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后宫正二品马充容的儿子十皇子李峦,今年十一岁,自从当年在明王大婚喜宴上见过谢玲珑,便对她念念不忘。
当年李峦暗中骟动兄弟姐妹,要李烟、李弯弯带他们去福乐庄,想借机接近谢玲珑,结果被拒绝。
他见谢玲珑喜欢和泉,就苦下功夫学习武功、医术。和泉去北寒之地打仗,他期盼和泉战死杀场从这个世上消失。这样他就能取代和泉娶了谢玲珑。
今日谢玲珑与和泉大婚,李峦心里无比妒忌,带着比他小一岁的十二皇子李志微服来到南城门附近的街坊茶馆雅间喝茶。
李志的太监从外头听到官道被堵,进来当成一件奇闻来讲。
李志倒没觉得什么。李峦听了像打了鸡血般兴奋,拉着李志就往外冲,亲眼目睹南城门堵得一塌糊涂,马鸣人吼,人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有他叉腰哈哈大笑。
正午日头很毒,李志站得久了觉得太热要离开,李峦不肯走。
两个皇子带着八个太监、侍卫,就站在南城门下整整暴晒了两个时辰。
官道当中清出一条宽五丈的路,官兵分站两侧守着任何人禁止通行。
敲锣打鼓声中夹着鞭炮砰砰声由远至近,围站在官道两旁的香客、信徒开始激动的翘首观望,远处出现了长长的送亲队,那火红喜庆的八人抬大花轿尤为醒目。
李峦脸色苍白,在百姓的欢呼声中痴痴的望着大花轿抬入了南城门往侯府方向走去。
李志余光将李峦的表情尽收眼底,猛的拍他的肩膀,在他耳边高声道:“十哥,咱们去侯爷府讨杯喜酒喝吧!”
李峦身边的贴身太监进言道:“主子,李侯爷没给您送贴子……刚才奴才看见陛下的灵马车跟在送亲队的后面……”
李志瞪眼凶道:“咱们兄弟去喝喜酒,是给李侯爷面子!咱们看看新娘子沾沾喜气总成吧!”
太监急得扯扯李峦的衣袖。他心里透亮的很,太子空置,这李志可对主子可没安好心,是想借和泉除了主子吧。
李峦已被大红花轿刺激的满肚子火气,想到和泉马上就跟谢玲珑拜堂入洞房成了好事,没好气道:“不去。回府。”
两兄弟离了人多繁杂喧闹的南城门,李志提议道:“十哥,今个你带我去街坊喝花酒,如何?”
李峦心里只有谢玲珑,从不正眼看别的小娘,更是绝对不会去污垢的青楼,挥手道:“要去你自个去,别扯着我,回头被父皇得知,小心挨凑。”
谢玲珑的大红花轿抬至侯府正门,九十九挂鞭炮齐响,两个可爱的红衣小小娘子牵着谢玲珑的手进了正门,望眼欲穿的和泉目光从这刻起,便未离开过她。
一对新人到了喜堂大厅,今日担任主香公公的不是别人,是那将和泉从婴孩养到两岁多的李万清。这是谢玲珑与和泉一起定的。
李万清的身份是谢玲珑陪嫁单子上面排名第一的随从,这么大的日子竟是做了主香公公,许多人都不解。
谢玲珑便叫和泉给众人说起一段往事。
原来,二十二年前,和泉在一个冰寒大雪天被宫人弃到护国寺后山一块大石头上,僧人发现了他,把他抱进寺里,李万清从和原主持手里接过他,放在房里自己养,又当爹来又当娘。
和泉当时体型比寻常婴孩子小许多,只有三斤多重,像只小猴子,身体特别虚弱。李万清怕和泉夭折,每天给他喂七次羊奶,每晚给他输入内功。
就是这样和泉都时常生病,李万清舍下老脸,去求师兄当时的外门护法收和泉做徒弟。外门护法一看和泉这么弱,看在李万清的面子,不得已这才收了和泉。
寺院僧人十岁前每年都要到外面历练三个月。外门护法忙着配药,根本走不开。每年都是李万清亲自带着和泉走几千里路,游历四方。
这些往事李万清从未提过,都是寺里那些很老的僧人谈天时说的,被小黄无意中听到,告诉了谢玲珑。
宾客们一听,许多妇人当场感动的落泪,都道李万清如同和泉的再生爹娘,他不当主香公公谁配当?
今日的赞礼者是和泉一位还俗的师兄,这位师兄跟他同是外门护法的弟子,替代已故的外门护法主持和泉大婚。
和泉婴孩时那般羸弱,若不是师父外门护法费尽心血用药浴、食补、针灸等方法治疗他的小身子,他怎么会有好的身体底子练习武功。
宾客们都道前任外门护法为平唐国培养出一个震惊天下的军神,他虽逝世了,但由他的弟子替他主持和泉大婚,他在天之灵得知喜事会很欣慰。
赞礼者师兄高声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和泉拿了两张座椅,请了李万清坐上去,又把前任外门护法著写的医书放在另一座座椅,跟谢玲珑跪下磕了三个头。
谢玲珑最不愿意跪人,但是李万清与前任外门护法是她心甘情愿跪的。
“夫妻对拜!”
和泉与谢玲珑面对面站立,互相深深鞠躬一拜。这一拜之后二人就是永结同心的夫妻。
明王站在人群里观礼,扭头见李自原表情复杂,忆起往事的唐皇后泪如雨下,叫白丽去劝慰唐皇后,他则拉着李自原到外头说话。
李自原眼眶湿润,不去看明王,哼道:“浑小子叫我出来做甚?”
明王委屈的道:“哥哥,本来我是想当主香公公或是赞礼者,结果臭小子一开始连喜贴都未送给我。”
李自原听了心里好受些,原来明王也没有收到喜贴。
明王道:“哥哥,你说我为臭小子做了多少事,他还这般瞧不起我。我气坏了,就去找他。”
李自原道:“你骂他了?”
平唐国密卫队的现状,只有李自原与明王清楚。
北寒之地打了两年多的仗,夺下的城府、县、村里面藏着突厥的细作骟动人心,明王把密卫队的精英都派过去还不够,就从各地召了许多新密卫,匆匆训练半年就让他们上任。
江夏的密卫都是新人,分不清事情轻重,曲氏两个女儿惨死的事不是不报,而是想着等过了喜庆的正月就报。谁料想曲氏带着儿子不吭不响找到了谢玲珑。
明王摊开双手,苦笑道:“他那个臭脾气,我又是理亏的,哪敢骂他,我去跟他亲口承认是我的错,未管好密卫队。”
李自原道:“你倒是能屈能伸。”
明王道:“我这么低三下四,他都不肯原谅,竟是不跟我说一句话。”
李自原笑道:“臭小子这招对你管用,对我可不行。我比你沉得住气。那你最后是如何得到的喜贴?”
明王道:“我跟他说,你婶娘为此事愧疚的离了白家,你还想让我们夫妻怎么做?他听了这才跟我说话,指着我鼻子把我大骂一通,说我没有照顾好谢玲珑,不配做她干爹。我再三保证下不为例,他这才给我送了喜贴。哥哥,好歹我也是他叔叔,你说这臭小子是不是太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