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116)

作者: 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这不,成宗遭报应了吧。

沐青托着脸听他们家老爹胡扯,虽然都是胡扯,但是还挺有道理。

如果世上真有阴曹地府,没准儿还真就是他们家老爹说的这样。

【成宗前后共有两任皇后,原配皇后失怜答里早逝,他又续弦了伯牙吾氏的卜鲁罕。】

【失怜答里和成宗本来育有一子德寿,成宗登基之后就立这个儿子为皇太子,他这儿不存在什么嫡长子继承制和幼子守灶制度的冲突,因为他就德寿皇太子一个儿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德寿皇太子第二年就夭折了,而成宗的继后卜鲁罕直到他去世都没有生下儿子,于是皇位的继承又一次成了个大问题。】

【咱们来捋一捋这时候的情况,成宗驾崩的时候,真金太子的三个嫡子都已经去世,他本人无嗣而终,只能从侄子辈里找继承人。】

【老大甘麻剌一家在他手里过的艰难,传位这种好事儿自然轮不到甘麻剌的儿子,那就只能看老二答剌麻八剌的儿子。】

【答剌麻八剌和妻子答己有两个嫡子,哥哥叫海山,弟弟叫爱育黎拔力八达。插句题外话,弟弟这名字是真的拗口。】

光幕上的画面出现变化,世系图简单明了,比光听声音更容易捋顺当时的情况。

【海都在世的时候察合台汗国那边叛乱不断,成宗既想平定叛乱还想打压甘麻剌,于是就派二哥家的侄子海山过去不断蚕食甘麻剌的势力。】

【也就是说,海山在成宗在世的时候威望已经很高,再加上他又是小辈中年级最大的那个,甘麻剌去世之后也孙铁木儿年纪小,于是他被任为怀宁王手握重兵镇守漠北,可以说是将大伯甘麻剌手中的权势都收拢到了自己手上。】

【在成宗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海山就是最有希望继位的那个。】

【但是吧,成宗去世之后,他的皇后卜鲁罕临朝称制,可能是妯娌之间有龌龊,卜鲁罕和海山一家的关系非常不好。不好到哪种程度呢,海山出镇漠北,她直接把爱育黎拔力八达和兄弟俩的母亲妲己给流放到了怀州地界儿。】

【甘麻剌和成宗争皇位的情况再次上演,临朝称制的卜鲁罕不乐意让海山登基。她又不傻,不可能选一个和自己关系不好的王爷当皇帝,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这时候真金太子的孙子辈除了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兄弟俩就只有甘麻剌的儿子也孙铁木儿,但是甘麻剌和松山父子俩都抑郁而死,如果让也孙铁木儿要给他爹他哥报仇,成宗一脉肯定没有好下场。】

【于是乎,卜鲁罕准备推此时正在大都的安西王阿难答上位。】

世系图拉回忽必烈的儿子那里,忙哥剌之子阿难答被重点圈了出来。

【前面说过,忽必烈一共有四个嫡子,长子朵儿只早逝,次子真金立为太子,三子忙哥剌封为安西王镇守唐兀之地,四子那木罕封北平王镇守西北。】

【那木罕常年驻守漠北抵御海都的侵犯,但是蒙哥汗的儿子昔里吉叛乱把他给抓了送到海都一派的忙哥帖木儿手里,直到七八年之后叛王内讧才被放回来。】

【虽说那木罕回来之后忽必烈没有责罚他,但是有被俘虏的污点在身上,他和他的子孙显然和皇位无缘。】

【如此一来,可以指望的就只有忙哥剌的儿子。】

【忙哥剌病逝之后,阿难答袭封为安西王镇守唐兀之地,据说他自小受穆\斯林家庭抚养,不光自己信伊\斯兰教,还让他麾下的十五万蒙古大军都改信伊\斯兰教。】

【成宗铁木儿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不只他,蒙古人大多都信佛,一群信佛的里面冒出来个伊\斯兰教徒,成宗就觉得这很不妥当,于是将阿难答拘捕下狱,迫令归信佛教。】

【信仰这回事儿不是说改就能改的,阿难答被抓到监狱也不服软,还和成宗大吵一架,总之就是不改,说什么都不改。他侄子伊儿汗国的合赞汗都能改信伊\斯兰教,凭什么他不可以?】

【成宗对这个不听话的侄子很不满意,奈何阿难答领地广阔,麾下军队数量颇多且都领地的百姓都信奉伊\斯兰教,他的手段过于强硬的话只怕会出现让那边出现乱子,迫于无奈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放阿难答回去。】

朱元璋听到这里,越发觉得甘麻剌和松山父子俩死的不值。

阿难答一个堂侄子都敢和成宗吵架呛声,甘麻剌和松山父子俩的势力加起来比忙哥剌和阿难答父子俩大的多,他们俩怎么就落得个双双抑郁而亡的下场?

唉,还是得看人。

他养儿子一定不能把儿子养成甘麻剌那样的性子,可以表面看着温和,但是内里必须有自己的主意,至少受欺负的时候得知道还手。

忽必烈和真金太子要是知道甘麻剌后边过的那么惨,那爷儿俩非得糟心死。

【如果让成宗自己选择继承人,他应该不会选曾经和他闹过不愉快的阿难答,但是成宗已经驾崩,临朝称制的是他的妻子卜鲁罕,卜鲁罕说什么就是什么,死人的意见不重要。】

【这个时候,海山和阿难答的支持者们纷纷站队,两边都想推自己支持的王爷上位。站在海山这边的是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站在阿难答这边的是阿里不哥之子明里帖木儿、左丞相阿忽台和平章政事八都马辛。】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海山远在漠北,爱育黎拔力八达和他们俩的母亲妲己被流放怀州,兄弟俩都不在大都,但是阿难答在。】

【称制的卜鲁罕皇后支持阿难答,朝中的大臣们也许是就近原则,绝大多数也都支持阿难答,海山这边只有哈拉哈孙在坚持,局面对他来说可以说是压倒性的不利。】

【面对这种局面,答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立刻从怀州动身赶往大都,海山也第一时间从漠北派人和哈拉哈孙商议对策,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好漠北的一应示意前往大都。】

【哈剌哈孙看上去势单力薄,但是不要忘了他的官职,他是中书右丞相,而当时朝中所有政令的执行都需要中书省的配合,只要哈剌哈孙这个中书右丞相不配合,即便卜鲁罕临朝称制,她发出的政令也都是废纸一张。】

【哈剌哈孙是个妙人,就算满朝文武都站在安西王阿难答和卜鲁罕太后那边他也不怂,一招拖字诀愣是拖到让阿难答和卜鲁罕都束手无策。】

【不管卜鲁罕发出什么政令,哈剌哈孙那边都称病不干活,他不干活,中书省的所有政令只能留中不发。】

【但是拖字诀不是万能的,因为很快忽里台大会就要召开了。哈剌哈孙可以拖着不让阿难答亲政,可他不能左右忽里台大会上其他宗王朝臣的选择,要是阿难答在忽里台大会上被推举为皇帝,他这边做再多努力也没有用。】

【就在这时,爱育黎拔力八达提了个建议,他哥还没到大都,现在与其留在大都等死,不如先发制人把阿难答和卜鲁罕给控制住,然后再推迟忽里台大会,只要他们拳头够硬,其他人想反对也没那个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