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照照所料,两个娘们儿就是不想把真实目的地告诉他咩,待照照车一不见,立即招手拦了辆的士上车就跑了。照照肯定得追啊。照照好眼力,看见车牌了。其实有这么点时间差也好,他撵在后面有点距离,也不被两个娘们儿发现。
原来她们是要去“条十巷子”,
这里是杂艺一条街,有特别高档的会所。也有价廉平民化的茶馆儿艺所。
照照这边生意不少,东头几乎半条街都是他的地盘,所以,不慌,一时找不着她们,一家家地逛,总能找到。
果然,
一家紧挨汤包铺的茶馆儿门口看见了她们。
女人们还在门口嘀嘀咕咕,
那个叫酸梅的好像要拉她进去,她扭扭捏捏就是驻足不前,
最后,你说如何叫照照也没招儿地笑,
酸梅侧身去汤包铺端了碗汤包出来,肥婆子才“勉为其难”被拉了进去。
这个点,茶馆还没到最红火的时候,店里稀稀拉拉坐着几个谈生意的顾客,
曼丽被酸梅安排在角落一桌,
跟前放着汤包,酸梅嘱咐了几句,她走向后台去了。看来跟这边也很熟。
不一会儿,出来一个管事儿模样的老头儿,
曼丽见了赶紧也站起了身,
老头儿稍胖,跟她对面站着。还真是“一肥对一肥”,
老头儿两手身前放着,好像也和蔼问了她几句话,曼丽像个小学生,一副谨慎作答的模样。
老头儿点点头。又进去了,
就见酸梅蛮兴奋的样子,又抓着曼丽的手腕坐下来,不停地一旁说着什么,时而还手握小拳头像打气一样……
叫照照意外的一幕来了,
老头儿进去倒拿出来一副二胡,
曼丽忙起身,
老头儿递给她,
曼丽也没说话,就跟学生见了老先生的。一点头,再两手接过来,
酸梅赶紧跑过去,帮她把板凳往后移了移,
曼丽坐下,
你知道她身上斜背着她那布包包,往后一推,真跟旧社会卖艺的没两样,
但是,
当曼丽握好胡身。把好弦……那范儿一出来,你就知道她一定是内行人!
更不谈,第一个音拉出来……
店里谈生意的人都看过来了,
因为,
这是演奏级别的,
感情带在里面,更别说岂是这里市井杂耍小艺可攀比的听觉盛宴。
曼丽拿出了她最拿手的“影调”,
快弓、顿弓、跳弓、滑音一个接一个优美动听的声音从曼丽指尖流淌,传递着丰富的情感内涵。
这里当真得说道说道,
瞿淑清培养曼丽当真是下了血本,
曼丽从小到大,只要摸过的乐器,一定买最好的,
更别说在“师从”上的高额付出,
曼丽的二胡启蒙师傅就是大名鼎鼎的“中京派”传人柴云。有人说,二胡艺术是手与心的交响,指尖与臂腕共同发力,左手与右手协调配合,方能达到“琴随人意”的效果。当年柴云初见曼丽时,并不看好她,倒不是曼丽的自身资质,曼丽手长,确实是学医亦或玩乐器的“天赐之手”,哪怕送来时,曼丽都十六了。看上去年纪也不合适了,但是,这都不是问题的主因,关键是注意力,那会儿的小曼丽太好动了。脾气也不好,可说娇气得令人发指……
到底功夫不负有心人,柴云尽了心,曼丽也尽了心,如今,看看眼前曼丽,
娴熟的技巧、动情的演奏,深沉中感受柔美,雅致里生发奔放,时而委婉轻诉。时而欢乐跳跃,时而轻柔似雨、时而豪迈若风……此情此景,柴云若得见,足以欣慰。
好了,也不说柴云大师了。
光说酸梅,
听得,看着,都有股子热泪盈眶之感,
除了被曲子本身感染,当然还有曼丽,
这么好的人,
胖又如何,
难道世人见不到,当曼丽投入一门时那散发出来的真叫“无双”的魅力!
曼丽的专注,曼丽的得心应手,曼丽的自信,曼丽的沉浸其中,就是最厉的毒药,这时候她想把谁迷死都是手到擒来……什么彭鸾青,什么和夕臣,包括那些欺负她的小畜生们,酸梅就觉着曼丽天生是谁都高攀不来的,你们还瞧不起她……
嗯,
虽不至立马像酸梅把曼丽这样当成宝,
照照见到这一幕,肯定还是有“刮目”一面的,想不到啊,胖婆子还真“深藏不露”……
一曲终毕,
茶馆里响起掌声,
包括隐在木柱后一桌的照照也拍了拍手。
看见,曼丽曲落似乎自己还沉浸了一下,稍后缓过神来,才觉很不好意思,但还是依礼起身。弯身一谢。这也是行里的规矩,她看来都懂。那是自然,柴云的关门弟子……
照照也看懂了,
看来她是来这里“应聘”的,
当然,照照也有看不懂的地方,要说“赚小快”,这好的技艺怎么跑来这么个普通堂子?
反正,见着酸梅特别兴奋,连声儿对管事儿老头道谢后。又抱住曼丽摇摇晃晃高兴不得了的样子,
这时候,照照才得见胖婆子露出真心实意的笑颜,很开心……这是发自内心的笑容,照照竟有些看着没眨眼,觉着,还真好看……是不是见了鬼?
这天,照照跟了她们一路,
这两婆娘这能吃,
那碗汤包一起干完后,
又去附近的“水秀街”逛了半天,买了些忒便宜又不中用的东西,
晚晚餐,
照照真是服了她们,
又吃浇头面!
不过,这次如了曼丽的意,
终于到啾鸿兴了。
第43章
从这开始,照照隔三差五的一个“任务”就是去“监视”一下曼丽的“外快演出”,这是他给自己的说得过去的理由,否则一会儿想去看看她一会儿想去看看她,显得真是不正常。
这些日子对曼丽而言,可算到京城以来最快活的时候了,和最好的铁磁姐们儿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一小学上来的技艺也没白费,还能赚笔在她看来“不菲的小费”。当然,学习当学习认真,魏老师那边练钢琴也丝毫不敢马虎,见缝插针的时间都是曼丽自己的了,快活着呢。
照照这天在“壅成会”吃饭,
古时候“爷”们流连的社交圈。在气象大转型的当下,正悄然以另一个名字出现,它叫做“会所”。圈子商业往来、社交活动、沙龙聚会,依旧雄踞上层的“爷”们需要有自己的圈子,也需要容纳圈子文化的会所。
京城最顶级的会所当然不在条十街,但是这种鱼龙混杂的街巷深处确实也隐着不少一般人难以踏进的高级会所。“壅成会”即是其中一家。
条十东巷深处,一道小小的门后是又一个天地。
房子是上世纪初建造的欧式风格建筑,几经变迁了。50年代是瑞金医院名医匡光申的官邸,80年后的21年间是英领事馆。01年被照照的叔父崇忻政看中,向兴国宾馆租了10年改造成了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