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是在第四天才走入病房的。
虽然这起案件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还有些问题她必须要问。
程丁十分懂事的给警方和检方道了歉,称自己也没想到会闹出这么大动静。
她本来只是想离家出走一下,吓唬吓唬自己的母亲,可没想到会跌落山崖受伤。
陆晓和刘重安对她的心理活动也表示理解。
陆晓又问:“请问你是怎么下载的那款火炬APP?”
程丁回答:“就是评论区有人推荐,我就下载了。”
“是王招娣让你下载的吗?”
没想到程丁摇头:“不是。不是她。我们是认识之后才加的这个APP好友。”
“嗯?”刘重安感到奇怪,“那你和刘重安是怎么认识的呢?”
一个失足少女和一个小学生,如果不是在网络上,又是怎么认识的呢?
程丁想了想:“有一次我放学走了另外一条路,就是鱼尾巷,然后看到王姐姐蹲在路边,我问她需不需要帮助,然后就认识了,我们经常聊天。”
“聊什么?”陆晓问。
“我给她推荐看孤屿的书,我们通常就是在聊书,”程丁垂眸,“对了,她还经常说,一定要跟妈妈好好的,我想,她可能很希望我过得好吧。”
“等等,”陆晓忽然反应过来,“鱼尾巷?”
乔莺莺最初就是在鱼尾巷被发现的,陆晓猛然想起那个案件唯一的疑点——在楚孑到巷口之前,那个巷子里一闪而过的人影。
程丁点头:“是的,鱼尾巷。她有一次说,那是她最讨厌的地方,我问她为什么不离开呢?她说她没办法离开,每天都要去,她这辈子可能就要死在鱼尾巷。
“为什么呢?”刘重安忙问。
程丁却摇头:“我不知道。我问过她,她只说我还是个小孩,别管那么多。”
陆晓问:“你和她通常是在什么时候聊天?”
“哦对,这也有点奇怪,”程丁说道,“每次都是晚上十一二点王姐姐才回我,其他时间我都只能留言。”
……
根据这个时间,刘重安和陆晓查询了鱼尾巷之前的全部监控视频。
她们发现,每周都有那么几天,王招娣都会在鱼尾巷出现,在某些房子里待一两个小时,然后离开。
王招娣离开后会走到路口,然后上一辆没有牌照的车。
那辆车显然属于某个组织,但因为没有拍照,也查不到相关的信息。
直到一段视频。
那是一年前的一段视频,画面中能见到,王招娣在从一栋房子里走出来后脚步不稳,最后,直接倒在了路边。
这时候,一个戴着黑色帽子和口罩的男人从车里跑了出来,将王招娣扶上了车。
然而,意外发生。
王招娣在昏迷之中开始挣扎,似乎潜意识都在疯狂地抗拒,男人几乎控制不住她,意外被打掉了自己戴着的黑色帽子。
尽管他很快把帽子扶正了,但仅仅是半秒的时间,陆晓便确认了。
即使那并不符合规定,但她曾经看过那
三个杀害她母亲的少年犯的监控视频几万次,实在是对那三个人的长相太熟悉了。
陆晓忽然觉得浑身发冷、头皮发麻,手止不住的颤抖。
因为那黑衣男人,正是其中的一员。
第206章
警方根据线索,很快查证了鱼尾巷的这些房屋。
但很可惜,这些房子大多数都是民宿,只要按密码就能进入,不需要登记,而这些民宿的主人也完全不知道有这样的交易在他们的房子里发生。
而且,尽管警方的走访已经非常小心了,他们还是发现这里再也没有别的交易情况出现。
显然那些人早就收到了风。
现在案件的情况就是他们知道有这样的违法行为发生,也知道这个所谓的组织大概是谁,但就是找不到任何线索。
十年前的那起案件,那三个少年犯从来没有被逮捕过,他们就仿佛消失在了人海之中一样。
更让陆晓没想到的是信息组传来的消息。
在最近,网上推广火炬APP的人数都少了很多。
不,更准确地说法是,一时间销声匿迹了。
几乎所有之前明广、暗广的帖子,也都被删除了。
这很不对劲。
在办案过程中,无论是警方还是检方,都一直没有公布有这款App的存在。
陆晓忽然意识到她的对手聪明的可怕。
近乎早已推断出来他们会查到这款App,所以才消失的。
而王招娣的手机中也有这款App,她就是在用火炬和嫖客们沟通的。
也就是说,推广这款App的和组织王招娣等人□□的,很可能是同一伙人。
棘手。
目前线索断了,对方也偃旗息鼓了,似乎再也找不到。
而他们信息组也一早就发现了,其实这种阅后即焚的通信App多得到处都是。
即使他们现在消失了,之后也大可以换个名字再出现。
可他们推广这款App,必然要有些作用吧?
目的是什么呢?
就在这时,程丁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
她曾经在这款App上,被拉入了一个群组。
群组的名称就叫作“蜂鸟游戏”。
刘重安不理解:“这个蜂鸟游戏是什么意思?”
程丁也不是很确定:“就是一种很流行的玩法,要在现实生活中完成任务的……”
陆晓问:“都有些什么任务呢?”
“我就进去了两三天,觉得不舒服就退出来了,而且,我之前在孤屿的书里好像也看过这种内容,”程丁说,“大概一开始就是让你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站在窗台上喊叫之类的……再之后可能就让你去天台走一圈,然后你要完成多少多少个任务才能晋级,去到下一个群。”
刘重安和陆晓瞬间反应过来了。
这是变种的传销。
游戏的参与者通常在10-14岁之间,需要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威胁,直到自杀。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知道这种这种游戏,已经没有太多人那么习惯听从他们的摆布了。
为此,她们二人咨询了李志梅教授。
后者再详细询问了程丁关于她听说过的游戏内容,李志梅教授发现,这位规定游戏内容的人简直是个天才。
这是一场大型的“服从性测试”。
大家都听过费斯汀格法则,即人的一生是由10%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和90%自己对别的事的反应构成的,这一法则就暗示了,人是一种很容易受到影响的“群居性动物”。
尤其是青少年。
所谓服从性测试,就是指通过一系列手段,筛选、规劝出听从自己指令的人。
其实服从性测试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企业、学校、社会,甚至,家庭,在一些领域,比如军队,会格外明显。
人在接受服从性测试的时候,很难会反应过来,而经过精密设计的服从性测试不仅可以带着受试者的思绪走,还能将受训者规劝成权力者所希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