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回到薛家,薛小安被爹娘狠狠教训了一通。
薛掌柜一直叱责薛小安,逼问他是否知道错在何处,偏偏薛小安是个倔脾气,他不认为自己做错,怎么也不肯服软。
于是薛小安不仅被打了一顿,晚上还被饿着肚子罚跪了。
直至深夜, 心疼独子的薛夫人终于还是偷偷来看儿子。她知道儿子是好心, 企图让他明白, 好心也有办坏事的时候。
薛夫人抱着不服气的薛小安, 给他揉被藤条打伤的手臂, 心疼的将人往怀里抱。她言语小心,企图让薛小安明白:“小安,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平等议亲。采儿那姑娘心智不全,你也是知道的。”
薛小安至今不服,头扭到一边,怎么也不肯看薛夫人。他气恼他爹是非不分的乱打他,虽然委屈得眼睛都红了,但就是不肯在薛夫人面前示弱落泪。
该说的话薛小安觉得他已经说了多遍,因此也不肯跟薛夫人搭话。
那李氏骗婚,他揭穿有什么错?既然看不起王采儿,又何必去求娶?骗婚娶姑娘嫁给自己的病秧子儿子,转过头还骂人家不知好歹,就算闹到县令那去,也绝对是他占理、他对!
哪里轮到他爹来打他!
薛夫人一看薛小安满脸怨气,就知道他误会了自己和相公。薛夫人问道:“小安,你是不是觉得,爹娘只是不想惹麻烦,所以才不去管旁人死活?”
“难道不是吗?”薛小安对这话立刻有了反应,马上反问道。
薛小安堵气问完话,又有些心虚。他不想将他娘一起想得那么坏,他所有的怨气都是冲他爹去的。但是因为太生气,直接把娘也算进去了。
薛小安小心观察薛夫人脸色,不想自己的话伤害到薛夫人。
好在薛夫人并没有将薛小安的往心里去,她微微叹气,将薛小安抱得更紧些道:“我们小安心地善良,娘真的很高兴。但是小安,你有没有想过,你闹这一出,对采儿名声有碍,她原来条件就不是很好,你这样,根本帮不到她。”
“可是,娘你没看见,那家人有多无耻,都要将过门的日子定下了……”薛小安有些心虚,但还是坚持自己的说法:“娘,你要是看见,你肯定也忍不了!”
薛夫人微微动怒,道:“忍不忍得了,是你该想的事吗!”
薛小安亲眼看见自己娘亲变脸,有点懵,傻愣在原地。
薛夫人语气略带责备道:“哪里轮得到、你用人家姑娘出嫁的大事,来出气?”
薛小安想解释自己并不是这么想,可话到嘴边,又有点无从辩驳。
他当时确实是很生气,看见那李氏和媒婆的嘴脸,一时忍不住,故意朝她们阴阳怪气了。
“小安,你有什么想法,难道不能私底下跟王瘸子说吗?为什么一定要当面跟人吵起来?”
“我……”薛小安有些无措,反思着难道自己真的做错了?“我就是看不惯……”
“你看不惯,你看不惯的,人家姑娘得要一辈子来赔!”薛夫人见薛小安动摇,为了让儿子害怕,故意把事情往严重了说。“你倒好,你是出气了,以后那小丫头在村子里得怎么活?他们一家,得遭多少闲话?她本来就不好议亲,如果再传出点什么难伺候的话来,还有谁敢娶她?她若不嫁,你能养她一辈子吗?她爷爷费心费力,也就想着自己死后,她能有个吃饱穿暖遮风避雨的地方,求娶的人合不合适,她爷爷不会琢磨吗?容得到你去指手画脚闹起来?”
薛小安被薛夫人一骂,自知理亏,可他年纪小,正是不服输的年纪。薛夫人说重话激他,他没有台阶下,嘴硬跟薛夫人斗气起来。
薛小安道:“养她一辈子又怎么样?他们家现在送柴火,还不是靠我们家养着。大不了,让她来家里当丫鬟,端茶倒水总会吧?饿不死她!”
薛夫人一时没忍住,被薛小安无知无畏的气话给说笑了。
薛小安还小,只看得到表面,他哪里知道,承担一个人一生会是怎样的责任和重担。哪怕是养条狗,给两口吃的,也舍不得总栓着,还得花时间带出门走走。
薛夫人气回道:“那你就养着吧,也别花我和你爹的钱,你自己省钱养她,养个两三月,就不信你不后悔。”
“她能吃几两饭,大不了、以后我不买玩具,少吃点糖,又饿不死她!”
“好好好,等你养了你就知道了。”薛夫人懒得跟小孩纠缠,随口打发了薛小安。
可是薛小安却认真了,他堵着一口气,理所应当觉得王采儿现在归他管。他明白了没人会帮他,现在已经到了王采儿的每口饭,都得从他碗里挤的程度。
薛夫人没将这事放在心上,她只觉得孩子说笑,转眼就忘了。
而这一晚,王瘸子在家中彻夜难眠,枯坐一宿。他满脑子都是李氏离开前咒骂的那些话,王瘸子忍不住自我怀疑,想着或许李氏的大儿子,会是个好选择。
李氏虽然刻薄,但对两个儿子非常宠爱,像他们这样的穷苦人家,儿子病重成这样,还惦记着为他救治娶妻,家风应该不至于太坏。他当初就是考虑的这点,才相信的媒婆和李氏。
纵然,采儿嫁不了那家的小儿子,只要伺候好他们家大儿子,他们应该也亏待不了采儿。更何况,他们的大儿子也没有别的选择了,采儿虽然脑子糊涂,但容貌不错,想必也会受到喜爱。
那家骗婚在先,哪怕是愧疚,哪怕是为了颜面,在外人面前不也得做做样子?
而且谁也不知道,采儿的心智是否影响生育,一个病重的相公,能给她分担很多压力。
采儿已经快十五岁了,再定不下来,就不好定了。与其让采儿嫁给没出息的赌鬼一家,担着被卖的风险,又或者,让她嫁给老鳏夫、给人做妾……都没有眼前的选择好。
王瘸子如今越想,越觉得李氏和媒婆的话没错。他原本的自信,被这场骗婚彻底撕碎,随着王采儿的长大,他的年迈,他发现自己穷途末路了。
可是再后悔已经没用了。
黑夜中,王瘸子偷偷抹了把泪。他跟李氏撕破了脸,如今采儿再嫁过去,难免那家人心里会有根刺,而且这一出,就变成采儿上赶着,他们一定会低看采儿……
王瘸子明知薛小安是为了他们好,可是此时,也不免在心中埋怨起来。
如果小公子不把事情闹这么大就好了,有什么事,不能偷偷跟他说呢?
王瘸子一边叹气一边抹泪,回想自己死后王采儿的未来,痛苦不已。
……
事关王采儿未来的婚事,王瘸子当然不愿将事情声张。
李氏虽然生气儿子被咒骂,但她做贼心虚,加上相公和儿子阻拦,就没有将事情宣扬。
李氏让王媒婆重新给大儿子介绍婚事,王媒婆担心自己做媒的声誉,又被李氏拿捏着,不到半个月,不知怎么牵线、让李氏花二两银子买了个五六岁的小童养媳回来,勉强含糊了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