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的年产量大概只有1万吨左右。比绿茶少了180倍,只占我国茶叶总产量的0.4%-0.5%,可谓是最小众的茶之一了,市场甚至没有花茶大。”
“我刚刚给你泡的这一杯,就是黄茶。”
楚孑这才明白刚刚自己喝下的是什么。
这不光是他第一次喝黄茶,甚至是第一次见黄茶。
要说喝一次就爱上了显得有点假,但确实感觉它很好喝。
如果可以的话,每天都喝上一杯也不错。
明教授又提问,“你知道我们国家六大茶的分类是根据什么来定的吗?”
楚孑对于茶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也不算多,只能说些皮毛:“是按发酵程度分类的?”
“嗯,差不多,”明教授点头,“更准确的说是按照制作程序的不同分类的,我先不讲太多,主要讲讲绿茶和黄茶,这也是你刚刚下意识拿来对比的两种茶,它们确实非常相似。”
“绿茶是六大茶中唯一不发酵的茶种,与之对应的就是红茶和黑茶,那两种茶室完全发酵,同时,绿茶不萎凋、不搅拌也不烘焙,这样产出的茶叶便是绿茶了,比较著名的有黄山毛峰,还有之前我给你屠教授的碧螺春。”
“黄茶则是在不萎凋、不搅拌叶不烘焙的基础上进行轻微发酵而成的茶叶,这轻微发酵就很讲究,如果发酵多了,就很容易变成乌龙茶,发酵程度轻了就很容易败坏,所以说,黄茶的制作非常困难,这也是它产量低的原因之一。”
“所以你说它的口味和绿茶不同,就是因为这层轻发酵,颜色呈现杏黄色也是因为这个。”
楚孑点头:“我明白了。”
原来茶叶之间也大有学问,真的是长见识了。
“我们茶学的研究是在农学之下的分支学科,主要分为三个方向,一是茶文化的探究;二是茶内化学物质的变化研究;三是茶树栽培方面的研究,我现在手下的研究生主要集中在后两者,”明教授认真道,“今年我打算招收一位进行茶文化研究的学生,当然了,因为和历史系跨度比较大,没法保研,如果殡葬学或者考古学的学生想上我的研究生呢,只能考研了。”
楚孑越听越觉得不太对劲。
怎么句句不点名,句句都像是在点他啊!
“好了,我还有点事,就先撤了,”明教授看看表,“希望我们有缘再见,拜拜。”
说完,明教授就像是风一样的走了。
楚孑愣了半天,还是屠銮教授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小楚啊,这个明教授呢虽然看起来不是很靠谱,但人还是凑合的,如果做他的学生应该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屠教授想了想,又道,“不过呢,做他的学生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一来,他虽然是云大的教授,但毕竟是茶学这个冷门小众的学科,这个专业的冷门程度和考古以及殡葬学不是一个量级的。”
“全国,不,乃至全世界,茶学专业一年的毕业生也不超过20人,更何况是研究生的学位。”
“二来,他虽然是在云大,但他研究中心所在的位置不在省会城市,而是在云省边境的一个小城市,几乎算是与世隔绝了。”
“因为这两条,所以明自得的研究生学位几乎没人报名,而他这个人你也能看出来,就算是没人报名标准也很高,现在手下的学生还是五年凑了两个博士生,你要去了,就是他唯一的研究生,今年他要是再收不上来学生,就要被取消资格了。这才……”
楚孑问:“这才什么?”
“他从我这听说你想去学一些冷门专业之后,专门从云省飞了过来,五天来我这喝了五次茶,”屠教授笑笑,“你能明白吗?”
楚孑点头。
合着就是为了遇到我呗?
“所以,你怎么想?”
楚孑陷入沉默。
他在一个小时之前,完全不知道有茶学这个专业。
但……确实是挺有意思的,他也很动心。
屠教授适时加码:“你知道他之前为什么将瓷壶举起来又落下三次吗?”
楚孑摇头。
“这个叫作凤凰三点头,”屠教授说道,“三点头就是像对鞠躬行礼,即表达了对茶叶的尊敬,也表达了对客人的谢意和致敬,虽然这老小子嘴上不说,但还是很爱搞这些小礼数的,也能表示他对你寄予厚望。”
楚孑听完,甚至有点感动。
按理说他年纪这么小,明教授是没必要这样的。
“所以,你怎么想?”屠教授试探问道,“要不要去做他的学生?要不要……去救救茶学?”
第135章
楚孑陷入思索。
什么地处偏僻,什么冷门到极致……这些困难他都不怕。
他只是在想两件事——他能学好茶学吗?能帮助它获得应该有的名气吗?
至于前者,他还是比较有自信的,认为天下的功课只要认真学,应该没什么学不好的;至于后者,他没有答案,这既要看他学的如何,也要看他能为茶学做到点什么。
“筑梦踏实”一直是楚孑的信条。
所以,饭要一口口吃,就当那是一个目标和挑战吧。
他向来是不怕任何挑战的。
于是,他认真地点了点头,回答道:“屠教授,我愿意学茶学。”
屠教授眼神明亮:“真的?你要知道,研究生可要读三年的啊,很艰苦的!”
楚孑微笑:“我知道的,我不怕苦。”
屠銮一时无言。
他虽然很想让楚孑继续跟着自己做秦汉考古研究,但也知道对方志不在此。
其实以楚孑的能力,不论去做什么,或者甚至继续做现在的自媒体,也能收获不俗的地位和金钱。
但他依旧愿意去学一个冷门至极的专业,为了一个新的专业去奉献三年,乃至更久。
这份心性,屠銮扪心自问,自己恐怕是做不到的。
他很快把好消息告诉了老友明自得,本以为对方会欣喜若狂,但没想到明自得只是回复:“知道了。让他好好准备研究生考试吧。”
不过屠銮很快明白了,对楚孑解释道:“这老小子,是在避嫌呢,怕人家戳他脊梁骨,说他为了保住研究生授课位置不择手段,给你开后门。”
楚孑也明白这一层,笑着点头:“理解理解。”
“那么看来研究生考试得靠你自己了,”屠教授叹气,“跨专业考试可是很难的,两门专业课你都要从0学起,现在都快九月了,还有三个月就要考试了,我虽然很相信你的学习能力,但这毕竟很难啊,你的加油。”
“好,”楚孑说道,“我会加油的。”
……
楚孑回到学校,一秒钟也没耽误,拿起电脑就去了图书馆。
在这里他才第一次真正的了解“考研”。
通常大学生决定考研之后,有大概六个月左右的复习时间,而他因为决定的比较晚,现在只剩下三个月了。
很多人都说考研比高考还累,但楚孑觉得考研更好的一点在于信息高度透明,只要你认真查,没有查不到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