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修魔归来(94)

“幸好我手快,再慢一点就要砸我头上了啊!”殷流采赶紧扔出下一个法器,她总共就三件,把三件法器都扔出去后,天劫没有收的意思。只得引动阵法,将雷劫化归天地,阵法也只能扛几道雷,幸好,到第九道时,劫云渐收。

化神劫最后一道雷称作炼神劫,和元婴期的炼狱劫不同,这回的炼神劫,炼的是神识,而殷流采的神,早在她这些年和末法之火的战斗中凝实,扛这道雷劫并不难。之后的雷电开拓识海,她也已经干了七七八八,所以最后一道炼神劫,她扛得十分轻松,只消一眨眼,漫天劫云便尽散,只余彩霞漫天,甘霖散雨。

雷劫过后,炼化天雷余泽,直到三个月之后,殷流采才睁开眼来,她睁开眼才现那将劫云引到她头顶的修士居然还在原处没走。不仅没走,他身边还多出几个人来,见她睁开眼仰面来望,便都齐齐在云头上盯着她。

“哟,道友,你出关了。”

“道友竟仍在此处?”

“是我将劫云带来,你一人独身在外,我总不能这样就走,自当为你护法。这位是悬云道友,这位是贯湖道友,噢,我道号平楚,还未请教道友尊号。”

殷流采这才跨进能取道号的时候呀,五岭峰以前是元婴期就能取道号,毕竟小宗小派的,上玄宗却是化神才会取道号,毕竟家大业大:“本是化神期才要取道号的,我这才刚渡过化神雷劫,还未曾请师尊赐下道号。”

当然,道号也不止师长赐下,也可以自己取,一般来说,师长更愿意尊重弟子自己的意愿。真要是有取名废,不爱自己取道号的,才会由师长赐下。

“倒是我疏忽了,那吾等便唤你一声殷道友,待哪日殷道友的师长赐下字,再通报吾等也不迟。”这位平楚真君一看就是个能说会道,交游广阔的爽朗脾性。

殷流采点头,她虽然不算取名废,可她向来不擅长取名字,像这种事,还是交给师尊去操心就好了:“不知平楚道友和悬云道友贯湖道友是哪宗哪派门下?”

“太清宗。”

“对不起,不好意思,您再说一遍。”

“太清,太上之太,玉清之清。”

是的,真仙界也有这两个词,不过即没有太上老君,也没有三清四御。太上指道,玉清指天,太清很明显指的就是天道,人家不爱“张扬”,非要“含蓄”一点才没叫天道宗。

但,殷流采记得很清楚,两宗八派一府,真仙界没有太清宗。

说没有并不准确,真仙界曾经有过太清宗,在上古之时,在创造文字的那位圣人飞升之后,才渐渐有了宗派,而真仙界有记录的第一个宗派就是太清宗。那曾是盘踞真仙界两千多万年的庞然大物,以剑修为主,法修次之,余者再次,是曾经的上古霸主,横行真仙界无有可与之匹敌的宗派。

据传,太一宗便是由太清宗某一支弟子建立的,虽然没有太清宗那样横扫真仙界,却也是两宗之一,依旧是真仙界的正道巨擎。

所以,殷流采十分真诚地问了一句:“你们这样,不怕太一宗找你们麻烦吗?”

谁敢叫太清宗,不是指着太一宗说“我是你祖宗”吗,太一宗不掀人一脸板砖才怪。

“说来,殷道友说的上玄宗吾等亦未曾听闻,这太一宗亦如此,不知这二宗开宗立派于何处,何时开宗,何人立派?”

殷流采:居然还有人不知道上玄太一,真仙界哪个野山窝里的散修都该知道两宗八派一府啊!

“等等,平楚道友方才说这位道友的道号是什么来着?”

“在下贯湖,有何不妥?”

“可是这两个字?”殷流采以灵力在虚空中写下两个字,古体,是殷流采在仙楼里看上古仙师们手札时,一边看一边学到的字体。

“正是。”

殷流采:……

妈妈,我又穿越了,这回看起来八成是真的。

“太清宗的贯湖道君。”殷流采陷入呆滞,她在仙楼中见过这位的画像,确实画得很传神。但她要不是听到太清宗,又听到“贯湖”这两个字,仍然很难把贯湖道君和在仙楼中见到的画像联系起来。

“正是在下,不过,为何称吾道君?”

殷流采:因为你以后会渡劫飞升登临上界,而每一个飞升上界的,都会被后人称作道君。

“我到底是穿越了,还是在幻境中,怎么回事?”

“一闭眼一睁眼,直接穿越几千万年啊!”

至于到底是几千万年,那就没什么经究的必要了,多一千万少一千万殷流采也不带计较的,反正都是不有太玄宗,有化嗔真君,有界主离舍的真仙界,多点年限少点年限没什么区别。

殷流采心里打完鼓,看向几位太清宗创立人,心里继续又打起鼓来,对着这三双眼睛,她接下来该怎么说?

编瞎话?!

怎么编?

(未完待续。)

☆、第一零七章 白鹭滩中,太衍水镜

最终,殷流采编了个老爷爷梗,什么幼年好心,老爷爷留下来教她几年,最后扬长而去,告诉她来日待她修炼有成,可往上玄宗拜师。

悬云真君与平楚真君皆一张“孩子,你被驴了”的不忍戳破脸,唯贯湖真君有所不同,他仔细问几句,认真地讲:“待来日,若见到你那师尊,必代为转达。”

殷流采:……

贯湖真君这样的认真boy,真让人有点扛不住。

怪不得修士聚居的集镇上,茶馆里讲话本时,讲到贯湖真君永远是似月轮照雪皎洁,如明珠映碧玉生辉,整个一纯洁小天使。从前殷流采觉得好夸张,现在见到真人,她就不觉得夸张了,看看这言行举止,要多写实有多写实。

“殷道友即寻不着令师,不妨与吾等暂往太清,吾宗虽初立,却也不难于为殷道友辟一处清净修行所在。吾辈修士,散落各处修行,何如聚在一处,有道同参,有法同修,岂不快哉。”平楚真君虽觉得殷流采那师尊的事,多半不靠谱,却没点破,只热情相邀,请殷流采去太清宗辟个道场修道。

太清宗啊!

传说中,太清宗开宗立派在昆吾山,在殷流采见过的记载中,昆吾是通天神山,所以才有太清宗以千万年计的基业。只不过太清宗消亡之后,昆吾山也跟着不复存世,至于昆吾山怎么消失的,修士的手札也好,号称太清宗一支所开创的太一宗也好,都没有相关记录。

本着一个历史生对历史的惯性探究,殷流采决定同平楚真君他们去太清宗。

去昆吾宗的路上,殷流采特地问了一些她没在手札上见到过的上古事,确定她不是身处幻境后,她一路仔细观察。几千万年,山川地理会发生很大变化,即使没有人类活动的参与,几千万年也足够沧海变桑田,高山成平原。

不过大致的地势走向依然能看出来,根据她从上玄宗取的地图,她们现在正沿着九曲河往上游去,九曲河从古至今都是真仙界的干流,灵气充裕,水域宽广,从东向西绵延数千公里入海……嗯,这是几千万年后的描述,现在是上古,九曲河还没有这么宽广绵长。

上一篇: 没脸没皮 下一篇: 卡师在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