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世界首富绑定导演系统(218)

开始的这一天还好,李兰松了口气。当天校长找了她,关心地问了问她的情况。来这里支教的老师经常走,校长担心她也会走。

校长是个见多识广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李兰的性情。

不同人对于小朋友的态度差距很大,有的人虽然平时温和,待人也好,但对待小朋友会格外的没有耐心,如果那小孩又顽劣,恶性地纠缠你,那更受不了了。

有些小孩虽然年龄小,嘴上的恶毒不输成人。

李兰认为还好,在她的经历里,这样的人身边不是没有,她能应对,而且她更认为,自己来这里是教书的,不是来跟孩子们做斗争的。

“是吗。”

校长貌似有点惊讶于她的认知。

他知道,有次支教的负面新闻冲上热搜,揭露了支教背后的辛酸,舆论吵得厉害,打击了部分青年的热情。支教分明是做好事,但……人事总是复杂的。

“校长,我会努力的。”

李兰定睛望着校长,决心更强了。

校长点了点头,等她走出之后,眼神变得复杂。

接着,李兰教学的热情更盛了。

但新人老师会犯的毛病她也都犯了,教案没做好,比起教学,更像是灌输,说的太复杂太抽象,用了太多概念,听得孩子们脑子转不过来。

路彩儿等一个头两个大,迷茫地望着黑板,最后李兰一通讲完,他们都要晕了。

只有宁翠柳、刘三喜还有点懵懂。

李兰见状自己都脸红了,体验到了专业能力缺乏的窘迫。

教育光讲知识是不行的,你得让孩子们听懂啊。

放学后,宁翠柳又是晚了几分钟才回家。

她的皮肤是营养不良的黄,但五官比较漂亮,一双眼睛格外有神。从周围老师的说法中,李兰得知宁翠柳的父母皆在外务工,家境贫穷。学校里的很多孩子都一样。

李兰没有过多说什么。

对她来说,现在加强专业能力才是关键。

故事节奏加快了,转眼一个月过去,她习惯了这里的教学,跟学生们也熟悉起来了,就是宁翠柳一直不怎么亲近她,总是远远地观察着,好像她是什么稀有景观。

有一次,李兰实在忍不住,问宁翠柳:“你怎么总是看着我不说话呀。”

宁翠柳抓了抓书包的肩带,眼睛眨了眨:“因为老师是从外面来的。”

“好奇?”

“嗯。”

“外面来的也没什么大不了。”

“但是老师知道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

“那是我年龄比你大嘛,等你长大,走出大山,你也会知道很多事情的。”

“老师可以跟我讲讲吗?”

宁翠柳偏着头,眼里仿佛只有求知欲。

李兰忽地心跳漏拍,仿佛觉醒了类似使命感的东西,于是非常热情地跟宁翠柳说了很多东西。

大城市里有地铁,跨区可以坐飞机,你问坐飞机是什么感觉?我也不知道怎么描述。

宁翠柳垂头:“好厉害啊,我好想亲眼看看。”

李兰笑了笑:“会有机会的,时代在发展,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好日子总会到的。”

宁翠柳眨了眨眼,抬起头,天真地问道:“真的吗?”

她的眼神带着一种难以描述的压力,让人无法敷衍。

李兰刚要回答,忽然顿了顿,思考了下才道:“我希望会的。”

后来。

李兰在这里生活,当然免不了接触这里的人。

相处与来往的隐约之间,她感觉到了一些膈应之处。

家长有时候看见她就提孩子成绩的事情,或是请她多照顾自己的孩子,或是责骂她为什么没把孩子教好,到现在了还这么顽皮。

她性子有点直,就说:“性格我教不了,这是要父母言传身教的。”

对方说:“你多跟他聊聊啊,他这么听老师的话。”

李兰皱了皱眉。

又有家长问:“要小升初了,李老师我家孩子能考上镇里的高中吗?”

她以前还会说个大概,现在都说:“不好说,考试运气影响很大。”

有个家长质疑她的能力,背地里说她是不是能力不行,孩子成绩一点都没提高。

还有家长老想给她介绍镇子里的对象。村镇里有些人看她的眼神带着诡异的意味……

李兰没有被学校劝退,却被这些人……这个环境劝退了。

有时候,她都不得不怀疑自己。

而与此同时,她总在跟同学的通话中了解到他们的生活,有人找到了好单位,有人已经实习通过……对比他们,人在支教乡村的她显得这么寒碜。

她感到了大山般的压力,她觉得自己得离开大山了。

尽管支教很开心,但她终究还是要回到城市里发展的。她的妈妈是一名环卫工,工资低,能供得她读大学就已经是竭尽全力,她要大学毕业了,自然是不能还待在这山里。

她回头一想,她高中的时候还是蛮积极读书的,怎么上了大学就变得浑噩了呢。她想不起什么转折性的大事件,唯一想到的理由就是“渐变”,在总体懒散的大学环境下,她的意志没有高到克服潜移默化的环境的腐蚀,回过神时就已经这样了。

“我得走了。”

李兰下定了决心。

三个月的时间到了,李兰告别支教学校。学生们不舍她,给她写了很多告别祝福的信。

路彩儿问:“李老师还会回来吗。”

李兰:“有机会我还会过来的。”

一个是回来,一个是过来,路彩儿或许没听懂。

但宁翠柳听懂了。

李兰对路彩儿说:“我走之后,你学习也一定要努力,这世上很多不公平,但考试还是公平的,我们谁都是站在一条起跑线上,我们要相信只有努力,才能成功。”

路彩儿懵懂地点了点头。

李兰微笑,又补充了句:“我们女孩子啊,更要自尊自勉自爱。”

谁能想到,三个月前浑浑噩噩的她今天居然能说出这种话,是老师这个身份改变了她吗?

离别那天,宁翠柳盯着她,什么也没说。

李兰想跟她搭话,却也怕说出真话。

她还不想让孩子知道太现实的事情。

最后她还是走了,在巴士上擦着眼泪。

她没有邱生因死而得的强大意志,从头到尾都在摇摆着,微薄的良善最多能支撑她三个月,接下来,她要追求自己的人生了。

考教师资格证,再报考教师岗位,她确定了,她就是要做老师。

有了支教的经历,她的意志更加坚定。

可她依然是平庸的,她的智力不算脱颖而出,很多考题不会,再加上竞争人数太大,有时候几百人考三个岗位,她实在是竞争不过。

她开始焦虑了,有点怀念支教的日子。

招聘季即将结束,但还是没考到一个编制,最后的几天倒是有了个offer,但不是编制工,相当于合同工吧,工资对新人来说还好,好歹是个高中。

上一篇: 从垃圾堆爬出来后 下一篇: 得闲食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