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向雪山行(59)
杞无忧:……
烦死了。
王飞跃花几分钟时间火速冲了个战斗澡,美滋滋地哼着歌出来,“我去找槐哥了嘿嘿。”然后便拎起外套直奔按摩室了。
望着他傻狗一样地窜出训练馆的身影,杞无忧想,最开始好像就是这家伙学着他叫徐槐“槐哥”的。
王飞跃,很好,罪加一等。
立春后,温度日渐回升,雪道的雪与冰变得黏涩,雪场上的风也不再刺骨,吹到人身上温和而舒服,有一种融融的暖意。
这些现象无一不在昭示着,雪季结束了。
运动队即将转去成都集训,这一阶段开始减少体能方面的训练量,专注于技术动作水平的提升,又要开始在旱雪上练习。
非雪季时,绝大多数运动员都只能滑旱雪,在蹦床气垫上训练,只有外训时才会去南半球反季节滑雪。集训队里,A队队员会全部出去外训,而B队的外训机会难得,并非每个人都能去,而是要经过严格的选拔,看状态看表现,只有成绩相对突出的队员才能得到这个珍贵的机会,此外,教练的评选与推荐也对队员争取外训名额起到一定的影响。
转训期间,集训队全体成员奉命转移到北京。先是体育总局给他们开了几次会,而后他们又在北京体育大学的国家队训练基地综合馆内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强化体能训练,同时还要听讲座以及上理论课。
队里请了几位北体的专家老师来给他们上课,课堂内容多样,包括运动心理学、营养学、气象监测学等多个方面。专家会给运动员们做各种案例分析,讲解赛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心理预案,提前为下个阶段的外训外赛任务做规划。
讲座与理论课都是在教学楼旁边的讲堂举行,除了运动员之外,还有一些本校冰雪运动专业的同学来旁听。
集训队的队员们已经远离校园很久,案例分析倒能听进去一些,但换到枯燥的理论课,他们大都听得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只有几个女生在认真听讲,和老师互动。
运动心理学课,杞无忧本来还有兴趣听一听,但课堂上,老师围绕着如何克服畏惧感讲了小半节课,他渐渐听得有些无聊,开始走神。
“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回答——”台上的老师看了眼点名册,“杞无忧,是哪位?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杞无忧只是短暂地走了下神,并没有从头到尾都在状况外。
他很快反应过来老师刚才提问的问题是什么。
“在日常训练中,你是如何克服畏惧感的?”
杞无忧:“我没有畏惧感。”
“哦?真的吗?”老师显然不相信。
杞无忧:“嗯。”
台下有人在小声地笑。
老师以为他没认真听课,以至于回答这个问题没有经过任何思考,于是开始设置情景引导他:“比如说,当你第一次站上大跳台的时候,和在雪面上滑行的感觉肯定不一样吧,会不会觉得跳台很高,离地面很远?那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呢?”
杞无忧的确从来没有产生过畏惧心理,正想着要不要干脆配合老师编一下好了。
还在迟疑中,忽听教室前几排响起一道清脆的女声替他解围:“老师,他刚才说的是真的。”
又有一位队友接腔:“是啊,他训练的时候从来没怕过。”
“哈哈哈,其实我也没害怕过。”
“你得了吧你,也不知道是谁练新动作的时候跟我叨叨,说万一摔脑震荡进医院了一定要让我带着果篮去看你。”
队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课堂氛围比刚才活跃了许多。
老师笑呵呵道:“那杞无忧同学的心理素质很强大呀,好了,你先坐下吧。”
“刚才那位女同学呢,你来说一下你第一次站在大跳台上的感受吧。你叫什么名字?”
前排一位身穿橘色运动服,绑着高马尾的女生站了起来。
“我叫江晨曦。”
……
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还有一场结课考试。队员们需要做一份专门为了运动员而设计的测试题,涵盖他们这些天所学的全部内容,集训队特地借用了一间教室做考场。
但其实这不算是什么正规考试,监考的人是冰雪运动专业的两个大学生,一男一女,站南北对角,不知是不是有教练的授意,监考并不严格,很有给他们放水的意思。
有人做试卷做得脸都绿了,跟坐在他旁边的王飞跃大吐苦水:“好痛苦,都不上学了为什么还要做题啊?”
王飞跃:“因为学无止境。”
“……在说什么屁话,”队友翻了个白眼,“那让我抄一下你的行不行。”
“行啊,看你敢不敢抄了。”王飞跃很大方地把卷子摊开,往队友桌前挪了挪。
尽管监考很宽松,但企图作弊的两人还是不敢太张扬,声音都压得很低。
队友瞥见他貌似写得满满当当的卷面,心里一喜,待看清楚上面的内容后,无语凝噎:“你这写的啥啊……”
“主要是我也不会写啊!”
王飞跃给队友传授做题方法:“选择题最简单,三长一短就选短,三短一长就选长,不确定的话就选C,总能蒙对几个,问答题也很好编,实在不会写就抄题目。”
“我可以交白卷吗?”
“可以,只要你不怕被教练骂,影响到最后的评优推荐。”
队友闭上嘴了,一扭头,正好看到某bking起身走到讲台前,提前交卷了。
“杞无忧写得好快啊,不会也都是瞎填的吧?”
王飞跃:“那怎么可能!你以为人家跟你一样九漏鱼啊?”
队友脸一红,他上学的时候一直在玩,压根没学过习,成绩不好没考上普高,最后上的职专,从职专体育队选拔上来的。
“他可是学霸,”王飞跃又说,“做技术动作分析的时候你没听见吗,他英语说得比我们教练都好。”
“那还不是因为他跟槐哥的关系啊!槐哥私底下肯定没少教他英语……”
—
大跳台集训队教管群里,几位中方教练正在讨论队员们新鲜出炉的考试分数。
徐槐原本没想参与,却看到一条新消息跳出屏幕:
【齐无忧运动心理学这块儿的分数也太低了,总共就对两道题,试卷都是瞎写的吧?问答题干脆空着,比前面那几个人还过分,别人至少还抄题干了呢】
是一位新来的助教发的。
【Ryan:你把他名字打错了,他姓杞!】
助教知道他俩认识,赶紧回复:
【哦哦不好意思,输入法的问题,他的姓太难找了】
【Ryan:是很特别,你可以先输入枸杞,这样就很好找。】
这个方法还是肖一洋教给他的,徐槐觉得很好用。
助教默默汗颜,不得不说,徐教练的汉语词汇储备量还挺丰富,不愧是华裔。
【[抱拳/]学到了学到了。】
这事儿把他整得还挺不好意思的,让一个外国人教自己用拼音输入法打汉字,显得他好像很没本事。以后可不能再打错人名了,不然在这些外教面前也太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