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刘贺跌宕起伏的一生一样,都成了一个谜团,不知道何时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楚孑虽然心里仍觉得不太满足,但也知道,只能这样了。
考古工作就是有诸多的遗憾,每一件文物的出土或许都能解答一些问题,但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考古学家除了客观、公正并根据现有证据提出合理猜测外,其实并没有什么别的可以做到的。
当然了,在楚孑他们追寻刘贺的死因的同时,很多喜讯也从文物复原基地接二连三的传了出来。
漆画、青铜器、玉器、木牍、竹简还有茫茫多的五铢钱和金饼……
从海昏侯墓中发掘出来的众多文物,都得到了妥善的修复。
尤其是那5200多枚竹简,里面更是记载了很多普遍被学界认为已经失传的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农业、医疗、周易、墨家著作等等……
其中还有600枚《孝经》、1000枚六博棋谱、200枚《春秋(公羊传)》,无一不是传世的经典。
这消息一传出来,很快就得到了业内的注视,各大院校的专家学者接二连三的从全球各地飞往海昏侯墓考古基地,只为一睹这些文物的芳容。
更何况还有很多著作的内容,和现今流传的并不一样了,简直就是学术界的饕餮盛宴。
而这些文物的公开亮相,也意味着海昏侯墓的第一阶段考古工作告一段落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海昏侯墓的考古工作已经结束了,一来,还有很多墓需要进一步的发掘和梳理,确保没有遗漏,毕竟这种大墓的发掘周期通常长达五到十年。
二来,因为海昏侯墓M1的大部分文物都已经提取完毕,接下来的考古工作将主要会转到实验室和修复室当中。
这也是个漫长的过程,往往数以年计。
不过,这些事就和楚孑他们这种主要负责田野考古的人关系不大了。
秦铎和屠教授也基本上不会参与文物的复原和修复工作,术业有专攻。
但在他们可以撤退,打道回府之前,还有两件事要做。
一是将田野考古工作收尾,整理好全部资料。
二是当地政府决定办一场联合多方的活动,也算是给公众一个交待。
但是这场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什么,邀请谁来,要达到怎么样的目的,还都亟待讨论。
楚孑本身是认为这些事和自己都没什么关系的。
最近的他要么在努力整理资料,要么就是在写论文。
是的,学生的宿命,就是写论文。
幸好考古学的论文相比较起来还算好写,再加上他此前就一直在做准备,还有系统的加持,很快就完成了三篇论文。
事实上,海昏侯墓所有的考古工作人员每人基本上都能写出一两篇论文,如果要说论文数量的话,关于海昏侯墓的数字也可以创造一个小记录了。
这天,他刚把写出来的论文发给屠教授,阖上电脑,忽然就接到了电话。
“楚孑同学啊,”来电话的是璞兰大学历史学院的院秘小历,“你还记得我们之前说要办一个历史学院的自媒体吗?”
楚孑反应了一会:“啊,是啊,记得。”
“嗯嗯,那太好啦,”小历开心道,“西江文物所找到我们,说想根据这次的硕大成功一起办一场联合直播呢,不知道楚孑同学可不可以来当主持人呢?”
第96章
楚孑冷不丁接到这个消息还有点惊讶。
他看了看这一旁的镜子,在工地上住了这么长时间,他变黑了也变瘦了,连着写了几天的论文头发糟糟乱乱,胡茬也没刮。
按他自己的眼光,他现在都已经像野人了,竟然还还有人找他直播?
于是,楚孑迟疑道:“我最近挺难看的,能播吗?”
小历那边显然也有所顾虑,弱弱问道:“要不楚同学发张自拍过来给我看一下?”
“也好。”楚孑点了点头。
他想了想,打开前置摄像头,用从下到上的死亡视角完成了一张非常直男的自拍,点击了发送。
对方沉默了半晌。
然后,女声突破天际:“楚同学!!!你不要再这么谦虚了,再说自己不好看了我就真的生气了!!!三天后告诉你直播的具体方案,就这样,拜!”
电话就这样被挂断了,独留楚孑在工地宿舍一人尴尬,旁边的室友,尤其是秦铎都看向他,还以为他出现了什么作风问题。
楚孑尴尬笑笑:“学校任务、学校任务……”
……
就在小历这边忙前忙后,筹备第一次直播的时候,海昏侯的考古基地内也是忙翻了天。
经过西江省政府和西江省考古所的联合筹备,再加上社科院考古所、各个大学的鼎力支持,一场小小的海昏侯墓阶段性成果汇报记者会拉开了帷幕。
这个记者会小到什么程度呢?
也就是百十来家媒体参与。
国内的官媒都来了,就连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网络媒体也被邀请了,而且全都是正统媒体。
什么八卦小报、网络自媒体则是统统都没有邀请。
所以说这个记者会很“小”,其实只是行业内炒的很热,基本不怎么出圈。
主持会议的是社科院考古所秦汉研究室的钱副长,还有这次海昏侯田野考古工作的领队杨军。
二位都是常年在一线打拼的专家型领导,本身就不太会搞虚头巴脑的东西,所以等记者们落座就很快开始开会了。
而他们的介绍稿也比较简单直接。
大部分就是先阐述了一下海昏侯墓的整体发掘思路,还有被破坏情况,然后就是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天气情况下,开始了某墓穴的发掘工作,发现了某件文物,对某个领域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某种作用……
然后着重介绍了几个重要的发现,比如虫草、蒸馏器等等,都是把华国使用这些东西的历史向前推了多少多少年等等。
除此之外,他们还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阐述竹简、木牍的发掘和修复情况。
比如刘贺时常阅读的儒家经典,《齐论语》、《诗经》、《孝经》等等。
因为知道这和大家心中刘贺的形象大相径庭,钱副长还特意加入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往事增添,比如《汉书》记载,刘贺被废的当晚,他就曾用“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来反问霍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子身边有七个直言相谏的诤臣,因此,纵使天子是个无道昏君,他也不会失去其天下。
这句话在当时算得上是很有力的回击了,堪称一针见血,可惜霍光并没有接话,并搬出了刘贺还没祭祀祖庙的事。
无论如何,这句话就出自《孝经·谏诤章》,说明刘贺本人对孝经是很熟的。
台下的记者本就都对秦汉历史有所了解,要不也不能被自家公司派到这里来,听完之后都点头表示明白。
之后二位领导还介绍了刘贺的文房用具,笔、砚、墨、觹(wei2)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