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毒妃狠绝色(229)

杜谦目送着花轿渐行渐远,终于看不见,心里一酸,终于落下泪来。

花轿穿街过巷,悄无声息地抬进了平昌侯府后门,行至花园时,忽听得一阵沉闷的“嗡嗡……”之声响起。

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引得众人停步,抬头望天。

此时,晚霞满天,灿若云锦。

却只见,天边一大团一大团的乌云,以极快的速度向这边推进,眨眼之间便到了头顶!

仔细一瞧,竟是数以千万计的蝗虫,密密麻麻铺天盖地地飞来。

如黑云压阵,吞了云,遮了霞,所过之处,留下一片黑雾!

“快跑啊!”不知谁发一声喊,众轿夫扔下花轿,四散而逃。

转眼之间,只剩下一顶花轿,孤零零地倒在院中。

大蓟,小蓟吓得魂不附体,既不敢逃,也不敢瞧,抱着双肩,缩在地上瑟瑟发抖。

杜荇在轿子里,不知发现什么事“哎呀”一声,摔得七晕八素。

她不敢嚷,强忍了疼痛从轿子里爬出来,却见地上落了厚厚一层的蝗虫,正以惊人的速度,疯狂地吞噬着所有可以吞噬的花木!

“啊~啊~啊~啊~!!!!”抑不住心中的惊骇,连滚带爬地钻进花轿,抱着肩发出惊天动地的惨叫!

直到夏风匆匆赶到,把三魂去了两魄的她从花轿中解救出来,送到新房中。

只见她凤冠掉了,盖头早不知扔到哪里去了,精心梳的发髻歪了,脸也青了,鼻也肿了,喉咙也叫哑了……

大蓟和小蓟也受惊不小,两眼发直,呆呆愣愣的,象傻子一样。

夏风叹了口气,吩咐一切仪式全部省略,要丫环们服侍她去了净房。

又使了人带大蓟和小蓟去梳洗。

丫头们惊骇莫名,强忍了笑,打了水来服侍她洗漱,更衣,再扶了她回到新房中。

杜荇喝了一蛊热茶,才勉强镇定下来,问:“侯爷呢?”

大蓟手一抖,小声道:“小侯爷交待,小姐先休息,不用等他。”

小蓟就过来帮她脱外裳。

杜荇咬了唇,大大的眼里满是倔犟:“不,我等他。”

大蓟和小蓟交换了一个不安的眼神,轻声劝道:“小侯爷要进宫,一时半会怕是回不来。”

“胡说!就算等到天亮,我也要等!”杜荇的声音蓦然拨高了几度。

今天是新婚夜,她不信,他会如此绝情,连交杯酒都不喝!起码的样子都不肯装,把她一个人扔在新房里!

这,要她以后在侯府如何立足?

大蓟和小蓟哆嗦一下,不敢再劝,只得默默地退到一旁。

杜荇腰杆挺得笔直:“去,把我的喜服拿来,我要重新换上。”

小蓟刚要说话,大蓟轻轻摇头,示意她不要多说,直接取了搁在桌上的喜服呈给她看。

杜荇低头,见喜服撕破了几道口子,密密麻麻布满了黑点,隐隐散发着一股怪异的味道。

她不禁大怒:“这是谁弄的?”

“小姐,好象是蝗,虫屎~”小蓟颤颤兢兢地答。

“……”杜荇语塞。

大蓟叹了一声,把喜服拿开,劝道:“事已如此,小姐还是安歇了吧。”

府里,已经都在传,说她是扫把星转世,谁沾了谁倒霉,不然为何前脚进门,后脚蝗虫就来了呢?

侯夫人震怒非常,本来要直接把人抬回去。

几位少奶奶好容易才劝得她平了怒气,却下了死令不准夏风踏进杜荇的房间半步。

可以预见,大小姐在平昌侯府,肯定是举步维艰。

祸事不单行(十五)

更新时间:2013-10-10 23:22:59 本章字数:4439

太康二十一年十月,临安府飞蝗成灾,皇上盛怒,连夜急召内阁大臣,及赵王,魏王,燕王三位皇子入宫议事。叀頙殩晓

赵王提出祭蝗神,燕王却主张灭蝗,魏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五位阁老,两人倾向祭蝗神,两人倾向灭蝗,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陈诏态度暧昧,模凌两可。

太康帝最终裁定以大皇子为首,择吉日举行祭蝗大典。

得到任命,南宫庭连夜召集手下谋士幕僚,布置任务。

诸如,祭台的位置选定,大小,高矮,规模,图纸,所用材料,祭祀的程序,所备物品……等等,不一而足,一直议论到天色大亮,才作罢轺。

因为灾情惨重,连御花园都受到蝗虫袭扰,无奈之下,请定圣裁,派了禁军入园,驱赶,打杀蝗虫。

各宫妃嫔,包括皇后都困在宫里,不得任意走动,也算是一大奇观。

直到两天后,蝗虫大军才出了临安城,去了周边县市俺。

给这一闹,御花园里已是残枝败叶,树木凋零,惨不忍睹。

只苦了司苑司的内侍宫女,整天疲于奔命,忙着补充修剪,养护御花园里被损坏的花卉树木,忙得象陀螺,累得象条狗。稍一行差踏错,就要落个不敬主子的罪名,三天内已有四人领了杖刑。当然,这都是后话。

南宫宸憋了一肚子火,回到王府大发雷霆,拍桌怒骂:“荒唐!蝗虫成灾,岂是搭一座祭台,上几只三牲祭品就能解决的?果然如此,还要百官何用,要将领何用?遇事皆寻求老天庇偌就是!”

邱然诺轻声劝道:“皇上向来英明果决,此举另有深意也未可知……”

南宫宸心中恼怒,冷声道:“什么深意?分明是信不过我,纵着皇兄胡闹!”

邱然诺微微一笑:“殿下稍安勿躁,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说不定,这次赵王祭蝗,倒是殿下的一个大好良机。”

“先生所言何意?”南宫宸冷静下来,问。

“今秋大旱,地里收成本已大幅减产,蝗灾一起,更是雪上加霜。处理得宜,固然是大功一件;若是处置失当,后果可大可小,端看如何运作……”说到这里,邱然诺停下来,意味深长地一笑。

赵王既是长又是嫡,德行上又没有缺失,身后还有皇后等一干外戚支持,若无意外,皇帝驾鹤仙游,继承大统非赵王莫属。

然而,世事无绝对。

燕王生母梅妃,颇得皇上喜爱,十年来圣眷不衰,宠冠后宫,风头一时无两。

再加上,燕王能力超绰,睿智精明,行事果决,又有实干精神,是继承大统的强有力的竞争者。

朝中有很大一部份臣子都对他赞誉有加,隐有拥戴之意。

若是,这个时候,赵王德行有亏,或是更严重点,引得民怨沸腾,失了圣心。

则,燕王未必没有机会。

南宫宸皱眉:“事关民生,牵一发而动全身,岂能因一己之私,祸延百姓?”

“殿下此言差诶!”邱然诺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且蝗虫为患,祸及稼穑。怪力乱神不可信,人力扑杀方可为。任由赵王祭蝗,才是对皇上,对朝廷,对百姓极大的不负责任!何也?祭蝗神是皇上圣裁,若只是治蝗不力,最多口头斥责,于事无补;若有人再加以游说,说不定还会再宽延时限,则其害更重。唯有将害处诏示于众,方能引得圣上重视,改弦更张,另谋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