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要随便摸人鱼的尾巴(93)+番外

作者: 豆腐军团 阅读记录

“只不过……他刚进来的时候,我觉得有点冷。”

“所以我猜……他的种族,最早是不是来自于极寒地带的?比如白熊?白鲸?”

小河狸说得很认真,可冉溪却不禁笑了起来。

不为别的,只是他脑子里突然冒出了刚才这人变成一头白乎乎毛茸茸小白熊的模样。

他摆摆脑袋,把这个有点诡异又莫名有点可爱的形象从脑子里甩了出去,直接问道:“他会不会是人鱼族?”

“人鱼?”小河狸骤然睁大眼睛,接着又把头摇得飞快:“不不,不可能。”

“如果是人鱼族,那他肯定天生自带威压,我根本都不敢和他搭话。”

“别说成年人鱼了,哪怕是小弋那样的小人鱼,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都怕得只敢往后缩啊……”

“后来还是相处久了,才发现小弋他……”

小河狸原本想说,相处久了,才发现小弋其实一点都不凶,有时候还会很可爱——

但他骤然想起,自己现在这么说,不是徒徒惹冉溪伤心吗?

因此他生硬地停了下来,用一种非常笃定的语气道:“虽然不知道刚才那位究竟是什么种族,但绝不可能是人鱼族!”

可惜,此时的小河狸不知道,一旦人鱼的精神力足够高以后,是能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威压”的……

听到小河狸信誓旦旦的说法,冉溪心里莫名有些说不上来的失望,道了声“哦,那我猜错了”,便继续去做自己的事了。

*

傍晚七点,集市里其他的商户陆陆续续关门了。

冉溪也准备收摊了。

这一天下来,卖海苹果的收入相当可观,直接超过了蔬菜店一个月的收入。

冉溪算了算,按照这个收入速度,等把海苹果都卖完,存到的钱就足以再在海角镇新开几个店出来啦。

不但能开新店,也有钱可以招募新的店员了。

他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在脑子里盘算着这笔钱究竟开什么店最合适,却听见小河狸“嗷嗷”地叫起来,激动得声音打颤:“阿溪阿溪!我们的海苹果,上热搜啦!”

“而且,而且不是一个热搜,是两个!”

嗯?

这是怎么回事?

今天上午的时候,冉溪也在关注微博上的话题,担心会不会有不好的评论。

毕竟就在昨天,在#海角镇海苹果大丰收#这个话题下面,还有一半都是各种质疑或者嘲笑的声音。

甚至还有人直接说,“这些海角镇的人,是不是把‘海边的苹果’简称为‘海苹果’了——不过,也不能怪他们故意误导大家呀,毕竟海角镇那么穷,没有机会见到真的海苹果是啥样嘛。”

这么一条字里行间都透着刻薄的微博,点赞者甚众。

还好,作为第一个吃到海角镇海苹果的人,“小陆一直在路上”直接在这个话题下晒出了12个海苹果的照片,配的文字是:【本来有13个,结果拿到手就啃了一个,只剩下12个了。没办法,地地道道的海苹果,比海底城出产的还好吃,实在是忍不住。】

继陆晨瑶之后,陆陆续续也有其他人,将自己的“吃后感”在网络上分享了出来。

看到大家都在说【好吃】【味道超乎想象】【比海底城的海苹果还好吃】,而那些质疑的声音也没有再出现,冉溪就放下心来,专心卖苹果专心算账,没再继续去关注微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现在,他一打开“我们的海角镇”这个账号,就发现私信和评论都已经爆了。

这些私信和评论,要么是呜呜呜地哭求增加海苹果供货,要求是豪气万千要求高价预订的。

这么受欢迎的?

冉溪满头雾水,又去绿山谷市的区域热搜看了一眼:

没错,真的有两个热搜。

一个是#海角镇海苹果大丰收#,这个好歹冉溪还知道是什么。

还有一个#吃海角镇海苹果一起开盲盒#的热搜。开盲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冉溪这下彻底懵了。

他定定神,赶紧按照微博的时间线往回捋,费了会儿工夫之后终于捋明白了:

最开始,大家只是作为日常美食分享,在网上分享海苹果的滋味。

如果仅仅是单纯的分享,这个话题很快就会沉下去,不会再有什么热度了。

但渐渐的,随着分享的人增多,大家开始觉得,好像是有什么不太对?

比如有一个“吃后感”,是【不愧是梦幻般的水果啊——甘甜清冽的汁水,浓浓的椰子味,还有一种特殊的奶香!比我小时候喝过的海北椰汁还要美妙!】

紧接其后的“吃后感”,是【让我感动的橙子味!许久没有尝到酸甜口感如此完美的橙子味了!将果肉含在舌尖,瞬间就体会到了什么‘夏日将尽,秋风绵绵’】

再有一个,是【这个海苹果的味道,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居然是海盐荔枝口味的!就是最新鲜的荔枝,又混合着大海的气息,海盐的味道让荔枝的鲜甜完全绽放出来,简直让人欲罢不能啊!】

简单说来,就是每一个“吃后感”,说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开始直接带着话题发问:【这些发感想的,你们吃的是同一种水果吗?!怎么每个人吃到的味道都不一样啊?!】

要不是这些博主都是些会偶尔发发日常发发美食的素人,恐怕会有人说这些都是AI自动发稿,而且AI还出错了。

被质疑了的博主们,纷纷晒出照片和视频,表示没错,自己吃的真的就是海苹果,今天刚买回家的,海角镇出产的海苹果。

与此同时,还不断有其他人发出新的“吃果体验”。

这些体验里形容的味道,也是五花八门——葡萄、草莓、牛奶……甚至还有芝士奶茶味!

唯一的共同点,大概就是:好吃,真的很好吃了。

看着这些大相径庭的口味,以及确凿无疑的“吃果视频”,大家都懵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为什么明明是同时买回来的同一批海苹果,味道会完全不同?以前在海底城买到的海苹果,也不是这样的啊?

直到当天下午,徐思然的父亲,一位曾经在海底城的农业大学任教的教师,发了这么一条微博:

【海苹果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水果。它的味道,会随着食用时间、外部温度或者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不仅如此,最顶级的海苹果,还会根据食用者自己的偏好,自动改变口味。

所以,‘千果千味’,恐怕没有人能吃到两颗完全味道一样的顶级海苹果。】

这,相当于是权威人士认证了:

海角镇出产的海苹果,是地地道道的海苹果,而且还是最少见的“顶级”。

这样一条微博发出来,直接把#海角镇海苹果大丰收#送上了区域热搜。

一时间,评论全都变成了:

【天啊,第一次知道,原来顶级的海苹果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