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系,晚上再吃就是,我晚上少做些菜。”
“是得少些,”钟意姑姑过来把他赶走,自己收拾碗筷,“歇着吧,累半天了。”
钟意也得不了闲,烤羊肉需要时间,吃过饭姑父和大伯去杀羊,钟意就准备烤全羊的调料去了。
他们这边吃的快,而另两处因为路程关系,才刚刚吃上。
今天还在拍戏,庄文亮走不开,耿成河是直接把投资人老俞叫来了剧组。午饭时间一到,庄文亮就让人收拾好他休息室,早早收工,跟老俞一起等耿成河回来。
老俞名叫俞光霁,祖传的有钱人,就爱到处撒钱投资。偏偏眼光极好,从投资起,几十年就没做过多少亏本生意,在娱乐圈投资影视更是赚了个满盘钵。
他不缺钱,钱对他来说也只是一个数字。人不缺钱后就爱找乐子,这几年,吃美食是俞光霁的乐子之一。
耿成河打电话说H市有个手艺堪比厨神的厨子后,俞光霁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过来。反正他也闲,就算吃不到满意的美食,过来看看剧组进度也成。
没成想,一下飞机,他就被一碗从小吃街打包回来的绿豆汤惊艳到了。
那碗绿豆汤到他手里时明明已经过了一个小时,却寒气未散,一点没变味儿。喝下肚只觉得身心舒畅,因天热生出的烦躁顿时消散无影。
俞光霁将一碗绿豆汤喝的干干净净。
过后又吃了一份炒面,耿成河说是在同一个小吃摊买的,而明天要吃的饭也是这个摊主亲手做。俞光霁期待值被拉满,从晚上睡觉时就盼着第二天中午快些到来。
可以说,俞光霁从小到大第一次对一顿饭这么迫不及待。
等耿成河推开休息室的门,俞光霁跟庄文亮几乎是同时站了起来。他们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那份被特别包装的松鼠桂鱼。
“接一下,”耿成河对两人喊,“吃的多着呢,十几道菜。”
两人下意识去接松鼠桂鱼,还都用双手捧的,带着几分小心,生怕碰坏了这份艺术品。
耿成河十分理解这两人的反应,更揭开盒子后,估计会更呆。
让助理过来帮忙把饭菜摆好,庄文亮和俞光霁还在看松鼠桂鱼,庄文亮指着松鼠桂鱼满脸激动,“这就是我要的美食,这才是我想呈现给观众看的东西。”
他一把抓住俞光霁,“老俞,看到了吧,你就说投不投资?”
俞光霁刚要点头呢,耿成河就打断他两,“拉倒吧,小老板也没说愿意拍。”
“快点吃,你们是不知道,小老板家有多香,我当时真恨不得留在他那儿不走了。”
一路上还被香味馋,加上早饭没吃,这会儿饿前胸贴后背,只恨不得将这一桌子的菜全给塞嘴里。
耿成河说着就要动筷子,庄文亮没让,去外面搬来一台摄像机对着桌上的菜左拍右拍,每一道菜都拍遍了才让动筷。
摄像机也没关,毕竟也吃了这么久的盒饭,他知道吃小老板做的吃食是谈不成什么正事的,所以开着摄像机也只能拍无声吃播。
他相信这无声吃播一样能吸引很多人看。
结果完全不出庄文亮所料,一开始俞光霁还老神在在的点评了几句,比如葱烧海参,海参有多鲜,多么的柔软香滑,连里面的葱都惊人的好吃。
说完发现另两个闷不吭声的埋头狂吃,在他没注意到的时候好几个菜都少了,俞光霁心下一惊,觉得这两人耍阴招。只能放弃他的解说大业,跟着抢菜猛吃。
一顿饭,就三个人,吃得如同打仗一般,筷子你来我往谁也不让谁,可谓是相当精彩。
三个大男人的战斗力也格外强悍,打包回来的饭菜吃掉了大半,剩下的是实在吃不下了,不然哪舍得剩。
庄文亮去把摄像机关了后,三人就瘫坐到休息室的沙发上。
俞光霁问耿成河,“老耿,你说这菜多少钱一桌来着?”
耿成河笔了三根手指,“38888,按德鼎楼的精品套餐算的。”
俞光霁摆摆手,“亏了亏了,卖你菜的老板亏大发了。我跟你说,就这味道,这厨艺,你就是给十万都不多。”
“这样,你看能不能联系老板再定一桌,这次咱就给十万,上他家吃去,不搞什么打包了。”
耿成河觉得这才叫有钱人,一顿饭张口就是十万,眼都不带眨一下的。
别说小老板了,他都心动。
所以耿成河也没着急拒绝,只说:“回头我问问看,不过小老板白天要忙着做生意,不一定有时间接。”
“先问先问,”俞光霁道:“我可以在H市多留几天,不着急走。”
这没问题了,耿成河拿出手机懒洋洋的给钟意发了条消息过去。
他忍不住舔了舔嘴唇,38888就能把他吃到走不动路,那十万一顿的饭得是个什么排面啊。明明肚里还撑着,耿成河已经期待起了下一顿。
第33章
耿成河这边已经吃完开始预订下一顿了, 而经国伟这边,他们全家正在——抢菜
这事儿得从经国伟拎着菜带着两个孩子回家时说起,他到家的时候家里门还开着, 经国伟还跟两个孩子念叨:“看看,你们妈妈跟爷爷奶奶也馋了,开着门等我们回家呢。”
结果进门就看到李成学夫妇领着两孩子刚要往他家沙发上坐。
不是馋午饭开着门等他们回家,而是家里来客,门没来得及关。
人来都来了, 那不得叫上一块儿吃饭。
李成学再一看经国伟那不情不愿的样子,以及从外面拿回来的饭菜,一下就意识到这顿饭不简单。
直觉告诉他得吃,必须吃!
松鼠桂鱼的打包盒打开摆到桌子中间时, 经家收获了几个小孩子超大声的“哇!”
大人同样被惊艳到,并下意识拿出手机开始拍照。
李成学问:“这是从那家做冷吃兔的老板那儿买的?”
经国伟点头,“你们今儿算是来着了,”经国伟感叹李成学运气实在太好。
就是家里孩子吵着要出门, 就过来经家看看,要不要一起带孩子出去玩,晚上两家人还能一块儿吃顿饭。
谁想, 一来就碰上了好事。
李成学还宽慰经国伟,“放心, 来之前我们吃过饭了,不会吃太多的。”
经国伟回了他两个字:“呵呵。”
只有没吃过钟老板做的菜的人才会说住这么无知的话。
经国伟的态度让李成学越发好奇那位做菜的老板到底是什么人。
在尝了一口桂花鸭子后, 李成学立即对经国伟说:“老经,你一定要介绍我跟那位老板认识, 条件你开, 随便开。”
这桂花鸭子太地道了, 李成学不知怎的就吃出了一种历史的味道,仿佛这道菜就是从几千年前而来的一样。完全诠释了书中对这道菜的描述:“举叉火炙,皮红不焦,谓之烧鸭;涂酱于肤,煮使味透,谓之酱鸭;而皆不及盐水鸭之为无上品也,淡而旨,肥而不浓……”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