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历史直播剧透](301)+番外
两个被众人瞩目的人视线对上又飞快转开,这时候可不是寒暄的好时候,一个深受李渊看中的宠臣,一个李建成信任的谋士,未来竟然,都是谋反成功的李世民宠臣。
很好,他们的主子好像受不住这个打击。
没错,李渊与李建成面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
他们甚至脑海中开始阴谋论。
李渊冷眼看萧瑀,他曾多次对萧瑀表现出对秦王的忌惮,想除掉秦王李世民,但萧瑀总是不顾个人得失,坚决支持李世民,维护李世民。
李渊心惊,这是个阴阳家。
李渊冷眼: “萧卿作何解释。”
萧瑀拱手不言,说什么,说他对秦王李世民没有欣赏之意?
笑话,怎么可能,现在没当面夸秦王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可能不欣赏秦王。
要不是这个皇帝气性一般般,未来能够在朝堂上跟文武百官对喷了二十年的萧瑀直接喷过去了。
萧瑀对此接受良好,但李建成就无异于晴天霹雳。
他有多信任魏征,现在就有多惶恐震惊。
魏征前面才说他居嫡长却无功绩可称,仁声未遐布,劝他请讨黑闼以立功。最后他得到了以凯旋而归,受天下赞扬,结山东英俊的结果,他本因此对魏征愈加信任,但现在这破屏幕告诉他铁骨铮铮的魏征是李世民的人!?还是宠臣!!!「1」
李建成的眼神中满是震惊。
他喃喃自语: “难怪,难怪这人说秦王勋业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原来心中早就心慕秦王!”
听到太子并没有隐藏的狠戾之声,魏征: “??”这太子脑子不行了吗?这明明是在劝谏他和秦王差距过罢了,怎还就心慕秦王的证据了???
魏征觉得自己当初提建议的自己要是知道现在会被太子做这般解读,半夜都得爬起来骂一句这个太子有病。
他脑海中只不解一瞬间自己为何会转投秦王麾下,毕竟当初太子初见他就引他为洗马,甚礼之。
不过这一瞬间过后,想到仙幕在秦王身上加的标签:他们二人乃少有的臣逢知己之君,君臣相得,知无不言。
魏征懂得了为何他会在秦王麾下成就蹇蹇者魏征的一生。
因为秦王乃听劝之人。
魏征遗憾: “先太子早从征言,必无仙幕所言之祸。”
良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度自绝人。
李建成这个太子就是那个不听劝的该死鬼。
不同于李建成,李渊的咬牙切齿,李世民阵营可是开心极了,为未来秦王能够收拢各大贤臣而开心。
李世民: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此二人虽是太子与父皇之人,却是有勇,有智的知义,知仁之士,以江山为重,以社稷为重。”
其他人纷纷赞同: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仙幕这倒是提前让吾等识到了诚臣。”
于是,他们向魏征,萧瑀投去欣赏的眼神:这是带脑子的好臣子!
其他朝代的人确实羡慕活在唐太宗时期的臣子。
宋高宗界面,岳飞攥紧手中的班师诏。
明明完颜宗弼已经走投无路,准备放弃开封府,渡河北遁,但他却突然收到来自皇帝的班师诏。
岳飞浑然不知三日后将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封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他现在心中还残存希望,希望能够继续停留在河北抵抗金军。
但这股希望在想到皇位为人后其实不抱什么期待。
岳飞望向仙幕的眼神中掩盖不住的羡慕,他叹气: “唐太宗了一说是是抛开上三代神话的君主里,对武将而言最好的皇帝。”
如果……,岳飞忍不住心中的希冀,如果他的陛下是如太宗陛下那样的将才,定然不会在战局满是完胜局面时催他班师回朝: “现如今豪杰向风,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就应该一举灭杀完颜宗弼!”
张宪与徐庆,李山等人在一旁愤愤不平。
张宪道: “此时若是真听信皇帝所言往临安朝见,北方忠义军孤掌难鸣,哪里抵抗得住完颜宗弼!若真听皇帝所言,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徐庆疯狂点头: “如此荒唐的命令也不知权臣秦桧是如何蛊惑陛下才能发出的,也不怕完颜宗弼整军弹压,把吾等收复的河南地区强夺回去,到那时所得诸郡,一旦都休!”
是啊。
岳飞与身旁的将士们越想心情越复杂,甚至委屈。
故疆渐复,丑虏兽奔,百姓室家胥庆,庆幸脱离苦海。但现在朝廷竟然下发这种荒唐之令?不提垂成之功,就说中原赤子之心怎忍抛弃!
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宋朝江山,危矣。
百姓,苦矣。
所以……
“唐太宗真的是最好的主家,年少时征战四方,中年时信任将士,年老时亲征高丽。”
其实他们想说就连宋朝开国皇帝来了都比不过唐太宗的一丝毛发,要是当年没有杯酒释兵权,也不会有让他们这些将士们难熬的宋朝了。
想到这里,他们更加羡慕唐太宗手下的功臣们了。
“做唐太宗手下的臣子真好。”不敢说武将,怕内涵太明显被听出来,它们道, “连魏征这种站错队的臣子都能够无所谓,抱之以真心,让魏征活成了天下谏臣羡慕的样子。”
当今朝臣忠謇,无逾魏征。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古之名臣,魏征也。
更不用说武将了,太宗根本就不把武将们那放在现在可震主的功绩放在眼里。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叹,在李唐时代少矣
他们是真做到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同时赢得生前身后名。
历朝历代的文臣们想到唐太宗身边的文臣武将,羡慕。皇帝们又何尝不知道呢?
朱棣: “文皇未起兮四维如毁,文皇既位兮八荒如砥,但最后皆归于乘天下鼎沸,叱咤风云,荡平群寇,修齐庶政,现贞观盛世。太宗之强悍,举世皆无。”
朱元璋认同: “太宗能力强悍卓绝,治下公平,广开门路。有容人之量,与人才共治天下,文有理则言,武有功不震,皆能一心向国,向名,向民。”
而且只要一心为国为民,武不担心失城池,文不担心献坏策,因为一切有唐太宗兜底,太宗乃天下武功至强者,雄才大略者。
朱元璋身边的臣子们暗暗赞叹: “功名利禄皆有,不用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日子正是有才者所求的。”
文臣的房谋杜断,谏臣的名垂千古,武将的开疆拓土,青史留名。
不用像岳飞一样赫赫有名却深陷‘莫须有’风波,也不用像于谦一样,扞卫国都,稳住整个大明却含冤被害,没有郁郁不得志,没有党争之乱,整个朝堂积极向上,全部为治国安邦而奋斗,为民生疾苦而奔走。「1」
只要在唐太宗身边,人人都可以施展才华,实现抱负,人人可出头。
可惜,太宗可遇而不可求。
千年难得一遇之圣君,唐太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