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夫妇继续他们的构思。
李追心格外认真。
崔梦有点担心他,就说:“也别太钻牛角尖,我们要写的是剧本,你尽量别往文学那边想。”
仰光两人的写作风格其实并不一样,李追心是比较细腻,文风沉郁,崔梦比较粗放,或者说跳脱,文风明媚。两人特性太强,都容易在各自的风格上写上头,所以需要互相的制约,你修改我的,我修改你的,最终才能出来剧本,而这也意味着他们肯定会有想法上的分歧。
这次,他们的想法就在主角身份的选择上分歧了。
李追心趋向于选择不为人知的小人物。
崔梦趋向于戏剧性强的典型人物。
李追心认为:“小人物有利于引起共鸣,不为人知的小人物可以引起公众对于该人物身份地位的思考。”
主角的身份最好是从来没有人写过的职业,这样确保一定的期待感与好奇心。
崔梦则认为:“典型人物更好吧,最好是背负着时代特色的典型人物,这样共鸣的范围更广,主角身上的戏剧性越强,我们写情节越顺。”
主角身份的选择俨然是个大问题,他们想过很多,但都一一否定了,要么是别人写过,要么是发掘不出太多戏剧性。
很矛盾吧,你明明是要写现实向的故事,却总想着找些夸张的地方扩大成戏剧性的情节。
可是也没办法啊,电影不是纪实记录片,真正只有真实的电影,如何吸引人观看呢。
会议中途,舟导还对他们说了,这一次的作品将会在电影院线播出。
当时所有人都愣了愣,新来的王荷直接傻眼了,没有人比他清楚三巨头在电影院线上的统治力,舟导居然能在三巨头的围剿之下,得到电影院线上线的机会!
这太惊人了,这是怎么做到的。
他们后来一查才发现,方法出奇的简单,那就是大规模收购。桑托斯的做法实在不在他们的想象力范围内,从来都是买买买,就没有他不能通过钱搞定的。
他们能理解,这是舟导为了让他们的作品拥有更大的影响力,毕竟网剧对人的影响是有限的,网络的欢腾再激烈,也对应不了人的现实。
但是,这也给他们带来了压力。
院线上映,若是拍不好,就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要知道,电影观众可是付钱去看的,跟免费收看的网剧不一样,人们对免费作品和对收费作品的要求不一样,前者不喜欢可能只是换台,后者不满可能会骂个几天几夜。
他们时间有限,能写出足够影院上线的作品吗?
仰光夫妇感受到了非一般的压力。
成功是好,但失败就可能毁了他们至今为止积累的一切。
你想啊,假如《豪替》、《此路茫茫》吸引来的人因为前面的高质量,就对他们工作室的第三部作品有了更高的期待,而他们为你而来,结果看到一场失败作,他们会怎么想?
众人可以捧起你,也可以摔死你。
某种意义上,观众的高期待感是他们最害怕的大敌。
多少作品因此口碑暴跌,从此再起站不起来了。那位名导演常红归不正是吗,自从拍了那部电影,他的口碑就一落千丈,现在沦落到了只能拍综艺的地步。
仰光两人翻了很多资料、传记,看了很多以前的佳作,还是没有头绪。
-
周礼对仰光的情况有所预想。
季管家说:“少爷,要不还是根据原型人物改编一部吧,只要原型人物的故事够精彩,编剧也就不比太大压力了。”
最好可以是知名度大的人物,这类原型人物改编的电影也是最近比较流行的。
周礼思考了下,还是选择让他们再想想。
“也许还有我们没想到的主意。”
-
同一天。
《导演卡特》的其他导演也在思考各自的作品。
帝天娱乐的蓝从心老板没了,一时间有些迷茫,不知道从哪下手了。上次是老板的意思他才有那么多外援,现在他最多只能用《导演卡特》的演员,投资也有限。
蓝从心心情复杂,扫了一眼现下的演员,心想好吧,能拍到哪一步就哪一步吧。
-
盛世文娱的常红归从安卓人手下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自由。
这对常红归来说,是他真正可以自己拍戏的机会。
常红归一个个端详着下面的演员,说道:“对手都很强,我们一起努力吧。”
现在的他有了一点年轻时的心境。
常红归的表情没那么五官竞争激烈了。
他还跟以前矛盾过的演员道歉,花了快一个下午的时间,紧张地解开了一个个心结。
当夜,他打电话给他以前经常合作,后来却断绝关系的编剧,聊天,然后认错、反思,希望对方能最后一次跟他合作。
对方沉默了几秒,对他的道歉感到诧异。
当时,因为那部片,他们大吵了一顿,常红归不满意剧本,屡屡让她修改,且提出的修改方向让她觉得莫名其妙。她也知道大概的原因,无非是常红归因为前面的多次成功飘了,以为电影卖座是他导的好,当时所有媒体都这么说,没有人会记得编剧是谁,她的心情又有谁知道。
所以,在常红归第一百次叫她改剧本时,她不干了,退出了剧组,从此就跟常红归决裂了。
正是常红归没有编剧,自己导的那部戏,让他职业生涯滑铁卢,从此沦为了娱乐圈的笑柄。
而现在,常红归企图找到他最开始的编剧。
对方听出了常红归声音中的紧张与窘迫,漫长的思考后,点头答案了,且说:“我已经很久没写剧了,如果写的不好,你别怪我。”
常红归愣了愣,眼眶湿润,道:“嗯,谢谢你。”
-
峰华传媒。
峰世美近期心神不宁,颇神经质,没空管《导演卡特》的事。所以,白吉安和黄慧也获得了相对的自由。
白吉安微笑道:“听说了吗,舟导这回提议我们院线上映。”
黄慧:“嗯,这回如果不拿出真本事,你我都会不利。”
白吉安:“现在上头没人管了,怎么拍不是由着我们了。”
黄慧低笑:“如果拍坏了,我们也没法拿上头或流量当借口了。”
两人相视一笑,都觉得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像剧本般抓马,但是很不赖,三巨头的流量争夺战,也是时候到头了。
多个案例说明,这个时代比起内容,营销更重要,任何一部作品的营销都是一场流量的圈地运动,最终形成由粉丝组成的信息茧室,主要行动模式为夸赞与吹捧。
不会判断内容质量的人始终占据多数,从众、跟风、自我感动、不经思考、情绪上头,是主流传播基本状况,因此营销,尤其是针对粉丝的营销最为突出。
三巨头之所以能肆虐a区娱乐圈的本质原因也在这里,根本上是a区的市场情况决定的。黄慧之前反感过这个现状,看不到内容的希望,因此摆了很长时间,但现在她的想法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