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世界首富绑定导演系统(155)

但是宗协对此并不乐观。

近几年,管理局虽然开放了很多,但人员变动没那么快,还在位置上的老人不会轻易离开,而他们的想法就相对顽固、老旧。

特别是,对于他们来说,文艺圈和娱乐圈,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不入流的东西,吹得再高再大,也谈不上什么阳春白雪。

宗协心思兜转,转头来到了门口。他深吸了口气,敲门道:“您好,我是宗协。”

门后良久才传来声音:“进来。”

宗协推门而入,就见到了一个头发花白披着大衣的老人。

老人眯了眯眼,又说了一声:“进来。”

宗协心中紧张,立刻道:“是!”

“你说,有个节目,在拍电影,问我这样的内容,可不可以上映?”

老人说话很慢,有气无力,一句一顿。

然而没人会因此小看他。

宗协点头。

“你觉得呢。”

“我觉得未尝不可。”

“……”

老人沉默了一段时间,缓缓转头,走进了阳台。

宗协看着老人的背影,心中满是忐忑。

说实话,哪怕是放在三年前,他都不觉得这个内容可以过。而是这几年来,无论是海森堡还是赫尔格,都帮助了他们太多。

如果按照利益至上的原则,两大财团大可以趁火打劫,横扫a区金融界,但是他们没有。

听起来可能很不可思议,太理想主义,但这世上真的有一批人,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想法,会做不一样的事情。

他们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昙花一现的景观,但他们确实存在着,存在过。

我们是否能以理想主义,回应一次理想主义呢?

“如果那一位的请求,我们……”

宗协无声念着,心情复杂。

这时,老人忽然笑了,转身对宗协说。

“的确,未尝不可。”

“你们就拍吧,有什么事,我来担责。”

“你们在做一项走进世界的事业吧,那就去做,不破不立,尝试看看吧。”

宗协不由得一颤,满眼难以置信。

对方居然同意了?居然这就同意了!

他准备了一大堆说服对方的理由,对方转头就答应了,不免让他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老人的笑容更深了,说道:“我们也不是之前的我们了,总要有点变化吧。”

宗协直视老人的眼睛,沉默了几秒,最终深深地鞠了一躬。

“非常感谢!”

-

第三天。

仰光出了初稿,但细节打磨不够,又收了回去。

这次所有人都在打磨,再不认真对待的话,将会在全球人面前出丑。

有些人代表着A区的颜面,以及背后公司的尊严。威廉个人的成分居多,但是S区有部分也会很关注他的举动。

威廉拍电影了吗?他要拍什么,实验电影吗?还是以前的爆米花电影?

威廉导演也有一些粉丝。这些粉丝都来了《导演卡特》,想知道威廉又在整什么新活了。

他们不太清楚a区的情况,认知参差不齐,还以为a区是以前的a区,觉得威廉过去,那铁定是一通乱杀。

当然了,也有人的目的不同。a区是出了名的出美女美男,他们可能什么都没考虑,就想着过去看美色了。有人直说:“看个花瓶都好玩啊。”

当网络上没有太多热度事件时,稍出一个比较热的东西,就有可能吸附上大量的用户关注。

再说了,这种竞争性综艺本来就有意思。

善于调查情报的网友说:“嘿,你们可别看走眼了,这些人中最厉害的是那个戴墨镜口罩的,他太不可预料了,有意思!”

全球网的网友各有各的母语,但只要开了自动翻译,页面上都会出现自己熟悉的文字,甚至视频也可以开自动翻译。

机翻的水平误差很大,但习惯之后他们觉得也还可以,大不了多学一门语言咯。

而《导演卡特》早就准备了多语翻译,这点倒是很为大家着想了。

当然,总体来说,《导演卡特》的流量仍达不到现象级,只是部分本身对娱乐圈就感兴趣的网友比较关注。

唐安自己认为:“能走出这一步就很不错了。”

全球网就是这样的,极端的多元化,任何群体都存在,他们在网上畅所欲言,同时根据观念的趋同性选择自己的网络共同体,或许兴趣圈或许职业圈,虽然有人也调侃自己是走进了信息茧房,但好歹,这片网的信息量很大很大,大到任何人的一生都无法穷极所有信息,只能选择更细更细的信息分支。

跟大眼睛书不一样,这里的娱乐圈成分并没有太高,反而是经济、政治、生活问题更容易上热搜,还有一个是足球、篮球等体育圈子。

另外,比起演员,他们更追捧歌星,为什么呢?一个原因是歌星更流行化,他们一旦出演唱会之类的,就得对自己的“时髦值”有要求,演唱会可不是容易开的。另外他们打歌之类的出面多,穿着和妆容越流行越时尚,越有利于给观众留下印象。

“印象”对明星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

所以,某种程度上,他们如果想要自己的电影可以流行开,就可以考虑在歌星身上下一些功夫。

跨界赋能,互利共赢。

全球网这么大,原三巨头就算想搞营销都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资本,何况如果拼起营销,他们谁能赢过全球影视巨头华式兄弟呢,人家有资本有全球推广的经验,你拿什么跟人家打?

因此,原三巨头也被迫斩断了大范围营销的念头,只好把钱都用到刀刃上,也即作品上。

谁不知道其他都在策划什么,这已经企业机密级别的较量了。

第四天。

仰光给到了第四稿。

周礼审阅过后还算可以,只是一点知识上的东西需要补充。

仰光:“舟导,怎么样?”

周礼点头:“你们写的很好,我来补充一下。”

仰光:“好!”

舟导每次的补充都很有细节!

这一天,周礼都在用红笔修修改改。

崔梦问李追心:“话说回来,舟导还真会看剧本啊,你有跟他了解过吗?”

李追心摇摇头,阅读剧本的能力很重要,这谁都知道,但也确实不是所有人都会读剧本,普遍意义上,人们看故事,也只分好看不好看,有没有看点,对于情节如何、人物如何、逻辑如何,其实很少会去思考。舟导经常说自己是外行,却意外地很会读剧本,是天赋?

“这倒不是什么天赋吧。”

崔梦想了想,她认为阅读能力,跟生活经验、为人处事、平时的观察更有关系。

小学生时代看一本书,只能看一点大概,模模糊糊记得人物故事。初中生时代再看,印象会更深刻,会聊人物聊故事,如果是战略故事的话,还会聊更多细节。

高中生、大学、出社会、工作多年后,只要人是成长的,人每个阶段的阅读能力都会跟着成长。

上一篇: 从垃圾堆爬出来后 下一篇: 得闲食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