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崇激动地连连点头,满布皱纹与沧桑的脸上终于带上了笑容:“从前先帝时期,先皇一直忌讳王爷,纵然王爷得武将支持,但一来朝廷重文轻武,二来越多的武将支持王爷,先皇对王爷的忌讳就越深。当时还是将军的王爷在朝堂上孤立无援,即便王爷亦有智计手段,但一个人的精力终归有限,若不是有荣启荣大人的暗中支援,王爷只会更加艰难。那时候老夫便知道,王爷更需要的是朝中文臣的支持。如今有谢大人全力支持王爷,老夫服终于可以安心了!虽说老夫已是无用之人,但只要王爷有所召唤,老夫也随时愿意为王爷效犬马之劳!”
谢恒心中激荡,霍崇显然已经把将军当做君主看待!
在霍崇老将军的身上,家国之情,君臣之义,都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老将军放心!您为将军做得已经够多,没有您也就没有今日的景亲王,剩下的交给我们就是。”
霍崇没在言语,只重重点了点头。
跟霍崇的一番交谈,让谢恒心中干劲儿十足。
原本历史中的霍崇老将军因为年迈和身上的旧疾暗伤太多,没能撑到昭明帝一统天下的时候,但是这一回,谢恒想让这位满心家国大义的老将军看看,看看天下一统,海晏河清!
谢恒开始加大力度调查大夏,雀鸟派出去一批又一批,烧钱的手段一茬又一茬,只为尽快找到大夏暗中另有阴谋的证据。然而当他刚刚查到一点苗头的时候,拓跋风雪给他来了个措手不及的“坦白”,就差把“算计”两个字明明白白刻在脑门儿上。
这就好像一对宿敌每天打架每天打架,但一直没有明显分出胜负,终于有一天有一方眼瞧着占据上风了,结果另外一方直接自己把自己给嘎了,哎我就是不让你得逞!我死我自己手里边我也不死你手里头!
拓跋风雪就给谢恒来了这么一手“自爆”。
本来建交的文书已经到了大夏,就等着盖好了印鉴再送回来了,但大夏那边却突然变了卦。
也不能说直白地变卦,就是又提出了一个条件。
大夏那边说大瑾的军队之神勇,令他们无比钦佩,所以他们希望能有个机会向大瑾军队学习,观摩一下大瑾军队日常是如何操练的。
那这能上哪去观摩呢?当然得在大瑾地界上才能观摩不是?至于具体的地方,大夏觉得卢鸿关就很好。
简而言之,大夏那边的意思就是派遣军队驻进卢鸿关,观摩大瑾军队的日常训练。
不得不说,这番说辞大夏就是明晃晃地把大瑾当傻子。
啊,当初你们攻打卢鸿关兵败,还被当时还是昭武将军的景亲王斩杀了两万俘虏。现在你居然想让卢鸿关直接关门大开,放你们的军队进来?这到底是谁在做梦?鬼都不会相信你们的军队进来后会只是观摩学习,傻子都不会放过这样里应外合拿下卢鸿关的好机会!
大夏提出这样的要求,还明确表示如果大瑾小气到连这“小小”的要求都不能答应,那可见没什么建交的诚意,那这建交文书就干脆撕了算了。
消息传回大瑾,所有的武将都出离愤怒了!
这不就是逼着他们把卢鸿关割让给大夏吗?
大夏的这一举动虽然也算是省了谢恒调查的力气,但谢恒也着实被气得火冒三丈!无耻!无耻之尤!
朝堂上也直炸了锅了,一大早得到消息后早朝上就开始了激烈讨论。
武德帝沉着脸一言不发,任谁都能看得出陛下现在也在暴怒的边缘。
这时一个侍卫来报,说大夏使团雷王殿下求见。
武德帝冷笑:“朕正要找他呢!他倒自己来了!宣!”
拓跋云雷带着两个使臣匆匆入殿,衣衫都没穿戴整齐,衣带系得歪歪扭扭,身上还有一股南风馆常用的香粉气。估计是其他使臣在得到消息之后就急忙去南风馆找人,拓跋云雷便立刻匆忙进宫,都没有好好整理一下仪容。
“皇帝陛下!误会!这其中一定有误会!我大夏断断不可能提出这种要求!”
第四百零一章 变天
许是喝了些酒又过于放纵的缘故,拓跋云雷的布置有些虚浮不稳,加之过于匆忙,刚一进殿就摔了个狗吃屎,好不狼狈。
还没完全爬起来拓跋云雷就开始辩解:“皇帝陛下,您一定要相信我大夏建交的诚意,这里面定有误会!”
“误会?”武德帝愤怒地将大夏送来的文书扔到地上,“你且好好看看,这是不是你们大夏的印鉴!”
拓跋云雷赶忙将文书捡起来,翻来覆去地看,想找出印鉴是假的证明,可偏偏越看越真。他都要急哭了,赶忙叫边上的使臣一起看。
然而就算将这份文书盯出花来,那上面的印鉴也是真的!
拓跋云雷还不死心,强撑着一张笑脸对武德帝说:“那兴许……兴许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我大夏钦佩北境军神勇,所以真心想要观摩学习,不如皇帝陛下应允……”
噗!
众人看向谢恒。
谢恒吸了吸鼻子,“啊,不好意思,太好笑了没忍住。”
说是好笑,但谢恒眼底的讽刺谁都看得出来。
这般严肃的时候,也就只有谢大佞臣敢如此。
拓跋云雷瞬间涨红了脸,忍了忍还是没忍住:“谢大人不必如此阴阳怪气!本王还在这里,父皇绝对不可能不顾本王的安全对大瑾图谋不轨!这其中若是不有误会,那就是父皇真的只是想观摩大瑾练兵。许是父王觉得,我们即将建交,那就该有建交的表现,让大夏观摩大瑾练兵,这不是一个绝佳的促进双方交流的机会?我大夏与大瑾最大的摩擦就在于武将之间的过节,但那也是因为之前立场相对罢了,只要给双方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相信很快就能化解仇怨,到时候大瑾与大夏的关系不是能更加紧密?”
拓跋云雷这会的情况绝对属于急中生智。
难为他能在这种堪称“死地”的情况下还想出这么多为自己辩解的话,而且听起来居然还稍微有那么点道理。当然能听出道理来的仅限于本来就主和的武德帝等人,对于谢恒和宣景等人来说,这不过是强词夺理的狡辩罢了。
武德帝微微沉思,怒而拧起的眉心稍显平缓。
拓跋云雷一看武德帝这样就觉得有门儿,继续道:“本王在大夏的身份地位皇帝陛下和诸位大人想必也清楚,作为父皇的唯一嫡子,大夏将来就是我的,父皇对本王的宠爱也是有目共睹,试问此等情况,父皇如何会置本王的生死于不顾,就为了一个卢鸿关?本王可以肯定,如果大夏和大瑾交战,假设卢鸿关被我大夏占领,而本王被大瑾俘获,大瑾若是提出以本王来换回卢鸿关,父皇二话不说就会答应!”
拓跋云雷越说越带劲儿,别说武德帝,他自己都要被自己说服了。
主和一派的大臣点点头,也觉得是这么个理。
谢恒:“大夏与大瑾将士势如水火,雷王竟然能说什么双方多接触能化解仇怨,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也别说让两军将士近距离接触了,雷王殿下若是敢跟景王殿下单独同处一室超过一个时辰,那我便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