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历史直播剧透](256)+番外

作者: 零度冰川 阅读记录

永元四年六月,大司徒丁鸿借发生日食上书暗示刘肇发动政变。

十几天后,刘肇以“到白虎观讲经”为由,带着亲信移驾北宫章德殿,

并让丁鸿任三公之首的太尉,同时兼任卫尉,统领宫中禁军,控制南宫,北宫。

最后关闭城门,杀窦氏亲信郭璜,郭举,邓迭,邓磊等人成功夺中央管控权。收窦宪的大将军印信绶带,改封冠军侯,等他们到封地后勒令自杀1.

自此,虚岁仅十四岁的少年天子刘肇成功夺回政权!】1

【汉和帝在铲除窦宪,窦笃,窦景之后,直接就把窦氏势力的依附分子‘皆免归故郡’, ‘皆坐免官’,稳定东汉政权,让濒危的皇权重新加强1.

怎么说呢,历史的神奇就在于我们能够看到许多我们认知之外的事情,看十四岁少年天子用最普通的策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灭权臣,无需剧本,却是绝佳的电视剧剧本。】

“妙哉!十四岁的年纪有此略以及政治手段,不愧是能够创立永元之隆的帝王!”

刘据和霍去病两人拍手称赞。

汲黯面上虽然平静,但眼底是掩不住的笑容: “和帝幼冲威断,魄力实过于章帝矣。”

刘彻也很满意,只觉得这人的贵察而断,可与汉昭帝诛除上官桀相提并论: “即位之初遽能折外戚骄横之权而进贤,远继孝昭之烈。”

他觉得这人真的比他老子汉章帝好太多了! “仲卿以为呢?”刘彻期待转头问卫青。

卫青笑道: “和帝选刘庆之亲密,择郑众之谨敏有心几,不事豪党。晓丁鸿拥君派之用意,用人得当,组织严密,措施谨慎,确实是当世明君。”

虽然是夸赞后辈,但刘彻总有种是自己被夸的舒坦感。

他觉得自己很喜欢汉明帝和汉和帝,都是有勇有谋之辈。

就超满意!

他看向仙幕,只期待能够说出更多汉和帝的故事。

【十四岁的少年天子虽然年幼,但他亲政后勤恤本务,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历史称赞——劳谦有终。】

本来还有点担心小皇帝年岁过小会做的不好,但刘彻现在一点担心的心情都没有了,只对汲黯矜持笑道: “这小皇帝十四岁竟就能做得这般好,实在是有天赋。”

这东汉果然不错,开头出现的就有三个皇帝让他很喜欢,颇有汉武之风。

刘彻:兴奋!

【贤明的帝王在治理国家上总是有很多相同点,像赈济灾民,减免赋税,诏理冤狱,优礼贤者,克纳嘉言,四夷希侵,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勿违农时,这些都是明明白白记载在《汉书》里的功绩,无需多说,只一项就能说明汉和帝的厉害

——在汉和帝刘肇的治下户籍人口达东汉之最5325万多人,国力也是东汉之极盛的永元之隆。】

刘彻: “明章之后在养民,永元之年看来定是上无败政使人户滋殖,好!”

其他人:佩服!

【然后……元兴元年,汉和帝病死京都洛阳,时年二十七岁。

自此,东汉糟心的衰落就开始了。

而且不是一般的衰落,是极速衰落,没有回旋的那种哦^??_??

^】

开心没有两秒的刘彻: “???”

比前面两个皇帝还早死QAQ

————————

仙幕:东汉也要完了呢^??_??

^

刘彻:……你怎么阴阳怪气的

嘿嘿嘿发现自己把基础秦汉历史了解很的清楚了,带你们也一起了解清楚这段历史呀~

1.《汉纪》《汉书》《后汉纪》《资治通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楚君青5瓶;青檬2瓶;玥曦, li 1瓶;小天使们真可爱,哇,每天坚持投营养液耶QAQ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9章

【番外二】在沉默中变态的汉安帝

刘彻心都凉了半截: “怎么会有皇帝二十七岁就去世?医者都是吃软饭的吗?”

其他人的惊恐不比刘彻少。

“光武帝六十二岁去世,汉明帝四十八岁去世,汉章帝三十三岁去世,汉和帝二十七岁去世,一代更比一代……”

死得早……

汲黯觉得心口不行了,受不了这种惊恐。

卫青更担心另一点。

皇帝猝然病逝,继任者怎么办?二十七岁去世的皇帝,下一代皇帝定然也是幼帝。

不是每个幼帝都向汉和帝一样优秀,能够逆风翻盘。

【世人对汉和帝的英年早逝皆是惋惜居多。

但如果他去世之后能够像汉昭帝一样有个更为厉害的汉宣帝作为继任者倒是还好,历史就能不留遗憾,但可惜是的——刘肇驾崩,继任者是出生仅一百余日的刘隆。】

此话一出,刘彻瞳孔一震。

“不足百天的幼主。”

要想抚育一个百天的幼主成年,天时地利人和皆不能缺。

刘据紧紧地握住老父亲的手,只觉得脊背发凉: “父亲,儿子记得大汉还真没有一个幼主幼到这种地步。”

就他所知道的汉昭帝也是七八岁才登上皇位的。

不足百天的皇帝,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世界上能再来一个尽职尽责的霍光?

刘彻觉得很悲伤,他恍然间好似看到一艘名为大汉的巨轮从上层开始崩坏。

【汉殇帝刘隆,无疑是比十岁登基的汉和帝更为懵懂无知,汉和帝甚至连临终训示之言都没有留下就走了。】

汲黯悲伤,对着一个什么都不清楚的百天孩子能说什么: “臣只希望汉和帝能够安排好辅政大臣。”

世界上不是每个幼主都能够像汉和帝一样逆风翻盘,更多的幼主是被养歪,或者臣子心思不纯,在皇帝长成前杀主另立新主。

不是汲黯一个人这么期望,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

霍去病: “顾命大臣选不好,那就是另一个灾难了。”

【不足百天的幼主自然不懂得什么是这政务,于是这个政务理所当然地落入他人手中。

不过还好,汉和帝是个靠谱的,他给汉殇帝留下的这个人,能力实在是不俗,在这个人的帮助下,东汉兴灭国,继绝世,挽救了东汉的颓势。】

“嗯!!”刘彻的双眼肉眼可见的亮了起来,突然来了希望!

【把持朝政的是什么朝臣,而是他的养母邓太后邓绥及其背后的邓氏戚族。】

刘彻凉起的双眼有片刻停顿,似乎是对内容有些惊讶。

“竟是一个女子。”此女子竟然有兴灭国,继绝世,挽救东汉颓势的本事,令刘彻没有想到。

霍去病的想法就比较朴实无华,只想到一个人,正是吕后,他喃喃自语道: “难道是一个如同吕后一样的能人。”

虽然吕后导致诸侯之乱,但不得不承认的就是吕后的政治才能做个守成之君不成问题。

小刘据也有种三观被刷新的迷蒙感,这女子这么厉害?

小家伙双拳紧握放在胸口,就希望这人确实是好的。

“不过……邓绥这名字有点耳熟。”

上一篇: 撩到影帝后我红了 下一篇: 无限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