宫中,以正身份。”

随着南阳王的话音刚落,满朝文武这才全都明白过来,看着龙椅上满目威严的帝王,联想到这些日子宫中发生的一件件事情,后背不免生出几分寒意来。

在场的人既能立足在朝堂这些年,又有哪个是愚笨的,所以心思一转就明白过来。

若没有皇上的允准,南阳王哪里敢将这天大的秘密当着众朝臣的面说出来。

“放肆!”皇上震怒,脸色铁青,抓起龙案上的一本奏折,就朝南阳王砸了过来。

南阳王并不躲避,依旧朗声道:“皇上,事关江山社稷,老臣恳请皇上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