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禁想到了这些,感慨道:“这部电影真是讲了很多东西。”
当然,它只是客观的展开,述说事实的存在,并不涉及任何褒贬的价值判定。
而人们难免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不同的价值褒贬。
内容市场的常态是,对于某人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对另一人也有价值,有时候人们以为自己在争论内容,其实是互相的价值观在打架罢了,吵到最后,根本跟内容本身无关了。
看到这片社媒狂欢的盛宴,周启合气得要发疯。
他的计划完全被打乱了。
之前的所有铺垫全部泡汤,被舟黎区区一部电影全部击碎了!
而且,出问题的不只是他的舆论战布置,还有共荣会的战略部署。
为什么?
因为《赫尔格的崩塌》所涉及的财阀手段,全是他们即将要用在赫尔格等企业身上的,懂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是先发制人!
——“我知道了你们的计划,我还要让全世界人知道你的计划。”
舟黎分明就是在威吓共荣会!
周启合怒不可遏,骂道:“他把即将发生的未来拍成了电影,别人知道这种未来肯定会规避,到时候我们共荣会行事就会非常不利,特别是管理局方面!”
不是所有管理局都是废物,同一个管理局里面也不是所有人都废物。
有些人本来就在提防共荣会,这部电影出来,怕是会更加强化他们的认知。
《赫尔格的崩塌》是在说赫尔格的崩塌吗?分明是在攻击共荣会!
周启合浑身发抖,事到如今,他基本已经确定了舟黎的身份。
舟黎绝对就是周礼!
“周礼,我真没想到,你的休养居然是去当导演。”
用海森堡隐藏你赫尔格总裁的身份,真是好想法!
但是他发现了又能怎么样,他有证据吗?就算说出去了,那又怎么样,周礼会有什么不利吗?
非但没有不利,还有一堆的利好!
周启合不是坐以待毙的人。
他的身后十几只电话同时在响,是共荣会的高层同时给他电话。
原因肯定不用说,全是被周礼气的。
周启合咬牙切齿,同时后背冷汗直冒,神色紧张。
再不想办法,他们肯定要收拾他。
-
另一方。
H区反应剧烈,选举日舆论声翻涌如海。
《赫尔格的崩塌》中,26区表现最差的就是H区,三十年后,他们区可全是一群行尸走肉了。
你说这像话吗?
不行!
绝对不能让财阀力量上台!
-
与此同时。
w区的反应可以说相当醒目。
作为热烈支持《导演卡特》的区,大局长这回做了震撼全区的大动作。
提高经济犯罪的处罚力度,发现、举报者财阀势力者,重重有赏!
大家伙看到钱眼睛都亮了。
好啊,这个措施有用多了,绝对能动员全区公民!
-
电影上映12个小时后,全球范围内热度大爆发。
紧接着,《赫尔格的崩塌》成了当之无愧的首映冠军!
-
外头风起云涌,整整一天过去。
周礼才慢慢起床。
-
而同时。
论坛对于舟导身份的讨论压都压不住了!
作者有话说:
第78章
论坛爆了好几个热帖, 前世的帖子几乎全是《导演卡特》的内容。
开始大家还只是其乐融融地讨论电影,讲自己观后感之类的,转折点是某个匿名用户的突然出现。
这个人开口就是暴言。
“我真的忍不住了, 你们真的就不好奇舟导的身份吗?”
“真的不是八卦, 舟导的情况太特别了, 我忍不住想到……”
他发出了将近万字的感叹,说:“我猜测舟导根本就不是海森堡的人, 而是赫尔格的人, 只有赫尔格的人,才能拍出《赫尔格的崩塌》!”
“以海森堡跟赫尔格的关系,桑托斯先生热情帮舟导才正常啊,你们仔细想想, 桑托斯做海森堡的工作有这么认真吗?他只有面对赫尔格的时候才拿出百分之百之上的认真!”
贴图1:桑托斯路上思考工作的忧愁脸。
贴图2:桑托斯发推工作太难, 领导太严。
贴图3:桑托斯因为工作太累,连发型都不搞了。
“看啊,我真的不是八卦心,这是好奇!这是面对谜团的求知精神!”
这个匿名发帖很快引起了众网友的关注, 吴歌、郝天元、王福等人火速赶到战场, 而这时已经星火燎原,舆论一发不可收拾。
网友A道:“说的没错, 我也怀疑!舟导其实不是海森堡的幕后董事长,而是赫尔格的高层才对!”
网友B道:“哼, 那我也要爆料, 舟导是海森堡的人,你们可能不知道, 但我曾经亲眼看见舟导身影的人出现在海森堡的总部。那里比较隐蔽, 据说是一位非常尊贵的人的暂住所, 天天都有人负责清洁打理,海森堡的人都好奇究竟是谁会暂住在那里,但是桑托斯先生对此的态度异常严肃,根本不让人接近。可是我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那里看见了舟导的背景!”
网友哗然,真的假的。
网友B继续道:“当时,舟导在花园晒太阳,没有戴墨镜口罩,可恶,我为什么就没看见正面呢,我之后找了全网几千上万张舟导的背影图对比,我敢保证,那就是舟导的背影!”
匿名网友愣了愣,反驳道:“不,舟导是赫尔格的高层!”
网友A跟着反驳:“没错,背影算什么证据,还有,既然是那么隐蔽的场所,你是怎么看见的?”
网友B冷笑一声,高傲道:“因为我就是负责清洁的。”
论坛静默了几秒。
匿名用户还是道:“证据不充分!还是赫尔格高层说更有力,看到桑托斯先生的反应没有,能让桑托斯先生这么尽力、这么烦恼的也就只有赫尔格了。”
众所周知,海森堡是赫尔格之后才成立的,桑托斯先生以前也是赫尔格的人,他就是从赫尔格脱离之后才成立了海森堡,最开始负责的业务类似于赫尔格的供应商。
他们是业务线上的上下流关系。
换句话说,很久以前,赫尔格就是海森堡的甲方!而现在也有部分业务是这样的,从历史原因来看,桑托斯先生受赫尔格制约并不奇怪,虽然……都到了今天地位,桑托斯先生理论上完全可以脱离赫尔格了吧?
这个匿名网友的分析确实有道理。
再说了,没有赫尔格高层的首肯,海森堡能以什么动机拍《赫尔格的崩塌》?
下克上?报复赫尔格早年对海森堡的压迫?乙方对甲方的反抗?
不,全都说不通,是的,唯一有可能的是,舟导本人就是赫尔格的高层!
网友B不服:“我就是在海森堡看到舟导了,舟导必是海森堡的幕后董事长!”
网友C跟道:“既然你都自爆了,我也说一件事,年末的时候,我也看见了舟导的身影,当时我在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