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后宫当社交悍匪(5)

皇后一想到此事,便如鲠在喉。

“她向来是张狂的性格,在闺中便向来只有别人退让的份,若是制不住她,本宫怕是要给她当立威的垫脚石了。”

皇后饮尽杯中凉透的茶,终于做了决定。

“锦书,将我写的第一封信送去严府,你亲自去。”

她写了两封信。

第二封顾念了母仪天下之德。

但终究是送出了第一封。

没机会再离开的信被烛火点燃,火光与烟遮住皇后唇边的笑。

早从三年前起,她就是皇后了。

是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她不该,也不会畏惧任何人。

皇宫的另外一边,迎了美人进宫的皇帝却是无法释怀。

他坐在太后的边上,深深地叹气。

太后也叹气:“听说那秦大娘子几月前回秦氏祖地的时候,把她祖母的外孙撵着打了三条街,闹得一族不得安宁。最后还是她祖母带着她姑姑表哥一起给她道歉,此事才算了。”

她也有个外孙。

不是什么好东西,却是她那过世女儿唯一的血脉。

要是两人有点什么矛盾,她难道还得带着外孙一起向秦玉逢道歉?

不,不行。

她现在不是先帝的婕妤,而是太后。

要有太后的威仪。

皇帝又叹一口气:“您有担心外孙的工夫,怎么不担心担心儿子。”

太后转头看他,有些犹豫地说:“你如今是九五之尊,她不至于怎么样吧?而且也是名冠京城的美人,当成不能摔碰的花瓶也是好的。”

他扯了扯嘴:“凤藻宫那位尚且十句不离‘规劝’朕,何况是她?而且再漂亮,有着那样的脾性,也叫儿臣觉得丑陋。”

要不是秦跃(秦玉逢的哥哥)是他手边最得力的武将,前不久还从西戎手里夺回一城,提升了他身为皇上的名望。

要不是秦向安(秦玉逢的爹)是内阁里少有的未曾在夺嫡时站位的文臣,在墨成退下之后没有比他更适合总领文臣的人选。

他是不想迎秦玉逢这个祸害入宫的。

太后拍拍皇帝的手,叹息道:“总会好起来的,我儿能在那种混乱的情况下取得皇位,往后的困难便算不得困难了。”

又过了一会儿,一位太监从门外进来,小心翼翼地说:“皇上,纤云宫那边已经安置妥当了,您看……”

皇帝起身,倒是很干脆地说:“去纤云宫。”

既然做了这样的决定,抱怨两句便罢,没必要想法躲着。

皇帝的仪仗同样声势浩大地往纤云宫去。

灯笼将皇宫照了个通明,却照不亮许多人的心。

今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临进屋之前,皇帝悄悄地深吸了一口气,又狠狠闭眼,才挥退其他人,独自走进秦玉逢的寝殿。

重重的帷幔被撩起,屏风被折起,一切都明亮而无遮掩。

坐于正中的女子望了过来。

云鬓花颜,冰肌玉骨。

一双眼亮而分明,眼中的神色不是世人印象中的傲慢,也不是新嫁妇的娇羞。

既不妩媚,也无放浪。

偏有勾魂摄魄之能。

皇帝望着对方想了许久,才想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风月。

它不是用来形容人的,放在她身上却再合适不过了。

秦玉逢在心里连夸了好几句对方的俊美,觉得自己这波入宫不亏。

当上皇帝后越发俊俏了,可见权利养人。

她站起身,大方地朝着对方走去,满头的珠翠仅是微微晃动。

而后,盈盈下拜。

仪态也是极美的。

皇帝甚至难以回想起对方当街甩鞭二皇兄车前马匹的英姿。

也忘了当时坐在车中的惊惶。

他伸手将对方扶起来,笑着说:“你今日已经很累了,不必行如此大礼。”

今日是新帝登基以来,第一次从宫外迎妃子进来。

又按照的是贵妃的规格,不免隆重些。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这份喜气,能够驱散先帝去世和几位王爷争斗留下的阴霾。

秦玉逢偏头,笑了笑。

没有说“这是臣妾应该做的”之类的客套话。

但笑得实在是漂亮,皇帝在心里嘀咕了句“果然没有换人”,便抛在脑后。

两人坐在桌旁。

觉得说客套话必然冷场,说体己话又说不出来的皇帝卡了一会儿,选了个对方必然会感兴趣的话题。

“你的封号还未定,可要瞧瞧内务府拟出来的封号?”

之所以不在下册封旨的时候定封号,是因为皇帝短时间内没有再晋升秦玉逢的意思,想留个嘉奖的余地。

封号其实是他自己选的,但估摸着对方不会太喜欢。

先推到内务府头上。

封号轻易不会更改,秦玉逢当然要瞧瞧。

皇帝对她不客气的行为凝噎片刻,转头对外头喊:“赵海德,将拟定的封号拿进来。”

不一会儿,一个太监便端着盘子,低着头走到两人跟前。

托盘里放着一张红底黑字的纸。

端正地写着几个字。

谦,礼,端,贞,温,柔。

可以感受到皇帝的强烈期盼和疯狂暗示。

秦玉逢伸手,按在托盘里,对着皇帝露出一个风华绝代的笑容:“我觉得都不是很适合我,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胁迫陛下夸我呢。”

皇帝心道:居然真的挑拣上了,甚至六个没有一个看得上的!

面上还是温和地说:“那你有什么心仪的封号吗?”

她:“我觉得浮华的华字就很好,非常适合世人对我张扬跋扈的印象。”

皇帝:“……”

一时间不知道该说她竟有如此自知之明,还是该觉得她理直气壮的样子很让人无语。

但老实说,今天见到秦玉逢之后,对方给他的印象和过往很不同。

她曾经是他畏惧和羡慕的人。

父皇的宠爱,为所欲为的底气,令人退避三舍的威风,都是他当时没有的。

而如今再见,他没有这样的感受。

她已是他的妃子,她的父兄皆是他的臣子。

但秦玉逢依旧没有落进尘埃,她依然这样明亮美丽。

他突然生出一种摘到月亮的窃喜来,将先前的不满与憋屈抛到脑后,转而夸起她来。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华之一字,确实很适合你。”

秦玉逢将手拿回来,支着脸说:“谢皇上夸奖。”

却没有太高兴。

她只是随口一说,没有真的很想要这个封号。

因为她真的有个大将军哥哥。

不过就家里人的求生欲来看,她出事的可能性远大于父兄。

为了锻炼自己与人为善的口才,秦玉逢拉着皇帝又聊了一会儿。

但效果不是很好。

证据是他很快捂住她的嘴,熄了红烛。

第4章

小皇帝还是很不错的。

第二天醒来的秦玉逢精神奕奕地想着。

“娘娘,距离向皇后娘娘请安的时候还有半个时辰。”

皇宫很大,皇帝也才辰时上朝,所以给中宫请安的时间定在辰时中,也就是早上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