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来的转学生,又扎眼地定在讲台上,巩桐近乎汇聚了全班同学审视的目光。
她不喜欢被太多人注视,浑身不自在,低着脑袋,迅速走到位置坐好。
时间尚早,连学校规定的七点二十的正式早读课都还没到,张老师背着手在教室里转了一圈,便回了办公室,同学们自觉地自由早读。
初入一个全新的班级,巩桐难以避免地紧张,轻手轻脚放下书包,取出崭新的语文课本。
倏然,一尘不染的桌面上冷不防地多出来了一根棒棒糖,草莓味的。
巩桐惊得打了个哆嗦,讶异望向来源——自己的新同桌。
室外大片火红的日光斜射而来,男生用手挡住,咧开一口大白牙,乐呵呵地说:“我最喜欢草莓味,你喜不喜欢?不喜欢的话,我这里还有别的。”
说着,他从书包掏出一把,巩桐大概晃了一眼,色彩缤纷,各种口味应有尽有。
“谢谢,这个就好。”巩桐不喜欢草莓味,但初次见面,对方还是男生,她不想多说。
男生自来熟,收好棒棒糖,做起自我介绍:“我叫赵柯,赵柯的赵,赵柯的柯。”
巩桐:“……”
“开个玩笑。”赵柯一直在笑,有弥勒佛般的亲和无害,“走之旁的赵,木可柯。”
巩桐虽然已经在讲台上做过自我介绍,出于礼貌和尊重,再单独说了一遍:“巩桐,工凡巩,木同桐。”
教室充斥杂乱无章的读书声,还没有老师巡视,赵柯无所顾忌地闲聊:“你来得真好啊,我终于有同桌了,呜呜呜,终于能体会有同桌是什么滋味了。”
巩桐有被他突如其来的做作表演吓到,不解地眨了眨眼:“你一直没有同桌吗?”
“是啊。”赵柯啧道,“都怪江二白。”
巩桐正疑惑他说的谁,一个高挺的人影从后门闪进来,猛地拍了他的脑门一下。
紧接着是一道清冽纯净,有些散漫的声音:“叫爸爸什么?”
“哎约喂。”赵柯回头看过去,急忙改口:“江哥江哥,行了吧?”
巩桐闻声偏过脑袋,白皙的少年仿佛没睡醒,姿态慵懒,长身斜倚门槛,身穿与他们一般无二的蓝白校服。
他领口的两颗扣子散着一颗,修长的脖颈暴露在空气中,喉结硕大而犀利。
他单手拉住肩膀上将落未落的书包,逆着夏末秋初的灿灿晨曦,笑出了清淡梨涡。
竟然是江奕白。
巩桐神情微滞,埋在书包中掏课本的手骤然顿住,神不知鬼不觉地转向了底部的雨伞。
偏在这时,尖锐冰冷的铃声响彻整座校园,催促散在外面的零星学生。
早读课的时间到了,老师该各就各位了。
江奕白显然不是这个班的,风风火火地转身跑开。
三中广泛种植香樟树,高二教学楼外有两棵与楼齐高的,大片曦光经由繁盛的叶片裁剪,零碎光点扑去了红砖白墙。
巩桐所坐的位置靠过道,视线稍稍一偏,能够瞅见江奕白的长腿快速迈动,肆意飞扬在宽敞的走廊。
无序的晨风汹涌又乖张,猖狂缠绕他蓬松的发梢,轻薄校服在身后猎猎鼓动。
还有那些细碎的光点都跃上了他的眉眼,一身星星亮亮,粲然热烈。
莫名其妙的,晴朗了巩桐所有的惶惶不安。
“就是刚刚那个人。”张老师即将抵达战场,赵柯找一本书做掩护,弯下胖乎乎的身体,压低嗓门说,“他就是江二白,班上,不,学校一大半女生都惦记他,他经常来找我串门,老张不让我和妹子坐,免得她们成天向我打听,耽误我学习。”
巩桐判断不了这番话几真几假,但放眼望去,这个理科班的男女比例还算协调,在她来之前,男生应该只多一位。
她暂时不明白出于何种原因,张老师偏爱安排一男一女做同桌,多出来的那个男生可不是会落单吗。
听到此处,巩桐害臊地拨了拨刘海,试探性问出:“你和他关系很好吗?”
“当然,我发小,见过他穿开裆裤呢。”赵柯洋洋得意,引以为傲,“他那个时候比我还胖。”
“那你可不可以……”
话讲到一半,巩桐猝然卡住。
赵柯迷惑:“什么?”
巩桐在无人可见的隐匿处抓紧了那把不属于自己的雨伞,摇了摇头:“没什么。”
她忽然想,亲手把伞递还给他。
如同那日,他递给她一样。
第3章 考神
无情的上课铃声悠悠扬扬,赶在收尾的一两秒,张老师进门之前,巩桐左手边飞过一抹极其灵敏的人影,旋风一般。
继而,那个女同学弓腰趴在桌子上,拍着胸脯喘着粗气感慨:“好险,差一丢丢被老张逮个正着。”
赫然是她胆大包天,趁老师离开的间隙出去放了个风,又踩准时间点进的教室。
巩桐鬼使神差地浮想联翩,冒出一连串问号:江奕白在哪个班?
离十三班近吗?
他火急火燎,一路狂奔回班上,是不是也会像她这般气喘吁吁?
运气会不会再差一点,撞到老师的枪口上?
巩桐的脑袋不由朝右侧偏去,直接对上了一双睁成了黑葡萄,充盈好奇的大眼睛。
间隔一条过道,一位高马尾上绑着黑色蝴蝶结,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女生冲她挥手打招呼:“嗨,新同学!”
巩桐唇角跟着弯出了弧度,轻轻点了点下巴,直觉她笑起来的模样比较熟悉。
张老师带着课本和保温杯走上了讲台,低头翻书。
女生精准抓住足以忽略不计的瞬间,在抽屉中掏出一杯奶茶,身体一斜胳膊一伸,眼疾手快地放到她桌角。
巩桐视线在奶茶上仓促转了一圈,认出来源是避风塘。
她再度移向女生时,后者已然找出一本书,有模有样读了起来。
好似她刚才开的小差纯粹是巩桐的视觉系统出现了纰漏。
张老师厚重眼镜后方,那双如同瑞士名表般犀利准确的眼睛抬了起来,来回扫视下方,巩桐肯定在射程范围以内。
她赶忙咽下一句滚到嗓子眼的“谢谢”,学着那个女生,乖乖埋下脑袋,背诵古诗词。
三中的早读课和第一节课连上,久违的下课铃声打响,大家纷纷起身走出教室,去操场参加开学典礼。
巩桐得以自由,第一时间转向那个女生,客气地说:“谢谢你的奶茶。”
“谢什么,我妈是开奶茶店的。”女生热情地缩短过道的距离,挽住她的胳膊,和她一块朝外面挤。
留在乡镇上的同龄人大部分不爱读书,都是吃喝玩乐的一把好手,巩桐对那些无感,从前偏爱做一尾飘荡在大江大河上的孤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自然也不会搭理她。
她少有和如此活泼开朗的同学相处过,偏偏来到三中的第一天,接触最多的赵柯和女生都是这般不讲礼,自来熟的性格,她一时有些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