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孑立即明白了屠教授的意思。
霍光当时是一个权臣,说是手握国家最高的权利也不为过。
难道他就真的那么一心为国,认为刘贺实在不是贤君,对社稷不利,所以才提议把他废除吗?
霍光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汉朝王室可是有迫害功臣的历史的。
不然也不会有周勃的那个千古名句:“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周勃可是汉高祖刘邦的功臣,“安刘氏天下者”,后来又诛除了吕后一党,太太平平的拥立了新王汉文帝刘恒。
然而,刘恒却因为诬告,直接把周勃关进了牢狱,最后又一纸诏书把他赶回老家种田了。
昔日能将领百万军队的周勃,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是这个下场,连小小狱吏的眼色都要看。
霍光当然知道自己的斤两完全没法和周勃前辈比,所以从立王的时候就开始打算。
所以他才在废了刘贺之后,又扶植起了看起来更加听话可靠的放牛娃刘询。
当然了,彼时的他还不知道汉宣帝刘询是个终极腹黑王,韬光养晦近十载,最终把整个霍氏家族连根拔起。
楚孑不禁打了个寒颤。
如果刘贺真的是废人一个,霍光高兴还来不及呢,相当于给自己找了个傀儡,怎么会去费这么大功夫废除他呢?
也许刘贺本人和目前史书中所有的记载都不一样。
背负了“最荒唐的皇帝”的名声两千多年的他,难道会有另一面吗?
那些传闻,未必都是真的。
想到此,楚孑再看了提出这个观点的屠銮教授一眼。
屠銮教授依旧避开众人,静静地坐着,一幅冷冰冰的样子。
他为什么能想到这些呢?
“你知道吗?”秦铎凑到楚孑耳边,小声说道,“这次海昏侯墓的发掘工作其实本身和屠教授没有关系的,是他主动要来的。”
楚孑停住了嗦粉的手。
屠教授看向了他,他也看向了屠教授,二人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对视了片刻。
“继续干活吧,”屠教授抬起袖口,抹干净了脸上的尘土,对他说道,“考古工作越深入,就越复杂了。”
楚孑颔首。
考古的确很复杂。
但很多事,比考古还要复杂的多。
第82章
余后的几天,秦铎发现,楚孑的话明显变少了。
除了挖土和嗦粉之外,他经常一个人站在墎墩山考古发掘现场的一角,看着整片区域,不知道想些什么。
但秦铎知道,楚孑的这个状态,或者说这个阶段,考古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
了解历史,和亲手打开、甚至改写一段历史是很不一样的体验。
后者就像是一个要初次主刀的医生,总会对自己的水平与技术而焦虑,又会为自己能否真的做到这一切而畏惧。
但这些负面情绪都是好的。
会让他变得坚定,让他的手变得更稳,也让人变得更谨慎。
这就是之前所有专家学者都不会笃定的去提这个墓主人就是刘贺的原因。
如果是的话,很可能就会从无到有的扩展出一段新的历史,哪怕这段历史在华国的泱泱五千年之中只是沧海一粟,但这份责任足以让人敬畏。
所以秦铎没有过多地去打扰楚孑,而是任由他在这片土地上行走、思考,建立联系。
其实,连楚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进入考古工地,就仿佛进入了一个与现代社会没有太多联系的小世界。
但楚孑也知道,最近就连这个小世界变化的也很快。
自从在陪葬坑K1发掘出了五辆真正的马车之后,就基本确认了这个墓的主人至少是个诸侯王级别的贵族。
整个发掘项目也被定位了全国考古界的重点项目。
无数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外国的秦汉考古专家、汉墓专家、丝织品保护与修复专家、古生物学家、钱币学家……都纷纷赶至墎墩山附近。
仅仅是专家数量,就不少于上百,更别提这些专家所带来的学生团队了。
除此之外,昌南市周边的高等院校考古系或历史系,也都派来了相关的老师和学生。
全国各地的考古队也抽调来了适合进行现场发掘的考古工作者。
一个庞大的考古基地被一点一点建立起了,楚孑他们这种先到的学者就像是看着一个青年人成长一样,见证着他的壮大。
从几十人,到一百人,再到上千人。
从几个帐篷,到高高拱起的保护盖,再到周边各种医疗、支援团队的建设……
甚至,为了对出土文物进行更好的保护与研究,西江考古所斥巨资在这考古基地中建设了一个实验室。
在实验室考古逐渐成为考古学的重要方向的时候,西江考古所也不愿意落在后面。
不到半年,整个考古基地就已经全部落成了,这在全球范围来看,也算得上是飞速了。
值得一提的是,全部考古工作者,尤其是要下工地、进墓室的一线队员,基本都是二十五到三十五岁之间的年轻人。
这也足以体现上头的意思,想要借着这种难得一见大型考古机会,对年轻的考古人才进行系统化的培养。
在未来的十年里,这个考古基地,将成为全国汉代考古学者的培训基地。
就在考古基地建成的同时,工地也传来了好消息。
主墓周围陪葬坑的发掘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
下一个目标,也是最令人瞩目的工作,就是对主墓M1的发掘了!
不仅仅是考古的老队员们都十分兴奋,就算是新来的队员也都开心不已!
因为直到现在,还没能确认墓主人到底是谁,而那决定性的证据,一定就在主墓里!
……
经过杨领队和屠教授以及一众专家学者几个月的讨论,终于确定了主墓的发掘保护方案。
主墓M1是一个“甲”字形的大墓,总面积400多平方米,根据超声探测以及遥感绘制的双重确认,主墓的构造更像是一个“回”字。
这也符合汉墓的一贯结构,方形层层叠叠,最外层都是回廊,而中间的部分才是主椁室,恐怕真正的棺椁就停留在里面。
一般来讲,考古发掘工作讲究由内及里,这次他们的开掘也不例外,经过和土质学家的确认,整体的挖掘工作将从北边的主墓外回廊开始。
开墓当天的形式犹如开业剪彩一样,楚孑跟着自家的屠教授,以及其他的专家学者站在最前面,而他们的后面是一排拿着专业设备的科技考古人员。
哪怕是不怎么了解考古的人,也知道秦始皇陵兵马俑坑被打开时,兵马俑飞速氧化的故事。
很多学者认为秦时代崇尚黑色,而关于兵马俑本身到底是黑色还是彩色的争论,直到如今都没有定论。
要知道这些文物在地下的封闭空间里存在了几百上千年,对环境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打开墓葬无可避免的会导致空气的灌入,还会引起湿度、温度变化,还有些外部的微生物进入,都会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