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这里面是我所有的地契,包括凯旋楼、大唐麻花铺的,还有我所有的银票。我来不及找盒子,你快帮我找一个。”
徐淼淼双手接了过来,柔声道:“办大事心可千万别急。”
“我回家时,正好遇到外出打探消息回来的管家,他说才几个时辰,弹劾的我爹及我们家族的奏折就多达百份,陛下御书房的书桌都摆不下。我不急不行。”海青滇急得快要落泪。
他长这么大,头一次经历这么大的事,特别埋怨自己没有权势没有能力帮助生父及家族。
徐清林失声道:“果然是早有预谋。”
徐淼淼脸色微变,“表弟,你别多想了,去把这八页纸抄在折子上。”
海青滇接过宣纸,看了一眼,就被上面的字迹深深震憾,夸赞道:“姑夫,你的字太好了。”
徐清林忙道:“字不是我写的,内容也不是我写的,都是我那义黎贤侄所写。”
海青滇问道:“义黎?哪个义黎?”
徐淼淼嗔怪道:“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论字呢,表弟快去抄,抄了之后速速背记住,一个字都不能错了。”
徐清林仍是嘱咐道:“青滇,你别把我的字弄坏了,这字我可是要收藏的。”
“这么好的字,我可舍不得弄坏。”海青滇小心翼翼的捧着宣纸去了书房。
徐清林不放心的跟了去,这次不是为了字,而是帮海青滇找奏折专用的折子。
徐淼淼去找合适的木盒装银票、地契。
半个时辰之后,海青滇从书房里出来,不但抄好了奏折,还把里面的内容只字不差的背会了。
徐淼淼把半尺三寸高的扁长黑色漆木的木盒交给海青滇,“你打开看一下,有没有少一张银票、地契?”
“表姐,我还信不过你吗?不用看了。我这就进宫。”海青滇急匆匆把盒子放于怀里就往外走。
徐淼淼目光怜惜,亲自送海青滇到府门,“尽人事,听天命。你已经尽了全力,不要多想了。”
海青滇拱手告辞谢过,就带着奴仆骑马借着月光狂奔向皇宫。
好在他是东宫太子的陪读,有块随意进皇宫的令牌,不然还得折回海族让家里的长辈去皇宫,或是让徐家帮忙把他带进皇宫。
夜色深沉。皇宫宣政殿御书房。
李南手持一本奏折及一个黑色木盒,推门而入,正好与李严慈爱的眼神相视。
“父皇,青滇表叔上了奏折。”
李严轻轻摇摇头,苦笑道:“我说你怎么去而又返,原来是青滇那小子来求你见我。”
上午儿媳妇海丽荣上了奏折,现在又是海清滇上奏折,海家的人可不少,人人都一本奏折,也能凑几十本,可这有什么用,法不容情。
他倒是想轻罚海英峰,但是没有能说得过去的理由。
“表叔给朝廷捐献银钱。”
“他能捐献多少?”
“本来儿臣是不想这么晚再来打扰您,可是看了这奏折的内容实在感人,这银钱捐献的数目也实在是很大,觉得还是过来。”
“青滇那小子是有银钱,不过他能舍得捐献多少?”李严以前就听李南说过,开酒楼的八千两银票本钱是海青滇借的,不过那是借,有借有还,可不是给的。
李南直接把盒子打开,将里面的东西都取出来,摊在书桌上面,“儿臣对东、西市的商铺价位还有长安的各街的地价略知晓。地契加上银票,约有三十万两银钱,您说大不大?”
李严虎目倏地精亮。
“您请看奏折。”
李严伸手接过,这一看就是一刻钟,表情复杂的放下奏折,用不可思议的语气问道:“这是你表叔海青滇写的?”
一个在长安出了名的浮躁虚荣心很强的纨绔子弟,怎么可能写出如此直击心灵感人泪下的文字?
------题外话------
月票哦。下旬了。名次还是不靠前啊。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61 元帅降爵位凯旋楼扬名
李南轻声道:“字是他写的,内容是我姑找人代写。”长安那么多的才子,姑为啥要找云义黎那个骗子?
“你可知你姑找的这个人是谁?”李严心道:此人的文笔才华属文坛翘楚,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把他找出来入朝为官给朕效命。
李南低头道:“云义黎。”这事他瞒得了初一,瞒不了十五,还不如直接告诉老爹。这个骗子运气真好,再一次在老爹面前显露才华。
“我的义黎原来这般的才华横溢。若不是淼淼,我还不知道他除去谋略、功夫,还有如此之好的文才。”李严仰天哈哈大笑,心道:这才对了。青滇可没有这样的好文才。
李南问道:“您要不要表叔的捐献?”
这一夜无数人彻夜难眠。
海府练武场的灯亮了一晚上,海英峰找了十几个护卫来比武,把自己累得像狗一样,再也没力气站起来,就躺在草地上,睁着眼睛望着天空。
他的三个儿子都在练武场的不远处,也陪着他一夜未眠。
黎明前,海英峰匆匆沐浴,换了从二品的县公的官服上早朝,也许这是他最后一次穿县公品级的官服,连着长叹三声,面无表情的出府骑马朝皇宫奔去。
皇宫,宣政殿大殿。
今天早朝前的气氛十分诡异,以前文武百官的议论声此起彼伏,现在只能听见几个老态龙钟的官员咳嗽声。
早朝正式开始,李严例行听完各部禀报了几件事之后,就让大太监宣读一份奏折。
文武百官包括海英峰在内,都不知晓李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纳闷难道又出了什么大事?
大太监大声朗读,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自认为历经两位皇帝,在这皇宫里练得一幅铁石心肠,不会再为任何事感动。
可是偏偏这一千余字的奏折,竟是让大太监哽咽停顿了三次,眼泪落下染湿了胸前的衣服,这才念完。
那从在死人堆里钻出来的铁打的汉子海英峰在听出奏折是最小的嫡子海青滇所写时,已经感动的泪流满面。
就在半个时辰之前,他临走时,海青滇都没有跟他透露只字片语。
如果他知道,肯定不会同意海青滇为他付出所有。
文官永远比武官更感性,也更能分辨出文才的高低。
明明是份奏折,却能写得比诗歌还能令人感动,直击人的灵魂。
大殿安静的只能听到众位文官的哭泣。
到了最后,众位武官也是热泪盈眶。
这时,李严威严的声音响彻大殿。
“人人都能像海英峰一样教导儿子爱国为国,我大唐国可愁不兴旺发达?”
“传旨,海英峰未经审查,推荐失德姻亲入朝为官,按大唐国律法,该夺去爵位官职,然教子有方,子将所有财富捐献朝廷,以功抵罪,特此降海英峰爵位至从三品长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