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郑成议向前一步,叫道:“这样太危险太鲁莽!本官不同意!”
“大人!”义妁的表情有无奈和坚忍,“可是没有时间了啊,不能再等下去了,大人!”
“我说不可以就不可以!你跟我出来。”
义妁低着头跟郑成议走出了病舍,医官们顿时炸开了锅,议论纷纷。
“义妁,你怎么可以这样不珍惜自己?”郑成议用痛惜的目光看着义妁,“刚才我向你发了火,请不要介怀。”
“大人怜悯小女,小女感激不尽,可小女也没有办法,这是唯一让医官们信服的办法。”
“如果你执意要这么做,那么就让我来试验吧。如果我得天花死了,不要紧,你要是死了,那些病患怎么办?”郑成议赌气似地说。
“大人!”义妁哀痛不已,“你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难道大人的命不比小女重要吗?小女一个女医,死不足惜,大人身为统领,深受皇上的重托,怎么可以轻言生死。”
“别说了。总之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打消这个念头,要么用我来做试验。”
在这件事情上,郑成议态度坚决,不容置疑。
“还有一个选择!”
突然一个清脆的女声传来。
义妁惊讶地回过头,原来是采娟。
天花病患已经步入集中死亡期,看着一个又一个病患倒下去,采娟于心不忍,跑过来向医官报告这一残酷的事实,不巧撞见了义妁和郑成议。
“你们的谈话我都听到了。”
义妁注意到,采娟面色苍白,有浓重的悲伤,像是大哭了一场,此刻却显得极为平淡,是那种绝望的平淡。
第十四章天花(14)
“你们的命都比我重要,让我来试验吧。”
“采娟!”
义妁和郑成议同时叫道。
采娟又说:“义妁,你还记得吗?当年正是你爹用他的命换回了我的命,现在就让我报答你们吧。”
“采娟,你在胡说什么啊。谁让你去试验了?你今天怎么啦?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凭什么不让我去试验?”采娟突然叫嚣道,“你凭什么让你自己去试?你为何总是把自己想得那么重要?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博取一个舍生取义的名声!为了所有的病患,你牺牲了自己,这是多么荣耀的事情!”
采娟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这样一番无头无脑的抢白让义妁和郑成议目瞪口呆。
郑成议有些生气:“采娟,你怎么可以这样说义妁?你和她相处这么久,还不知道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如果你没有这样的企图。”采娟用哀怨的眼神看着义妁,不依不饶,但语气没有了之前的激越,“那么,好,请把这个扬名立万的机会让给我。”
“采娟,你到底怎么了?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啊。”
义妁已经流出了眼泪,她知道采娟一定有什么事情瞒着她。
可采娟什么也不说,一步一步逼着义妁让她去试验接种牛痘。
义妁万般无奈,只好答应了采娟。
义妁、采娟郑成议三人又来到宋家庄。
“你准备好了吗?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郑成议最后一次问采娟。虽然义妁有很大的把握,但意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开始吧。”
采娟毫无怯意,似乎早已看淡生死,和以前的采娟比起来判若两人。越是这样,义妁越是难受。义妁最后一次恳求采娟:“还是让我来吧,采娟!”
“快动手!”
采娟蛮横地叫道。
义妁只得拿出匕首,挑开牛肚皮上的脓疱,用刀尖取出一点点浆液,又用刀尖在采娟的手臂上轻轻划开一个小口,把浆液涂抹在采娟手臂上的伤口上。一阵微微的疼痛传过来,很快就没有任何反应了。这只是第一步,要确定给采娟接种上的牛痘是不是真有预防天花的作用,还必须再给采娟接种一点真正的天花痘苗,看采娟的身体是否真有抵抗作用。
在接种天花豆苗时,义妁颤抖着,实在下不了手,采娟见状,直接用伤口去触碰沾有天花豆苗的匕首。
试验成功与否,一切听天由命了。采娟闭上了眼睛,等着属于自己的一切,要么安然无恙,要么痛苦、屈辱地死去。
这一切在医官们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所有的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采娟恢复了以前的那个采娟,对义妁笑着说:“知道吗,我现在很高兴。因为能够用我没有意义的生命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第十四章天花(15)
“可是我很难过。”义妁低下了头,不忍去看采娟那秀气的面孔。
“你说我会死吗?如果我死了,你一定不要责怪自己。如果我死了,我很高兴。”
“采娟,求求你,别说了。”如果采娟有个三长两短,义妁不会原谅自己。
“你为何不问我,我死了为什么会高兴?”
“你不会死,采娟,你绝不会死。”
“如果我死了,请你把我和爹葬在一起。”
采娟突然蹦出这样一句话来,义妁猝不及防,大惊失色:“采娟,你说什么?你说你爹……”
泪如泉涌,采娟再也压抑不住心中巨大的悲伤,好想好想伏在义妁的肩膀上大哭一场。
“我爹死了,我在焚烧现场无意中发现了我爹的尸体……”
义妁突然明白了采娟为何要这么做,郑成议也恍然大悟,对采娟的良苦用心感到愧疚,当初还指责采娟不可理喻,实在太不应该了,没想到采娟的心里压着这么大的悲痛。
“采娟,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几天过后,采娟度过了反应期,幸运的是,她安然无恙。
这就证明,用接种牛痘的方法可以预防天花!
这太不可思议了!她居然成功了!
自视甚高的医官们也忍不住惊叹,他们完全无话可说了。
“预防天花的方法找到了!”
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扶风,接着又传到了槐里。
崔府志像一只苍蝇一样,伺机行动,表现得比谁都积极,他意识到这是立功的大好时机。于是亲自修书一封,恬不知耻地说经过他和医官们昼夜不停地调查和思索,终于找到了预防天花的方法,把义妁的成果窃取得一干二净。
义妁完全蒙在鼓里,当然即使她知道了,也不会计较,她关心的是病患的生死,此刻她正为推广牛痘接种法而忙得不亦乐乎。
扶风的牛痘不够,武帝一声诏令,各地搜集到的牛痘源源不断地送到灾区,医员们接种了牛痘,女医们也接种了牛痘,医官们接种了牛痘,于是他们不再畏惧天花病患,开始尽全力救治天花病患。天花病患的亲朋好友接种了牛痘,于是不再抛弃他们,用亲情给予他们对抗病魔的力量。官兵们接种了天花,于是不再看到天花病患就把他们杀死,或者活活把他们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