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真少爷从古代穿回来了(383)+番外

“然后,便有了现在的农家乐。在这里,要谢谢最初在我摆摊时那些来捧场支持我的食客,我最开始的钱是靠着摆摊一点点挣的,人气也是如此。然后谢谢村里各位叔伯婶子们对我支持,大家帮了我很多的忙。还得谢谢江南宴和涠洲国际两家的支持,没有你们买配方,我距离发财估计还得走好久。以及钟记食品的顾客,钟记的食客,和我的粉丝,我的家人朋友们,这一路走来能遇到这么多人,当真是我的幸运。”

“今天借着这个机会,郑重地向大家道一声谢,谢谢大家。我不知道这家店后我还会不会开新的店,但这个农家乐,他是独一无二存在的。我希望食客们能在这里吃到令自己满意的饭菜,希望旅客在这个村里玩的高兴,住得高兴。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富起来,希望你来这儿是一段愉快的旅程。”

“数着时间呢,不会超的。”看冲着他不停举手表提醒的周兴贤,钟意还抽空说了句玩笑话。

“最后,我宣布钟记农家乐,正式开业!”

话音落,钟意和领导一块儿扯下了挂在招牌上的红绸,下一秒,鞭炮声响起,一同响起的还有掌声和叫好声。

烟雾缭绕中,钟意看到村里许多人都湿了眼眶。

他做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盼着所有好人都越来越好。

农家乐一楼大厅的大门打开,排好队的客人可以先进去就座了。

后厨开始忙碌起来,准备今日的午餐。

钟意的事却还没结束,得赶场去为娱乐中心剪彩。

这边的时间是十点零八分。

钟意其实很怀疑,那位先生是不是觉得八分就是及时。

反正卡着点到那边,把娱乐中心的经营项目介绍了一番,就表示可以营业了。

娱乐中心没对外招商,全是自己请的人经营,宣布开业后,各楼层的工作人员就迅速到位,准备接待客人。

钟意他们过来时,还跟过来了很多客人,有些客人排到队伍比较晚,就可以先去玩一玩,打发下时间再去吃饭。

也有客人先去约了时间,决定等吃完饭再过来玩。

有从钟意在小吃街摆摊时就认识的老顾客跑来跟他打听,里面什么最好玩。

钟意道:“都是精心挑选过的,都不错。里面饮品是我调的配方,包括楼上电影院卖的小吃也是。”

“茶楼那边也有点心,很好吃。”

“其他地方虽然没吃的,但很好玩。我嘛,优先推荐你们按摩下,绝对不亏。”

“对了,建议趁人少,办张会员卡,因为我们会员卡是有限的,以后每天放开的预约名额多数会给到会员。”

“按摩?有什么说法吗?”有不了解的客人问。

而某些知情人则已经在往前冲了,边冲还不忘跟其他人解释:“说法就是,里面的按摩理疗手艺是小老板他家属提供的。”

“作为见过萧总在小吃街给小老板捏肩膀的人表示,萧总是真有点功夫在身上的。”

“而且,萧总还是文玄参文老的徒弟!”

然后,压根不用钟意解释什么,二楼的按摩理疗店瞬间客满。

领导们跟着想上去参观参观,顺便夸奖了钟意的带货能力。

钟意笑着解释:“这个确实跟我没多大关系,是我家那位自己的本事。”

萧将军去年把驾驶证拿下了,说今年会去考行医资格证,打算以后不忙的时候就在村里当老中医。

钟建国都在说要把一楼外面的客厅给他布置下,去订做一些柜子给他放中药呢。

而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也会来找萧慎行给看看,有时候不用吃药,他给按几下穴位就能好很多。

反正全村人巴不得他开个诊所呢。

至于萧慎行是文玄参徒弟这事领导们也知道的,别的不说,他要自身没点本事,也做不了中医泰斗的徒弟。如此,钟意还真没说错,这不是沾钟意的光。

“既然都提到了家属,那怎么没见他人?”有人好奇地问钟意。

钟意想了想说:“为民除害去了。”

好多人没懂,但也有人或多或少知道些的,然后对钟意说:“钟老板和萧先生都是能人。”

钟意笑道:“就替我家先生谢领导的夸奖了,”钟意自己不敢当,可萧将军值得。

陪着领导们把每一层楼都参观了一遍,看得领导们也颇为心动,觉得这里面可太适合打发时间了,还说着等他们休息时也过来玩玩。

逛完也没立马回农家乐,而是路过农家乐,往前面的停车场去了。

在休闲中心再靠近钟意家那边些修了一个大停车场,停车场连着一座水泥桥,桥对面是白坪村,那边也是个大停车场,两边加起来可以同时停上千辆车。

除了连着停车场的水泥桥,两个村之间还修了一座廊桥,这座廊桥也是为村里建设的网红打卡点。行人从廊桥通向对面村子,可以逛两边的摊子。摊子全被承包了出去,让一些手工博主们来卖饰品服装,或者出租汉服,帮人化妆做美甲之类的。

廊桥三日一开集,在上面能淘到不少好东西。

在廊桥的两边各修了两个长台,是专门拿来给村里人卖农副产品的,这不,村里参加完剪彩,已经开始出摊摆上了。

现在三月,可卖的水果还不错,主要是草莓跟橘子。

剩下更多的是地里种出来的蔬菜,和自家鸡鸭下的鸡蛋鸭蛋,然后是从池子里捞上来的鱼和自家做的咸菜。

还有手工编制的一些玩具,就像钟意之前提过的棕榈叶蚂蚱,小鸟,小狗之类的。

农家乐开业,今日廊桥必然也是要安排集市的,可以看到上面好多穿着汉服走来走去的客人。

这个桥其实跟村里朴实的风格不太符合,不过因为桥修在农家乐和休闲中心中间,被这两栋崭新的建筑夹在中间,便也没那么突兀了。

而这种网红桥确实是很吸引客流的,在农家乐没开业前,这边就挺热闹了。

漫步穿过廊桥,桥对面也有人在吆喝着在卖东西,钟意去买了一兜橘子跟领导们分享。

橘子是从白坪村摘的,他们村种了不少,年前卖得可好了。

吃着橘子再沿着修好的水泥路一直往前走,水泥路两边是田地,有的盖着大棚,里面种了水果,有的种着蘑菇,蔬菜。有的就敞着,什么都没盖,但已经种下了暂时看不出是什么的庄稼。有的田才刚开始打理,是想种水稻。

一眼望去,田地看不到头,但基本都有人耕种,没有荒废。

领导们说他们这两个村子留在村里的人多,还都挺勤快的,现在还能田地全都种上的村子已经不多了。

其实也正常,在农村赚钱太难了。

一年到头力气没少出,可收出来的稻子才一块多一斤,亩产一千多两千斤,顶多卖个三千来块。可里面种子钱,肥料钱,还有农药钱就得花上七八百块。这还没算人工成本,没算时间成本,均摊到每一个月话的,真没什么钱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