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法院判决书有一条写得十分明确,叫曼丽看了也不解,判决书明确写道:至婚姻解除之日开始,彭鸾青不得再私下接触曼丽,禁止彭鸾青故意在距离曼丽50米内活动。……这,这相当于是一条强制“人身安全保护令”了!……曼丽只是觉得这一条是否也太“言过其实”,她本来就再与鸾青不会有任何往来了,加了这一条,是否对鸾青而言是一种侮辱呢……
曼丽指着这条看向小姨,
小姨也只是平和点点头,“没事的,这也是怕鸾青还有些不必要的解释来打搅你。我们也知道,至此,他有他的生活,你过你的日子,就算原来有误会。再如何澄清,忏悔,你听了,也没那个必要了是吧。鸾青懂的,你也不用放在心上。”
曼丽只有轻轻点头,
别的也没什么,曼丽一一签了字。
小姨将这些重新放回文件袋,
接着,
十分郑重地看向曼丽,两手拉过她双手握住。
“曼丽,你走出了一段短暂也毫无意义的婚姻,接下来,希望这一段姻缘能带给你幸福。”同时又狠狠握了握,“肯定会幸福的。”
曼丽都怔傻了!
小姨说什么呢。什么又一段姻缘……
小姨握着她的双手,用力,晃动了下,
仿佛也给她自己信心,勇气,她作出的这个决定没有错……
“曼丽,我昨天跟你说的那位病重的老人家,其实是外婆的一位挚友,你小时候在她家住过一些时,老人家很喜欢你。当时就和外婆,”小姨顿了下,温柔地看着她,可曼丽怎么就觉得小姨眼中藏不住的忧伤,“定了娃娃亲。说要把你许给她外孙……”
曼丽还是呆呆的,一时信息量太大,好似一个头绪她都抓不着,主要是来的都太突如,一时很难消化。
“现在是这样,那位老人家病重,也确实到了行将就木的时候,生前唯一的愿望就是见到你和她的外孙子能,成了家……”
曼丽这一听。总算清晰了些,
到底心还是软的,
本来曼丽对自己的归宿就不抱有期望,
如果,自己的“姻缘”能成全一位老人的遗愿……曼丽倒觉得。也是好事一桩吧。
曼丽点点头,
伸出手倒拍了拍小姨的手,
“小姨,如果你是怕我因为‘娃娃亲’而不是自己的意愿成的这个家而为我难过,大可不必。我都这个年纪了,其实也早想好了,本来还打算一生不婚就陪您到老,所以不存在这样幸不幸福,那样幸不幸福,我觉着只要自己心情愉悦,活得舒适,哪样一种环境下,其实没多大关系。”
小姨掉泪了,
紧握着曼丽的双手。额心抵着她的手背,将所有的所有全埋了进去……
曼丽这才知道,老人家住在金陵,
又是小姨亲自开车,带曼丽去金陵了。
一路上,小姨话不多,看上去眼眸里的愁云始终散不去,
但是曼丽很懂事,总说些快乐的事,叫小姨能微微露出许笑容……
直到到了金陵境内,
曼丽再次哑然,
金陵是南方一个小古城,
面积不大,历史却悠久,曾经也是虎踞龙盘之地,
车只开到城边,
曼丽仿佛就感受到浓浓的婚庆之色,
好似,整个小古城一日都在等待着她这个“新娘”的到来……
车外,
站着的男人,
更是叫曼丽呆愣无法!……
他走上前来,
亲自为曼丽开了副驾门,
微笑着,
“曼丽,我是和夕臣,外婆念叨你一天了。”
伸过来一只手,
这是一只至此会掌握曼丽一方天空的有力之手!
第75章
从某方面而言,曼丽算人生赢家了。
和彭鸾青婚姻如泡影,但是婚礼可是扎实得大操大办。
如今,二嫁更叫人咋舌。她的感觉没错,一座城,张灯结彩。实话实说,新娘是谁真在其次,首要的,是和夕臣,结婚了。
了解和夕臣,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和家。
和家之所以在天朝近代史上占有浓墨重彩一笔,首先当然来自大名鼎鼎的枭雄和回。
和回在历史上有很多争议。很难说是好人还是坏人。也是,私以为政治家确实不能简单地用好人、坏人来评判。如果从仁义、善良的角度来讲,可以说没有一个政治家是“好人”,政治家不说几句假话、不耍些手段。如何成为政治家?当然政治家会用不同方式,有些政治家比较倾向法家,比如和回,就经常会提到严刑峻法;有些则比较儒雅。倾向儒家;还有些则追求道家“无为而治”。但政治家不能以他的为人是个“好人”还是“坏人”来评断。
从和回一生功绩来看,担得住文武双全。不但能打仗,个人也勇武,和回不是纸上谈兵,他本人曾怀揣利刃刺杀卖国贼徐卓。和回一生南征北战,能征善战,很少打败仗。他的奋斗史体现了在群雄战乱时期,一个心机boy通过奋勇努力好战战胜了所有“富二代”后逆袭成功的励志范例!
和回的文学造诣也很高。很多诗篇如今都流传了下来。“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说明这位曾经霸踞北方近一个世纪却来自南方小城金陵的心机boy还是一个比较有诗意、对人生有比较透彻想法的人……
嗯,和家由和回发的家,举的业,
基础打得如此雄厚,
之后,就尽等着人才辈出吧。
又一个新世纪的来临,
人世再次变得纷乱不堪,
和家再次出枭雄,
也就是如今绵延至今把政总党,粹和党的无二创始人,和绍。
所以,
和家素有“党魁之家”之称,
纵你是元首花落谁家,和家天朝高位的位置稳稳不动……
当然,由和绍立下来的规矩:和家永远不参“元首之争”!因此至今。和家没出来一位实质掌权者,均看上去“位高权重”,实际都是虚职。就拿和家第六代长孙和夕臣来看吧,也不过元首身边“高参”一枚……可能。这跟历任元首把和家“看得严”也有关系。
和夕臣大婚,
全按家里规矩来,
老家摆酒三日,
只招待乡里。不接外人一枚!
曼丽穿上了当地传统嫁衣,
听穿衣的嬷嬷说,这套平金绣褂皇嫁衣,耗刺绣工时6200个小时……
当然不用嬷嬷指教这有多么珍贵,
金陵绣自和回霸世就名门天下了,
金陵绣绣技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平”指绣面平展;“齐”指图案边缘齐整;“细”指用针细巧,绣线精细;“密”指线条排列紧凑,不露针迹;“和”指设色适宜;“光”指光彩夺目。色泽鲜明;“顺”指丝理圆转自如;“匀”指线条精细均匀,疏密一致。
曼丽这身曌红褂皇嫁衣,面料选用产自江南的天然桑蚕丝,面料光洁精细。手感柔糯。孔雀羽线、米粒珍珠、纯金线这些珍贵材料元素都被运用到嫁衣上,一针一线将金陵绣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