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名门嫡女:神探相公来过招(233)+番外

老军医并不畏惧他,大家拼着命将汤药煎出来,并非是贪生怕死,在战场上见了太多的生离死别,他们只是心知肚明,没有这碗药,大将军恐怕撑不过今天。

宁夏生一只手撑住额头,也不说话,老军医在他对面只顾坐下,等着他发号施令,一直等到夕阳西落,一抹金黄色的日光从帐篷的缝隙中塞了进来,他才缓缓的抬起头来,双眼中藏着茫然,这是以前从来不曾有过的,即便他才入营当兵,都不曾有过。

“我撑到下一次要多久?”宁夏生想要知道自己的期限。

“回大将军的话,请伸出手来让我先把把脉。”老军医站起来,也是累极了,整个人晃了晃,才挣扎坐到他身边来,把脉的时候特别严谨,宁夏生只能在心里悄悄数数,曾经有个人教过他,实在太紧张的时候,紧张到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数数。

一个一个数,慢慢的数,心跳呼吸都会跟着平缓下来,宁夏生试过很多次,知道这个法子听着简单,实则很灵验。

一直数到过百,老军医才放下了手:“大将军,不知你可曾听过有种禁药叫做红丸?”

宁夏生不通医术,自然是摇了摇头。

老军医叹了口气才继续道:“红丸这种禁药屡禁不止,是因为每个有些名气的大夫或多或少都会配置些带在身边,以防不时之需,说是禁药却并非是毒药,然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将军在重伤之时,被人破例用了大量的红丸,随后在接下来十多天,又一天没有停歇的在用药,红丸药性已经死死咬住在大将军体内了。”

“所以,谭军医逃跑了?”听完老军医的话,宁夏生反而没有那么急躁了。

“他知道红丸的药效可以克制住大将军的伤势复发,当时或许只想要保住大将军的性命,就再顾不上其他的,当然也可能谭军医本来就是舜天国的细作,这是最好的良机,虽然挽回了大将军的性命,却让你视药成性,再不能摆脱开红丸的魔力。”

“是我让他放开手脚替我用药的。”宁夏生想一想道,如果说谭军医是细作,又说不过去,如果不给他服食红丸,那么他中的毒箭很快就毒性攻心,命不保夕,何必要花这样的大手笔,再来拖延,岂非成了多此一举。

“他明知道红丸的药性!”老军医气的吹胡子瞪眼。

宁夏生还是摇了摇头道:“他劝慰过我,不过是我贪生怕死,想要再活下去。”

老军医听他这样一说,反而显得讪讪,不好再强调要捉拿潜逃在外的谭军医就地处置,毕竟此人敢动用禁药救活了大将军,也算得上是功过相抵了。

“既然你的意思是,我中红丸的毒性已经极深,那么我想知道用什么法子可以彻底根治它,除了死以外,定然还有其他的法子,对不对?”

☆、186.第186章 :不成功便成仁

老军医被这句话问得一筹莫展,最简单的办法无疑就是死,服食大量红丸的人,在他眼中简直等同于病入膏肓,但是他也说了,红丸并非是毒药,所以,还有的挽回,还有的救。

“大将军,除非你克制自己从这一刻起,再也不碰此物。”

“再也是多久?”

“永久,永远。”老军医这一次说的斩钉截铁。

“据你所知,以前可曾有人做到过?”宁夏生趁着自己还算清醒,他将心中的疑惑一并问问明白。

“有人误食过一两次,想要戒除,至少花了三年的时间,中间不时又被其召唤回去,重新服食,一来二去,毒性越来越重,最后不惜倾家荡产,直到摸清身家中的最后一文钱。”老军医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自然也有人意志力坚韧,要死要活的戒除掉,也已经人不人鬼不鬼的。”

宁夏生根本没有被他的话给吓住,连眼中的那一丝迷惘都消失不见,他居然咧开嘴冲着老军医笑了笑道:“不,我不会人不人鬼不鬼的,我还要带着手底下的兄弟们,镇守这一方天朝的家园国土,这样吧,我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趁着这次舜天人退回去修生养息,就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必然要将这见鬼的红丸从我身体里头彻彻底底的驱逐出去。”

老军医听得目瞪口呆:“大将军,你的意思是,你要在一个月内戒毒?”

“你要是觉得时间还太长,或许我还能略微缩短些。”宁夏生已经恢复了平日的冷静果敢,还有那种一呼百应的气势,“其实,我要做的只是再也不去碰它了,对不对?”

老军医呆了半晌,方才讷讷道:“大将军,这件事情虽然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可是我在军中多年,你是我见过最了不起的人物,是真正的英雄,所以我相信你的话,也会尽力配合你的恢复工作,如果允许的话,这一个月,我会长住在大将军的营帐中,就近医治。”

“好,那么就这样一言为定。”宁夏生与老军医击掌为誓。

他叮嘱下去,让人送来最结实的大捆大捆牛筋绳,按照自己的想法裁剪好了长度,又搬了硬木的大椅,至少二十来张,排排坐,放在营帐一圈,有人想要过来看热闹,被看守营帐的亲卫军训斥,大将军在整个月中要办十分重要的大事,任何人不得靠近。

一桶一桶的清水也跟着送了进来,老军医那边也都准备妥当,两个人用了半天时间做好应对的准备,宁夏生拍开一坛好酒来,低声道:“这坛酒还是我出天都时,大理寺的沈少卿亲手相送,一直没有舍得喝,今天是个好日子,所以就不留着它了。”

如果涅槃,即将重生。

宁夏生没有给自己任何一条退路,如果做事做人都要处处留下后路,他绝对不能在边关坚持下整整的十年光景。

两人用大碗盛酒,喝的十分尽兴,老军医喝的酒意正酣,说到自己已经五十有六,四十岁那年,爱妻重病亡故,他身为杏林好手,却在她身旁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她一寸一寸憔悴枯萎,那一瞬间,他甚至想要扔下家中世代相传的医术,漂泊浪荡,再也不愿意归家。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混迹在军营之中,看了太多的生生死死,他猛地醒悟过来,原来生与死在旁人眼中,不过是眨一眨眼的不同,于是,他留了下来,做军医一做十多年,直到半年前,居然收到了家乡寄来的书信。

“大将军,我离家时,儿子不过八岁,没想到如今已经有了孙子孙女,家书中说的都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之事,我却看得老泪纵横,想要立时收拾细软返乡,却又生怕近乡情怯,根本已经是个陌生人。”老军医擦了擦眼角,“你看看我这把没出息的老骨头,这是大将军最为要紧的时候,我觉得说这些有的没的。”

宁夏生却听得十分津津有味:“这些年,如若没有像你这样的人在边关任劳任怨,鞠躬尽瘁,又哪里求得到阖家平安,子孙满堂,等我这一次大好了,定然送你一笔养老的银钱,让你风风光光的衣锦还乡,你放心,做人到哪里都需要手边有钱,你出手大方不亏待家人,那么就没有陌生人这一说法,定然将你当老祖宗一般供养着,方可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