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历史直播剧透](295)+番外
这破东西是准备让他们看完这出发生在未来的父子相残,兄弟掐墙的好戏啊。
李渊其实不能说是不在意,只能说,他有底气,他觉得这个宴会厅里的人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他倒是要看看这个会发声音的破东西到底还有什么把戏。
至于真正的李世民位面,此时李世民正在欣赏仙幕说的那个后辈子孙呢。
“能够让出天下共主的位置,让出唐朝的极盛之世李成器果然成器,这字果然取得极好。还有李隆基也是好样的,没有辜负成器后辈的期望。”
不知道李成器李隆基是在六位帝皇丸中残存下来的硕果,也不知道李隆基晚年骚操作的李世民对李唐后辈很满意,满意到甚至能短暂被亲人背弃的痛苦。
即使仙幕准备讲的是他身上曾经被亲兄弟插过的‘兵刃’。
那些‘刀刃’确实次次见骨头。
【李世民努力了。
与李渊后宫妃嫔不和,他“遍见诸妃”, “有以赂遗”,让长孙氏进行夫人外交,在高祖和妃嫔之间“尽力弥缝”。
他努力想要摆脱利益的控制,修复父子,兄弟间的亲情裂痕,但……他深感的“不为兄弟所容,实有功高不赏之惧”是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于事无补。】
【于是就有齐王李元吉劝李建成趁早除去秦王世民: “此时不杀更待何时?吾自当替哥哥亲手将他杀掉!”刀剑准备,李世民随高祖前往元吉府第,护军宇文宝就埋伏在寝室里。】「1」
“砰!”这是李元吉扔掉手中的兵器,跪在地上的声音: “冤枉啊父皇!儿臣没有做这等荒唐事!这东西陷害儿臣!”
李元吉心跳如鼓槌,还好还好,还好当时他想这么做的时候被兄长阻止了,要不然今儿真的是说不清了。
李建成也随之跪下,哀声道: “父皇,弟弟真的是被冤枉的!”
李渊不发一言,他自然知道这两人为何这么着急着否认。
他这老父亲叫李世民前往齐王宫殿看望,齐王竟然埋伏护军,谁知道是杀谁?谁知道是不是要谋反?
但真的没有这回事吗?
李渊看到元吉这孩子眼底的慌乱,心中有了答案。
但这是他的孩子啊,李渊不敢去看身侧的李世民脸上什么表情,摆手道: “过往无稽之谈无需再提。”
老父亲的这句话如同释令,让李元吉喜出望外,得意的看向李世民。
可惜,李世民注定不会让这种小人的得意有抒发的余地,直接无视面前的父子情深,独自斟酒。
唯有尉迟敬德这些坐在李世民身后的人才能从老大手心的殷红中知道李世民现在的感觉。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高祖围猎三王骑马射猎,角逐胜负。李建成把喜爱尥蹶子的胡马,亲手交给李世民试骑,然后发生胡马三次尥起后蹶的险事。】
青年李世民和中年李世民皆记得那匹马,那匹马确实是好马,膘肥体壮,但爱尥蹶子也是真,他骑着这匹胡马追逐野鹿,这马三次尥蹶,要不是他前面十几年亲身实践的战事数不胜数,真被得逞了。
但即使是这样,每次被尥蹶,他也只得跃身而起,跳到数步以外才能站稳。
这是兄长第一次下手杀他,这‘刀刃’还是兄长亲手递给他的。
【二计不成在生三计。李世民没死不要紧,李建成会用造谣把他按死,李建成使出他的压箱底本领,教唆后宫妃嫔给李渊吹枕头风: “陛下,秦王自称天命所归,死不了哦。”
你以为李渊不会被这种小把戏骗到?不不不,请千万不要高估了李渊,他真的被骗到了,召集三王,斥责李世民: “谁为天子非人力可求,你怎能谋求帝位?” 】
李世民也记得这场,他没有说过这种悖逆之话,他对宇文士及说的是: “人之生死自有命运决定,兄长仅凭这些可无法害我。”
但父亲不信他,即使他摘冠叩头,请求父亲查讯证实,父亲还是怒气不息。
最后是官员奏称突厥前来侵扰,父亲才变怒为笑,为他戴王冠,系腰带,和善地商议对付突厥的办法。
也是那时候他才知道,原来父亲都知道。
父亲只是不信他而已。
他才知道,原来一下子转怒为笑,对一向表现得儒雅宽厚的父亲而言也是那么尴尬。
【但三计不成怎么办?那就生四计。李建成夜召李世民饮酒,酒中下毒,让李世民吐血数升。】
李世民还是记得这场,当时是李神通搀扶着他返回西宫的。
而父亲……父亲知道后没有问责大哥,只是敕令大哥不要再夜间与他饮酒罢了。
那时候父亲还与他谈心,说知道他消灭敌雠,平定海内功劳甚大,但不忍夺大哥太子之位。父亲甚至说看出他们兄弟不和,想让他返回行台,留居洛阳,主宰陕州以东,还可以设天子旌旗。
即使他哭着请求不愿远离父皇膝下也不能让父亲收回成命。
不过后面也没有然后了,即使哭也不能解决的政令,大哥与元吉造谣一出他就又被留在京城了。
他们就向父皇说一句话:秦王身边之人听闻要前往洛阳,无不欢欣雀跃。
一句话,就可以让他前往洛阳的事情半途搁置。
【四计不成又怎么办?那就生五计。李建成,李元吉与后宫的嫔妃日夜不停地向高祖诬陷世民,李渊信以为真,准备惩治李世民。】
这件事情李世民也知道,最后是陈叔达进谏说秦王功劳巨大不能废黜才没有然后的。
但他永远记得线人和这屏幕说的这句话:李渊信以为真,准备惩治世民。
【五计再不成又怎么办?那就生六计。李元吉求李渊击杀秦王李世民。】
这件事情李世民也知道,他的情报告诉他,元吉根本讲不出什么,最后只找了个他在平定两王后把钱财丝帛散发以树个人恩德的事情想让父亲杀了他。
而父皇……
【面对李元吉的说法,李渊很清醒,他清醒地说: “秦王立平定天下之功,却无犯罪之实,有何借口可杀?” 】
嗯,这是父亲说的话。
秦王李世民垂首不言,父亲就是这么说的。
父亲没有惩罚元吉,或者说父亲知道兄长和弟弟对他所使用的第一计到第六计,但父亲从来没有说什么,也没有惩戒过兄长和弟弟。
父亲不是为他们所造的谣言而生气,就是劝他忍,劝他走。
秦王李世民终于不再垂首,看向半空中的仙幕,祂的语气好像是在为他生气。
仙幕……是真的在为他生气,最后甚至连语气都变了。
【多可笑啊,小儿子说杀有平定天下之功,定李唐之基业的二儿子,身为一个父亲竟然不是生气,不是愤怒,不是把小儿子拉去进行思想教育,而是询问‘有何借口可杀秦王’。
汉高祖刘邦身边的亲信想要杀韩信都不见得有这么嚣张,李渊现在面对的可是兄长和弟弟对劳苦功高的二儿子单方面残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