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历史直播剧透](393)+番外

作者: 零度冰川 阅读记录

张巡,以整个睢阳数万人口被吃到只剩下四百余人的人口,换取唐军的粮草,换取唐军有能力与叛军一战,换取保全中原,换取保全大唐,换取叛军再无南下。】

视频的最后,是睢阳城破的画面。

睢阳城内的将士们死得死,饿得饿,病得病。

即使那个跑在最前面的中年人如何眦裂血流,齿牙皆碎也无济于事。

病饿力竭,寡不敌众,叛军破城。

多么熟悉的城池啊,玄宗一朝的官员们满身悲意。

他们熟悉的睢阳没有往日的繁华,唯余满目苍夷。

宋璟沉默许久,终开口道: “睢阳属于河南,乃江淮地区的屏障。江淮经济富庶,得之则粮草足,叛军与我军都想占据,叛军投出十八万兵力势在必得,再正常不过。我军也确实得坚守住……”

宋璟久久不能言。

战况太过惨烈,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们不熟悉这个张巡,但也知道这人在盛世应该也是意气风发的将才。

但最后,却落得食人肉,落得喊着‘我为君父义死,无憾矣!’被敌军害死。

以食数万人的性命换十月坚守,换中原有一争之力。

他们能想象出史书对这人的争议,会有人觉得他残忍吧,也会有人觉得这些人死得其所吧。

李隆基替他说这未尽之余,道: “张巡以数千兵力,抵抗十个月,乃将才。”

以惨烈血腥逐步收复失地,最终打败了叛军。

这些战役的惨烈,未来自己的愚蠢,甚至让李隆基没空去想到底是哪个孩子登基,也没空计较自己被变成权利架空的太上皇。

什么死得其所,本来这些人都不用死的!

李隆基在想自己的结局,应该不好吧,这么垃圾的皇帝,未来怎么配拥有一个好结局呢。

【用数万睢阳人命牵制叛军十八万的兵马,给予了唐军充足的粮草准备时间。

安史之乱的最终结果尽如唐人意。】

【就像是诅咒一样,称帝的安禄山常居深宫,不理一线,宠幸宦官,又因眼疾失明和疽病,性格暴躁,随意打骂杀戮左右身边宦官,最后落得被砍死的结局。

而唐军则犹如天助,败安军,收长安,收洛阳,抢河内,河南,河东,中间更有史思明领13郡及兵8万降唐。

不过历史重演,降唐的史思明复叛称帝,唐军向邺城发的数十万兵,因肃宗的孱弱和猜忌成大溃败。忠诚的臣子被解除兵权成于闲官。】

【叛军的瓦解源于叛军内讧。

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非那个临危受命称帝的唐肃宗,而是他的儿子唐代宗启用唐将仆固怀恩等名将后才平定。】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十月里西北十郡那些良家子弟,鲜血流成了陈陶斜的泽国水乡。京都百姓转头往北方痛哭流涕,日夜盼望官军早来到退敌安邦。「1」

官兵来了,退敌安邦了,但盛唐回不去了。

历时七年多的大动乱,让大唐极盛而衰,直接就把万国来贺的盛唐风光摧毁殆尽。

5500万人口,到安史之乱结束,锐减至不足1100万人。

五分之四的中原人口,整整4000万人,在这场动乱中消失。「1」

活下来的百姓也过得极为凄惨,经济民生的毁灭性打击,让中原百姓以纸为衣,以土为食,玄宗中期之后的百姓们过得比一百三十七年的建国时期还惨。

繁华落尽成一梦,盛世大唐不复还。

留给后世无尽的感慨。】

【而这场动乱的直接原因,我们亲爱的唐玄宗陛下,早在安禄山死时就被迎回长安,称太上皇,每日对着小爱妃的画像‘朝夕视之而欷歔焉’。

亲信被清洗,晚年只身一人,茕茕独处,形影相吊,忧郁寡欢,终在762年与好大儿同年驾崩。】

李隆基嘲讽地笑了,因为他的下场是真不好。

陪伴在他身边的亲信遭到清洗,宠爱的妃子死了,毕竟当年的逃跑可不是没有代价的,剑门关七十二峰下,宠妃因兵变而成为替罪羊死了。

高力士被诬陷流放;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被下放;亲妹玉真公主被送入道观;供娱乐的梨园被遣散。

李隆基甚至想鼓掌。

“弃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与百姓于不顾的帝王就应该落得如此下场。”

年迈的皇帝胡涂,但他能不知廉耻吗?不能。

逃跑就是让人耻辱,就是会令人厌恶,不是吗?

“罪人就应该有罪人的待遇,若是活的舒心怎对得起枉死的四千万大唐百姓。”

不知怎么,李隆基把自己和未来的自己划分得很清楚。

毕竟现在一切都还没发生不是吗?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不是吗?

但李隆基也是真难过啊。

皇帝在深宫内院,谁的声音也听不到,身边都是忠臣还好,若是奸臣,那只能被奸臣混淆视听。

至于如何分辨忠奸,全看皇帝是否被乱花迷了眼。

那个未来的他,后半程是否有回旋的余地呢?没有,一丝也没有,因为一朝过错,他的身边就被奸佞围绕满了,他没有悔过的权利。

李隆基眼底晦暗不明。

好想把所有不安定元素去掉,他想给自己留下一份悔过的空隙。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

李隆基呢喃着这几个字。

不安定来自哪里,来自宦官,来自文臣,但最容易解决的不安定元素是什么?是外邦异族。

“外邦胡人,边境将军。”

在场没有人对这两人有印象,他也对仙幕所列举的这些胡人不认识,那就是这些叛军头领还未崭露头角,还是庶民,或者还在边境。

李隆基的眼中血光尽显。

“突厥人安禄山史思明吗,突厥人?”李隆基眼中的血光更浓了。

胡人就是不安定的东西,史料就是最好的证明,多少次了,这些突厥人反复无常,多少次了,那些外邦人贪得无厌。

永远喂不熟。

看皇帝在念叨着胡人,有臣子意会到他的意思,激动出列,狠声道: “陛下可是在游移对安史二人的处置?可是不知如何处理胡人?臣以为,非我族类,必有异心,仙幕所言就是最好的证明!”

“外邦人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吾大唐海纳百川,但突厥人安禄山振臂一挥,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族就出兵出力,聚集十五万人马给他谋反「1」,外邦人不可信,安史之乱就是最好的证明!”

“是!陛下如此恩宠这两人,这两人却起兵造反,可见外邦人乃不知感恩为何物,实有负陛下重托!”

“外邦人,当驱逐之!”最后的话,说出了在场很多臣子的心声。

也说出来此刻李隆基心中最隐秘的想法。

外邦人,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他们大唐从太宗起就有许多外邦来朝。

而自从他登基以来,更是大胆启用外邦朝臣,大胆放权异族。

上一篇: 撩到影帝后我红了 下一篇: 无限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