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历史直播剧透](254)+番外

作者: 零度冰川 阅读记录

“如此逆境这幼帝竟然还能逆风翻盘?我记得永元之隆乃冠斯往代,奄有万国。”霍去病也想起了仙幕曾形容永元之隆的句子。

他最后笑着在心里感叹道:这新脑子就是好,不会被仙幕轻易的带入情绪当中。

刘彻他们对汉和帝的事迹更好奇了,一个十岁就上位的皇帝是如何能够逆风翻盘的?

【汉章帝既然已经去世,接下来就是窦太后倚仗亲族,窦氏戚族开始专权。】

【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戚族开始专权这是不争的事实。

并且窦氏的专权不同于吕雉,邓绥,刘娥的临朝称制,因为她不具有公正性。

吕雉擅权,有根除勋贵的行动,但这件事所带来的最高收益是维护刘姓江山的统治。

邓绥临朝称制长达十六年,但她躬行节俭,大力救灾,时人颂曰“兴灭国,继绝世”

刘娥临朝治宋,但她结束十年党争,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心在江山社稷,而不在帝王之位,为‘仁宗盛治’打下基础1.

更不要提武皇了,人家是货真价实的女皇。

窦太后和以上四位临朝称制的女政治家比差距极大。】

刘彻看到这几个临朝称制的女子,突然觉得给皇帝找皇后可以找有治世之才的,皇帝早死,皇子不成器还能撑上一撑。

“不知这个窦氏能够做成什么样子。”只希望不要气死人。

其他人深有同感,仙幕说这个窦太后和其他几位女政治家比差距很大,他们真希望不要是气死人的大。

【窦太后深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理。

自她临朝称制之后,别说什么军功文治授官,窦氏子弟无论品德才干皆升天。】

汲黯目瞪口呆:东西两汉以察举之制取士,这一番操作寒门子弟与平民基本上无上升途径。”

他已经能够想象得到朝堂之上皆佞臣的局面了。

画面很糟心,百姓很悲惨。

【窦太后的哥哥窦宪为侍中,掌管朝廷机密,皇帝对外诰命全权由他代理。

弟弟窦笃,任虎贲中郎将,统领宫中禁军,二十四小时全天候保卫皇帝的安全,或者说监管也很合适。

另外一个弟弟窦景,任职中常侍,陪王伴驾,为汉和帝的贴身男秘书,小皇帝的政务工作和代办文件皆出于他的手,也可以说就是来时时洞悉小皇帝的生活状态。】1

此种安排直接让刘彻攥紧手心: “窦氏职位皆是小皇帝身周的显要地位,如此精密细致的护卫工作,可直接掌握国家政治中枢,无疑是一种变相的监视。”

他还没有见过这种阵仗的监视,实在可怖。

小刘据深有同感,尤其是他的年岁和视频中的汉和帝差距不大,但他一想到自己被这样子监视,就打了把寒颤: “总有种身周群狼环伺,随时会扑上来撕咬的感觉。”虽然宫殿精美绝伦,但他代入进去,却觉得背脊发凉,深宫更像是囚笼。

无法脱困。

“父皇,儿臣只代入进去就有背脊发凉之感,汉和帝和窦氏无血缘关系,在前朝无根基,在后宫无势力,实在无法想象应当如何脱困。”

刘彻沉默地揉了揉小家伙的脑袋: “汉和帝身处这种绝境自然会找寻四处找寻方法,联络外臣,培养亲信,扶持宦官,皆是方法。”

只不过……

刘彻叹气: “窦氏势力密不透风,在此裹挟之下,这个孩子所处的困境确实比你我更难,他基本上处于失权的边缘。”更可怕的长成后被灭杀,换一个听话的皇帝上位。或者在这个小皇帝幼时就开始投毒,让他自然而然的身体败坏。

像他刚上位时也曾想脱窦王两外戚的牵制,但不一样是的窦王两外戚,是他自己的外戚,他的父亲也为他铺好了路,而这个汉和帝,基本上就是处在一个密不透风的牢笼之中。

毫无根基的十岁幼帝如何脱困是一个极其艰难的问题。

艰难到他都不忍心想了。

其他人心有戚戚: “实在是无法想象幼帝如何脱困。”这个孩子一定很艰难吧。

【所以汉和帝才十岁,在权力分割问题上刘肇和窦太后的矛盾已经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了。

而如果窦氏家族的人品行端正倒也不失为好臣子。

但很不幸的是。

窦氏外戚资质如何呢?

他们资质低劣,品性和操守毫无下限。例如窦太后的老弟专横跋扈,大白天就敢在皇城沿路抢劫,调戏和侮辱妇女1.

国有此等之臣,实属不幸。

因此就算窦氏外戚没有篡权窃国的意思,也不敢像王氏外戚一样除掉小皇帝自立为王,但他们的日常所作所为,就已经是严重阻碍帝国发展,带给东汉当下的环境一个坏榜样的作用。】

【那问题来了,十岁就已失权的汉和帝如何在窦氏势力密不透风的裹挟下把东汉国力拉到极盛,创‘冠斯往代,奄有万国’的永元之隆,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问题。】

————————

1.

明德马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之一。她贤德仁厚,知书达礼,待人和善,母仪后宫,倡节俭之风,辅佐明章两位皇帝,抑制外戚专权,凡外戚,有功者奖,有罪者罚,决不徇私情。成为明章政治安定的基石,对东汉王朝“明章之治”起着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

1.

汉纪;后汉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玥曦1瓶, =3=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8章

【番外二】十四岁的天才汉和帝(精修)

仙幕所说的正是在场众人所疑惑的,一个没人培养的幼主很难斗倒窦氏大山,汉和帝能做到,是实在是令人震惊。

【毋庸置疑窦氏是强大的,他们不止在小皇帝身周布置势力,他们也不止掌握了朝廷的政治中枢,他们还想要得到朝臣们的敬仰,朝臣们的认同,他们想要笼络朝臣。

他们希望能在高位上建立成就。】

“若是朝臣都能被笼络,那小皇帝真可谓是四面楚歌,草木皆兵。”小刘据很担心。

【例如窦太后老哥窦宪握有兵权,为了能够获得朝中大臣的尊重,就进行了远征塞外创北匈奴的活动。】

汲黯蹙眉: “怎么看着像是好事。”像他们陛下就远征塞外。

“是不是好事还是得看情况。”霍去病道。

看汲黯不解,念及汲黯对军事上的信息掌握少,他开口道: “陛下远征塞外是因为匈奴来势汹汹,若是放任他们行动,最后造成的就是匈奴南侵。但经过陛下的大规模的征剿,匈奴基本上销声匿迹,后面更是懦弱不堪不敢再犯中原,即使西汉末期有所兴起,但经过光武帝和汉明帝的打击,匈奴就已经不成气候,对汉朝俯首称臣。”

汲黯恍然: “所以此次行动就是无稽之谈。”

霍去病耸肩: “可能吧,在下只是根据仙幕所表露出来的态度进行推测而已。”具体情况他还真不知道。

上一篇: 撩到影帝后我红了 下一篇: 无限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