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颐和曼丽/曼丽歪传(335)

这边淑清一听“元西”的名字,心中是既有惊喜也……不知怎的,又隐隐不安。

她当即就拿起手机走进房里,

首先给曼丽打了个电话,

“曼丽,”这是心里忽然间太焦灼了,确实这时候很想听到她的声音,不过,口气一贯的严肃,“哦,小姨,有事么,”

“没什么,我带万遗回家了,晚上你接了小满和意一回家吃饭。你现在在哪儿。”

“路上,一会儿还要回医院巡房。”

“嗯。”

电话挂了。

接着又往医院打了个电话,

那边,是姚雀接起的,

证实了曼丽下午是有巡房,这才放心。

殊不知呀,

曼丽这一连串的“扯谎”啊……她腾出一下午的时间就是为了给正阳和小满见面的,所以早跟姚雀交代好,谁找她都说她去巡房了……

淑清也是心事太重,一切先紧曼丽是安好的,心,好像才放松些,从房里出来,

手里拿了曼丽和孩子们的一个相框,

看见江阳正抱着万遗又是眼眶通红,万遗宝宝被他的白胡须吸引,一副就想去抓的样子。

淑清在他身旁坐下,“喏,这是她现在。”

江阳接过相框,首先肯定好好地去看正中间抱着万遗的曼丽,边抹眼泪也是笑着,“你把她养得很好,很好。其实也见了不少,选之拍了不少她……”

淑清叹口气,“你老了老了尽做糊涂事!选之本来身体就不好,你还叫他这些年这么苦地藏着跟着曼丽,那不是心更苦!”

江阳垂着头就是摇着头,看着泪又往下流。

万遗终于出手了,去抓他的白胡子,

淑清把小坏手抱过来,万遗手里还抓着不松手,江阳跟着她的小肥爪爪走,虽流着泪却也一应任之,好像就算万遗一把把他的胡子拽下来也无所谓。

“松手!”姨奶奶吼,小肥爪爪才松了,祁枫赶紧拿了轰轰熊给她,万遗这才注意力转移。

一边招呼万遗,淑清又有抹悲愤,

“他要醒了就醒了,你又何必把水晶棺挪出来!搅了二少清净,”

“我们都知道二少就是他的一剂清醒剂!只要见到二少真身,他就时刻想到自己和满意的关系多么不容于天!他就会无论如何不再去想见满意……我这也是被元西那孩子的研究吓着了,万一曼丽有想起来的那一天!……再说,据二少四十二忌日也快到了,这一年正好也是二少九十诞辰,难道还叫她孤零零躺在地宫里?该叫她和领袖团圆了,还是入土为安好。”

听了,淑清显出怔忪,

稍后,重重点了点头,“这么说,你确实做得对,只要他不想见满意,对满意彻底绝情……”又低头摸了摸万遗的小脑袋瓜,“再看在如今她这一大家的份儿上,希望她能有所改变……咱们这都是防范于未然,千万不能叫这二十来年的心血又回到她十五岁那年……还有,你说‘入土为安’这个事确实也对,现在满意也儿女双全,二少也该安心,回到领袖身边……”说着说着,又泪流,万遗宝宝这时候好懂事,她竟然抬起肥爪爪要去抹姨奶奶的眼泪……

与此同时,

这边大紫阳宫西大门乾朝门对面,

小课走过来拉开副驾门上了车,

他穿着宫禁警卫的军装,手臂上有“宫”字符,驾驶位上的照照也穿着正儿八经的京畿警卫部的军装。

小课从军装内袋里掏出多本手册,俱是手续详实的通行证书,拉开车前挡板,放了进去,边蹙眉说,“办得挺顺利,我觉得老和默许了这件事。”

照照已经拉档行车,笑笑,“默许了更好,一件棺材进了宫,再如何遮掩也得露馅,要不,这宫禁之内的安全可真得整整了。”

小课放好这些手册,向后一靠,似松了口气,不过,眉头依旧蹙着,“我觉着他也在犹豫,中间有些东西拦了下,之后又准许了,你说他到底什么心思?”

是的,

小课猜得没错,

夕臣对“他两儿去‘抢’回水晶棺”这件事是犹疑了一下的,小姨叫他们不要插手,夕臣本来是准备听话,所以中间“拦了下”,但是,

夕臣左思右想,还是觉得水晶棺应该回到紫阳宫保险,于是,又“准许”了,最后看来呀,

夕臣后悔极了!

不该犹疑,根本就该果断!甚至,他该亲自出面早早就把水晶棺夺回来!这样,曼丽就肯定见不到……

同样的,世上没有后悔药,

是满意的命数,到了这里,就该这样了……

第383章

淑清从房里拿出一个茶缸,江阳一见就站了起来,“还留着呢,”显然很激动。

淑清点点头,“曼丽上学时一直都是用这个茶缸。”

祁枫一旁也是满含情感地,“二少从前这只茶缸都不离手……”

是的,甭说现在了,古来,国人喝茶都先讲究茶具,茶壶茶盏功能明确,什么茶配什么壶,使用什么水,甚至水温的高低也不能含糊。不过日子穷时喝茶就没这么讲究,大茶缸子是首选,一杯茶泡上一天,临下班将茶叶嚼了下咽也大有人在。实际领袖也这样,还说吃茶叶强身健体,梅静群自然遗了他的习惯,茶缸老在手边儿。

茶缸之所以不称杯而称之为缸是其容量,正常容量的茶缸一暖壶水仅能倒上两三杯,超大号的茶缸容量可以与暖壶媲美。早年梅静群一起床第一件儿就是找开水壶灌上满满一茶缸水,心满意足的盖上盖儿,盖儿上系根绳,上午一缸下午一缸,一天喝得有滋有味。她也没说喝多好的茶,不大好吧可经得住泡,喝一天到下午还有点儿颜色,最后随手一泼,算是一天过完的仪式,第二天一切照旧。

京里人喝茶与哪儿的人都不同,就讲究喝茉莉花茶。其实会喝茶的人反倒不愿意喝花茶,认为花香遮了茶香,得不偿失。殊不知京都地区水恶劣,水碱重得烧开水时如同冲淡了的牛奶。茉莉花香最初是用来遮水中碱味的,久了才形成习惯,所以老京城人喝茶就爱这一口。

梅静群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生在京城,死在京城,除了陪领袖出访过一次俄国,极少踏出京城。因此,习惯上,绝对最正宗的老京城人。喝茉莉是她一生的习惯。

少时读书,曼丽遗了她这个习惯。

她读书那会儿茶叶都是按两卖,一毛一两到一元一两。能喝一元一两茶叶的人都是生活富裕之家,喝不起又想过瘾的就去茶叶店买茉莉高末,也有称高碎的,高末就是高级茶叶末的意思,它有一个雅号叫随壶净。茶叶店的散茶卖到最后就会剩下这些碎末,讲究的喝主不喝,手头紧又馋的就买来过瘾。

曼丽当然喝得起好茉莉,不过她身边人就不一定了。曼丽大二去鄞州协和实习了一个月,带她的老教授姓方,这位也爱喝茉莉。一开始曼丽很奇怪老头儿为什么喝高末总会把她叫到跟前,打开大茶缸盖让她闻闻,可并没有她喝的意思;如果她没有做出夸张的反应,老头儿还会不高兴,让她抓紧时间做事。于是后来曼丽学乖了,每次不等他叫,曼丽就主动地夸张地喊好香好香,欠的不得了的样子。哎,至少如此了,老头儿能叫她少干一个小时活儿。……如今想想,也是有趣。

上一篇: 朱门纪事 下一篇: 朱可娃.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