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历史直播剧透](62)+番外

作者: 零度冰川 阅读记录

孔鲋看着洋洋洒洒的一群儒生去收拾他们的行李。不选择这个时代的人,是会被时代抛弃的。而他孔鲋,孔子八世孙,不能让儒家被时代抛弃,这世间得留下他们儒家的大名!

哪里仅仅只有儒家在收拾他们的行李,此时墨家鉅子也在指挥手下的人收拾东西: “快快快!我们要赶在孔鲋那老小子前面到咸阳,争不过第一家法家,我们要做第二家投奔嬴政的百家!”

他再也不想和孔鲋那老小子中分天下!

而农家的小院也不逞多让,都不用收拾直接动身了: “还好你们师兄早早来信让我们到咸阳边上住,你们看我们农家定是第一个投奔秦始皇的!”

当百家正在赶往咸阳的时候,秦始皇看着面前小屏幕显示出来的文字意思而感到啼笑皆非。

【叮咚,积分赠送洗脑之音——募贤gg已发放天下英才,请始皇陛下注意接收。】

秦始皇捂脸,他还真没想到就一个什么历史值积分爆表能有如此多的奖励。

————————

不知道最近你们在看秦始皇大大的时候感觉如何,要不你们过去隔壁夸夸我(作者脸红)(作者扭捏)(但是作者很想要具体的夸夸增强自信心)(作者想要动力)(羞涩)

今天这一章还写得挺久的,所以小红花竟然没了!呜呜呜呜不过为了争取做到名副其实的‘洗脑’,甘之如饴

第31章

想薅羊毛的秦始皇

“嗯?”

秦始皇惊异地发现小屏幕上竟然有了新的变化。

不同于一开始还蒙着纱雾时只能隐约可见的琳琅满目,色彩缤纷,此时的屏幕里分成两行格子。但仅有左上方有东西摆放面,细细看去,可不正是仙幕之前展示的《天工开物》。

秦始皇不死心地上看下看,甚至上手拨弄看看仙幕有无隐藏的东西。

可惜,屏幕的界面确实维持在一开始的两行格子, 《天工开物》这本书依旧被放在左上角。

始皇皱眉: “这所谓的商城竟如此磕碜?”

这次仙幕可没有给始皇加屏蔽措施,于是底下的官员们就看到秦始皇突然用手指划拉半空中的某个地方,并且皱眉发出了疑问。

百官瞳孔震惊!

始皇陛下为何会有这种行为!难道是终于受不住仙幕言语的刺激了吗!

百官心脏怦怦乱跳,这一剎那有些官员连始皇疯后自己埋哪里都想好了。

王相蒙恬他们倒是没有那么天真,但也有点慌张,慌张就算了还不敢随意出声惊扰陛下的思路。

于是秦始皇一抬头就看到百官们全都炯炯有神地盯着他。

百官也不敢说担心始皇是不是疯了,始皇只觉得他们是看仙幕已经播放完毕,等着他说话讲明接下去的行动。

秦始皇不着痕迹的清了清嗓子,扬声发表感言道:

“后世大才言黑狸白狸能抓鼠者即为好狸奴,朕今有所悟。论先秦十二家法家以督责之术管官罪,富国强兵;儒家以德,教化民,有教无类,仁,礼相辅,移风易俗;道家可应物变化,与民生息;墨家节用,天志;阴阳家数术,五行;纵横家纵横捭阖,以利诱之;杂家博采众长,兼儒墨,合名法;农家劝耕桑,足衣食;小说家记民间街谈巷语;名家善辩析物治人;兵家强军;医家治人。”

始皇满意地看着百官们专注的视线, “为君者应霸王道杂之,与时俱进。朕欲选取先秦十二家学说行分科取士,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要不是秦王朝没有鼓掌的习俗,百官们真想把手掌拍红,为他们的始皇陛下摇旗吶喊。他们的陛下脑袋清明,没有疯实在是太好了!虽然不能鼓掌,但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赞同之情,百官拱手: “陛下圣明!”

虽然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并不想有太多六国旧人进来咸阳和他们分一杯羹,但在亡国面前什么既得利益?只有大秦万世永昌才有他们家族的万世永昌。

“天下之人,才德各殊,自非圣贤,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藏,不仅取一节,应较短量长,惟器是适。如今陛下欲不拘一格任用人才,乃天下人之幸事。”王绾作为百官之首自然是第一个出列附和秦始皇。

随后他面向百官道: “现取士内容已确立为十二家之言,但取士方式还需百官商讨,不知诸位可有想法?”

“若论取士方式,臣观仙幕曾展现一幼童少时勤学,经过多次进学考试入朝为官,倒是可以参考。”蒙恬虽为武将,但对于这种于朝廷有益的事情还是非常积极的想参与发言。

“还别说,感觉与我朝博士廷议制有点像。”王贲猫在他老父亲王翦身后小声叭叭, “爹你说是吧?”

“确实有相像之处。”王翦并没有持否定态度,毕竟这次的选才可不仅只有文官,也会应用到武官的选才, “博士廷议制乃是各学派推举本学派顶尖人才,朝廷吸纳之。这分科取士之法也采取推举后考试?”

“地方官员推举本郡县士人,黔首,推举之才可以是有真才实学,也可以是有名望或品德值得称颂之人。地方筛选后再推举到咸阳,朝廷再以分科考试进行取士?”冯劫捋胡须顺着王翦的话思考总觉得不对劲,恨不得把胡须捋秃然后方法自然来。

“此法也有可行之处。”冯去疾赞同一部分: “推举之人最终能否得到重用尽皆取决于咸阳,不用担心地方官员勾结。”

听到他们一直在聊推举后再行考试之法,蒙毅的眉头皱得死紧,他觉得或许有更好的法子:

“陛下若推行推举后分科考试取士制,四方之士为推举自身,定会光言国事,多上事言得失,自街荐者以千数,天下英才奔赴咸阳而来。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咸阳皇权不下县,六国遗贵士族却盘踞基层。若由地方官员推举产生,仍旧逃不过六国遗贵的裹挟。

陛下下令地方推举官员,其只会任人唯亲,日渐把持官吏任命,如同三杰大将军一般的的贫家子人才若遇见此种推举制只能苦于无门路,黔首依旧无出头之日,最后士族举族贵人,累世公卿。”

“臣以为若无具体衡量标准,此取士之法就如同废纸一般,分科取士还需向陛下一统度量衡一般有衡量标尺,而这……”蒙毅像是想到了什么, “怕是需要用到仙幕所说的造纸术与十二家大才。”

哦?说到这里所有人都感兴趣了。

“臣观仙幕上小童,幼时在家勤学苦读,但常常会去一老者家中同一群幼儿学习。”

对于这点,刚刚说话的武将们疯狂点头,对对对,他们也看到了,他们手中还拿着书嘞。

蒙毅继续说道: “臣认为若要行科举之法,吾等应先收集十二家书籍,再召集法,儒,道,墨,阴阳,纵横,杂,农,小说,名,兵,医等先秦十二家大才,制定能供全大秦士族,黔首日夜勤读的书籍作为‘衡量标尺’。再传扬于大秦各方,辅之以造纸术的廉价纸张,供黔首士族参考苦读。也无需推举,直接考!”

上一篇: 撩到影帝后我红了 下一篇: 无限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