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相见时难(80)

一定,一定。

一定会幸福。

太医宣布我好了之后,皇上很高兴。这段日子,皇上对我已经宠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他甚至把这次随扈的四贝勒福晋和侧福晋先期遣回了京城,他的表现不象是个皇帝,倒象是个蛮不讲理的岳父对女儿夫家的其他妻妾撒气。我在倍感荣宠的同时,也不只一次亲耳听见了关于我和皇上之间有着不堪关系的传言。

七月间,皇上下旨修《功臣传》。又有人传言,因为我在落水昏迷时不停地叫着阿玛、额娘,故而皇上命人修此书,欲收录我的阿玛额娘,也是用来讨好我、取悦我的。

原本我还不把这种流言蜚语当回事,可是当九哥哥一个颇得宠的庶福晋,一夜之间消失在避暑山庄,我才真正体会到,我原本是活在一个多么牢固坚强的庇护下,如果离开了这个不计回报的羽翼,我的生活,又会变成一副什么模样?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回到京城之后,皇上只让我一个人回到畅春园,而不是跟着他回宫。就在兴灾乐祸,我一夕失宠的传言甚嚣尘上时,皇上一旨颁下,在畅春园北一块颇大的土地上建一座庄园,并将此园赐给胤禛居住。更重要的是,胤禛因此有了足够的理由与足够的时间驻留在畅春园。我私心地以为,有了皇上这样特意的厚待,我和胤禛的未来一定是一片坦途。

也不是不曾快乐。

最初的几个月,我仿佛置身天堂。

在回到畅春园的第三天晚上,从宫中急急赶来的胤禛便让我尝到了久违的热情。那是一个疯狂的夜晚,疯狂到即使在我离开胤禛后那寥寥无已的孤寂日子里,一想起他的唇,他的手,他的喘息,他的呐喊,饱含血泪的决心还是几乎崩溃。

胤禛突然地闲散了起来,他的空余时间多得令我瞠目,有时我甚至不得不把他赶回京城自己的府第去,因为他留在我身边的时间实在是太长。就算是在一起的时候,他也没有多少正事干,不是看看佛经,就是写写字,要不就是和我说笑几句。外冷内热,这个词儿用来形容胤禛再合适不过。这个让手下人噤若寒蝉的冷面王爷,在和我独处时,热情地让我招架不住。

我忘乎所以,一径沉溺,是枫珮给我提的醒,我才想起了一件事,皇上至今没有给我们指婚,而我的月事,已经过了一个月未来了。

枫珮把这件事告诉了胤禛,他又是惊又是喜,当天就带了太医来到畅春园。太医战战兢兢地给我诊了脉,第一句话就让我的心放回了肚子里:“格格并无大碍,只因体寒,气血滞涩,服一剂活血化瘀的药,癸水很快便至。”

太医的第二句话只说了半句:“只不过格格心肺俱有损伤,只恐……”

“既无大碍,这就去开方子。”胤禛一直守在门边,突然冷冷地出声。太医一激灵,佝偻着身子一溜烟走了。我笑着揭开垂着的纱帐,探出头去看胤禛:“为什么不让他把话说完?只恐什么?难不成,我的小命不长了吗?”

“胡说什么?”胤禛立起眉,急促地低喊一声,随即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扯开僵硬的嘴角笑一笑,走到床边钩好帐子,扶我坐起,亲手帮我套上了鞋子。

“本来嘛,你还那么凶!”我轻轻在他的肩上咬了一下,赖在了他的背上:“罚你背我到霰华亭去。”

胤禛二话不说,背起来就走,任我怎么拍打也不停步,一路上凡是见到我们的宫女太监无不是惊诧之后掩口轻笑。伏在他宽阔的肩背上,我渐渐也放弃了挣扎,紧紧搂住他的脖子。

“胤禛,若是能一直和你这样走下去,该有多好?”秋天的京城,天是那样高、那样蓝,清风徐来,我在胤禛的耳边,柔软地说。胤禛把我向上掇一掇,没有回答,步履沉着地踩在铺着落叶的路上。

“那年在霰华亭,你若不是喝醉,会来亲我吗?”我张开手掌覆在他的脖子上,感觉着他呼吸间喉结一上一下的运动。胤禛连哼都没有哼一声,不搭理我。

“嗯?说呀!”我含住他的耳朵,逼问着。胤禛侧头让一让,没好气地说:“不会!”

“真的?”我一口咬上去,胤禛痛得冷哼一声,加快脚步走进了霰华亭,把我放在亭边椅上,俯身下来,把头埋进我的怀里。

“曼萦,我要你给我生个孩子,属于你和我的孩子。”

他的气息颇不平顺,想来心中紊乱。胤禛成亲多年来,子息上一向艰难,我知道枫珮的话会让他有怎样的狂喜。可是,以我们现在的身份,皇上含含糊糊的态度,指婚尚无定论,更遑论孩子……

“我昨天又去求过皇阿玛了。”胤禛的脸压在我的胸前,闷闷的声音震着我的身体,也震动了我的心。若不是为了我们的事,即使是面对自己的父亲,胤禛也极少开口相求,算上这次,他去求皇上已经不下五次了。

可是皇上……

既然已经默认我们如今的相守,又何必这样牵拖?皇上的心思,胤禛摸不透,我更是如堕云里雾里。

可是我并不着急,因为这伸手不见五指的云遮雾障中,有一只坚定握紧我的大手。

七拖八磨。

四十五年的春节过去了。正月间,皇上第六次南巡。原本也要带我去,因我晚上与胤禛放烟花吹风得久了,染了风寒,便没有成行。胤禛没有能留下来陪我,随扈南下,临行前去见了皇上,求将我挪进宫里,可皇上并没有应允,只是嘱了良妃娘娘来畅春园照顾我。

一时之间,偌大的畅春园,除了洒扫的宫人,便是我们两个女人茕茕对立。

在温暖如春的房里关了十来天,我才在良妃的陪同下披上斗蓬,到落满白雪的园子里转上一转。

我在前面静静地走。

良妃在后面静静地跟。

远远地,我看见前面一株如火如荼的红梅,拎着斗蓬小跑到梅树边,轻轻攀过一枝,凑到鼻边嗅。

这么美丽的花,偏又有着这么沁人的香气。

世间的人,有谁能象它这样两全其美?

回过头,看着慢慢走向我的良妃娘娘。

这两年,良妃娘娘的性子更加沉静,虽然她的美丽依然,凝视着她,我有时都为了她的美而失神,可是她的眼里却有了与以前不同的东西,那是一种更加通透的彻悟。

这是她与我额娘之间为数不多的不同点之一。我的额娘就算是经历了那样的苦痛,对爱情的梦想和对生活的追求还是没有止息。

良妃娘娘站定在我面前,静静地任由我打量的同时,也细细品味着我的眼睛。

“这一生,我只是个影子,看着我的人,永远都不是在看我。”良妃笑了笑,伸手摘下一朵最近的红梅,和蔼地替我簪在鬓边。

我心中有些不忍,忙道:“别这么说,良妃娘娘。”

她笑着摇摇头,善睐的明眸中光韵流转。

“其实,我见过你额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