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世界首富绑定导演系统(147)

周礼心想,这家伙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就范的,也肯定准备好了一系列洗白故事,包括但不限于“自己只是悲惨地出身在费里曼家族,跟那帮禽兽毫无关系”等。

菲林很谨慎,八成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他参与犯罪。

不过,这倒无所谓。

节目录制开始,周礼看了一眼隔壁的威廉杰姆斯,对方朝他热情一笑。

本次的录制多了点趣味内容,因此时间拖得稍微有点长。

金影奖之后,节目现场的气氛变了,人的眼神更认真、更具胜负意识。

周礼听着实时新闻,表面依然云淡风轻地录制节目,没人发现他有哪里不对劲。

此时的菲林正接受审查。菲林的对面是c区的经济大臣。

经济大臣:“哟,又见面了。”

菲林黑着脸:“我可不想再见你。”

经济大臣:“你不会觉得自己只是倒霉碰上了家族的几个蠢货?”

菲林嘴角一抽,对方可真是无所不知啊。

“我听不懂你的意思。”

菲林很熟悉审讯的学问,自然不虚面前的人。可经济大臣列举出来地一系列动作震惊了他。有些东西身在其中看不出,如今听别人复述,他的脑子好像才终于想通,蓦然想到了一个人。

能做出这种事的,这世上只可能有一个人!

他刚刚还能装出游刃有余的态度。

可现在,他的眼里布满绝望。

同时,《导演卡特》到了抽题材环节。

威廉杰姆斯让着周礼先来。

周礼也不客气。

舟导的运气是公认的不好,虽然每次都能逢凶化吉,但运气不好也确是事实。

众目睽睽之下,周礼打开了卡片,然后神色一顿。

主持人:“舟导,您抽了什么题材呢?”

周礼想了想才道:“社会题材。”

众人先是点头,心想肯定又是不好拍的题材,后是瞪大眼睛,震惊地复述道:“社、社会题材?!”

作者有话说:

第51章

社会题材, 怎么会是这个题材?

部分人震惊是因为很少听见这个题材,部分人则是因为这个题材的特殊性。

社会题材通常是反映当下社会各种情况的题材,经常被用来拍摄各种社会问题。在原三巨头的统治下, 这类题材几乎退隐了, 你去看电影院看, 喜剧题材等正向价值取向的题材居多,能够被称为社会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 随着网络各种差异化观念的崛起, 社会题材越来越容易受到争议,观众天然地只会在意自己看到的东西,如果观众认为影片表达的是某一价值观,而该观众恰好不喜欢甚至厌恶这种价值观, 那么该观众就会将厌恶扩展到影片的导演编剧等剧组成员上面。

主创团队是什么动机、什么想法, 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观众觉得你是什么动机。

其引起的负面影响就是,多个社会题材影片的“翻车”,也许主创团队本意是拍好故事拍好社会情况, 但观众只会感到冒犯, 然后对这些影片的主创团队群起攻之。比较熟悉a区影视市场的人,肯定知道这么一起事件。那就是十年前某个导演因为承受不住铺天盖地的“批判”而自杀的事件。

该导演本来是专门拍社会题材的, 影片上映前,他们的团队还期待着大众的正向反馈, 然而事与愿违, 他们受到了铺天盖地的批判,其言语之恶毒, 触目惊心, 给剧组带来强烈的精神压力。

路人就此意识到, 社会题材正是最容易被拷问的题材,而且一招不慎,你就可能容易被钉上耻辱柱上,连你本人都会被翻账拷问,此前说过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举动,都可能遭遇全面性的质疑。而如果只是理性范围内的拷问,那或许还好,但别忘了,信息传递过程中越传越失真的情况,换句话说,这个过程还会产生大量的谣言,有些谣言是真的难以想象的恶毒,越是感性的人,越难以承受这种造谣。

那起自杀事件之后,社会题材的拍摄者断崖式的下降,一方面人们也怕自己会遭遇这种全网范围的攻击,另一方面,人们也感到灰心,本意可能是好的,只是因为细节上的错漏,解释也解释了,但观众还是不肯原谅。你要冒着生命、精神上的巨大风险去拍一个本身票房都难回本的题材吗。

总之,那之后社会题材就很少有人拍,上映的少了,部分导演如果还是想拍,可能会选择网剧、短剧的形式,尽量拍给友好的观众们,而不是冒险冲入大众视线,然后在众人的审视下被拨丝抽茧,溃不成军。

另一方面,也有人采取了讨巧的方式,也即放弃严肃性,无所不能娱乐。再或者,采取更讨巧的反讽。为了逃避那些锋芒,他们也算是费尽心思。

知道这段缘故的人,一看到“社会题材”,心情就比较微妙。

这个题材不是好不好拍的问题,是市场风险太大,吃力不讨好,不仅票房容易拉跨,口碑也容易崩。

如果不幸被钉上耻辱柱,那更是得不偿失。可能人性就有那么一份阴险,总是想看到理想主义者遭难,就像诋毁神圣的言论普遍存在。

现场众人的眼神有点复杂,一时间静默了几秒。

周礼不知道这段背景,但是能感觉到这种气氛。

主持人:“舟导抽到社会题材,有什么初步的想法吗?”

周礼:“还没有,这个题材我不了解。”

光从字义层面上看,社会题材就是拍社会,可社会这么大,不可能什么都拍,那么估计也要有聚焦。

主持人:“舟导没看过这类型的电影?”

周礼看电影其实不怎么关心类型,类型就是大范畴,有些片可以同时是好几种类型。具体情况要具体说。

周礼想了想,回答:“可能看过一些,但我没有思考过这个题材。”

大家倒是听出来了,舟导并不了解社会题材。

常红归想到了《丫鬟》,《丫鬟》某种意义上也是社会题材,古代社会也是社会,古代社会跟现代人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减少了一定程度的风险。可是舟导的话,应该不会梅开二度,再拍一次古代社会吧。

众人心思转了转。这时的周礼已经回到了座位上。威廉饶有趣味地望着他,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挑战。

常红归注意到他们的交流,心想威廉是个外区人,应该不知道a区的题材情况吧。

话说演员方面,这一次没有了各种公司限制,还真的还原出了近乎市场现实的选角,有着太多的抓马情节。

顺便一提,胡问跟着白吉安过去了北极,他们准备拍个片,冲击全球性的大奖。而白吉安其实很早就相中了胡问。

胡问冲击最佳男配失利,心里想过很多,决定跟随白吉安加深修炼。

胡问跟周礼说了实话,他是比较慢的性格,时常因为追不上剧组节奏而倍感压力,所以希望可以缓一缓,自我沉淀。

上一篇: 从垃圾堆爬出来后 下一篇: 得闲食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