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景运起内力点足而起,轻轻松松就带着一大一小跃出了裂缝,稳稳落到地面上。
谢恒深刻反思——他的失败难道是因为胖了?
男孩惊魂未定,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别别扭扭地跟谢恒和宣景道谢。
谢恒笑看着宣景:“你怎么跑这边来了?”
宣景没说话,只是转头看向男孩。
男孩对上宣景的目光,顿时遍体生寒,竟然不由自主地躲到了他最讨厌的“灾星”身后。
谢恒明白了,想来是宣景意识到了男孩有些不对劲儿,不放心他,才会折回来找他,他家将军真是心细如尘!
“哎,这小子确实不怀好意!不过他也是可怜,闹蝗灾没了爹娘,阿公阿婆身体不好,这才会迁怒到我这个”灾星”身上。到底是个孩子,咱就不跟孩子计较了,反正没有下回就是。”
谢恒一下子甩出了“和稀泥三大金句”,宣景也只是冷冰冰地看了一眼男孩,并没有再说什么。
谢恒转身,弯腰对着男孩严肃地说道:“年纪小不是犯错的理由,你要真做了道德败坏的事我可不会因为你年纪小就放过你,这次就算了,要是再有下次我就让这位武功高强的大哥哥把你抓住然后扔到这条裂缝中,再往你身上倒一筐毛毛虫!”
谢恒的表情太认真,男孩忍不住下意识地想象那个画面,想着想着就哇哇哭了起来。
谢恒眉梢一动:“再哭现在就扔你下去。”
哭声戛然而止,附赠两个因为收声太快而导致的哭嗝。
谢恒哼了一声,本来不想再多言,但最后还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句:“你弟弟没丢吧?”
男孩愣住了,似乎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面前这个人人喊打的“灾星”竟然还会关心他的弟弟是不是真的走丢了。
“没、没有,在家里。”
谢恒点头,“行了,跟我们一起走吧,免得你自己走走又不知道掉哪个坑里。”
男孩涨红着脸想要反驳这次只是意外,他对这片林子熟悉得很,如果不是因为被谢恒揭穿导致他心慌意乱,他才不会一脚踩进裂缝中还弄伤了脚。
宣景注意到男孩的脚伤,与谢恒对视之后便将男孩背到背上。
被“灾星”的“同党”背着,男孩更加不自在,但不知道为何,这宽阔的脊背隔着衣服传来的温暖竟让他觉得无比安心。
在男孩的指路下,谢恒他们顺利送男孩回家。
守在家中的一对年迈的老人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只当孩子顽皮,在山上玩儿时受了伤,被好心人给带回来。
谢恒看着破旧的房屋,光秃秃的四壁,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墙皮还在剥落。
一个五岁的孩子穿着一双漏洞的草鞋站在男孩身后,抓着哥哥的衣角怯生生地看着两个陌生人。
谢恒和宣景的穿着都算不上富贵,为了方便考察土地情况,他们穿的都是很普通的棉麻制成的衣服,但在这一家人眼中仍然是做梦都穿不到的好料子。
两个孩子身上的衣服都不合身,明显都是大人的衣服改小了的,他们大概从来没穿过合身的新衣。
谢恒看不得这些,掏出五十两银子递给男孩。
“你阿公身体不好,该买药买药,有病不能拖着,不然只会越来越严重。天气快转凉了,也得准备过冬的衣裳。过几天官府会针对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发放补助,你可以去申领。官府还会给老人和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差事,让你们能自己赚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更何况在这个年代也没有“童工”一说,只要能赚钱,做的也不是什么太苦太累的差事,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只会感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谢恒给的这五十两也只能缓解这一家眼下的困境,日后还是要靠他们自己。
灾后的各项安抚措施已经开始运作,谢恒相信这里的人生活很快就能好起来。
作者闲话:【多谢月落无殇的礼物~~~(*^▽^*)】
第一百九十章 捧杀
回到驿馆,宣景依旧沉着脸色。
谢恒有些心虚,他知道将军是在担心自己,是为自己差点被一个孩子所伤而生气,这事也是他考虑不周。他只想着先下手为强,在三皇子散布的谣言传到晋州之前先把自己“灾星”的名声坐实了,这样三皇子总不能再说还有一个“灾星”,百姓们也不会再相信。
再加上过两日就会降雨,“灾星”之说不攻自破,这场危机就算解决了。
是谢恒低估了晋州百姓对导致蝗灾旱情的“灾星”的恨意,又一时不慎,才会令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将军莫生气,日后我定会小心谨慎,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在发生。”
“就目前来看你的保证并没有太大可信度。”
谢恒撇撇嘴:“真的,肯定不会再出事,我保证。”
应该还有三四天就会降雨,只要撑过这几日就好,他就老老实实待在驿馆足不出户,那肯定没问题。
其实谢恒有想过利用自己知道会下雨这件事做文章,比如自己登台祈雨,做几天“法事”,既能暂时安抚住晋州百姓,等到真正降雨的时候又能为自己搏一把好名声,或者是让将军上香祈雨,下雨之后将军在民间百姓中的声望也会空前高涨。
然而最终谢恒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一来他确实不想糊弄这些老百姓,二来他也不希望让天下百姓以为遇到干旱的时候什么都不用做,只要祈雨就能有效果,那他们为了对抗旱情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不就白搭了?也不会引起百姓们的重视。
所以谢恒宁愿再背负几天骂名。
只是这几日终究没有谢恒以为的那么好过。
京城的谣言已经完全传到晋州,跟之前谢恒自己散布的关于自己的谣言混在一起,一时甚嚣尘上,几乎成鼎沸之势。一大清早就有许多百姓汇聚在驿馆门口,要求谢恒给他们一个交代,又或者是让谢恒离开晋州。
守在门口的衙役们几乎要拦不住气势汹汹的百姓,要不是宣景自己也带了一队军队过来,光指望这些衙役可保护不了谢恒。
宣景想留在驿馆保护谢恒,却被谢恒催着出去将他们之前拟定的各项抗灾措施落实。
“这里有这么多人在,那些百姓闯不进来,将军放心。”谢恒目光坚定地说道,“他们一时不能理解没关系,只要我们是真心为百姓做事,他们总能看到。”
宣景深知谢恒的固执,也只能答应,只是加派了更多人手。
谢恒就这样在驿馆中足不出户。
今天已经是谢恒把自己关在驿馆的第三天,驿馆门口的百姓只多不少。
谢恒虽然没有出去,但也能从窗户的缝隙中看到楼下门口的情况。
前来闹事的百姓中有些是真的因为蝗灾和旱情而怪罪谢恒,但也有些人就是纯粹的找事,自己过得不好就仇视那些过得比自己好的人,官员自然首当其冲。
平日里不敢跟官家对上,这会便浑水摸鱼,想着这么多人都来闹事,法不责众,而且他们也算有理有据,就更加放肆地叫嚣推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