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魔界搞基建(239)

相辰的不安变得愈发强烈了。

“景明,你是说,龙爪宫有可能,根本就不打算迁徙过来?”相辰压低声音道。

他们已经注意避开周围的人了,奈何这里本来就是有很多人走来走去的河边,吃饱喝足的山口人都在附近溜达。

而孙老族长,也是其中之一。

“三殿下,你也听说了吗?”孙午从后面走上来,捋着胡须,“龙爪宫似乎没有动身的意思,他们的精锐还在外面狩猎,留在部族里的人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我们离开赤月河谷的时候,葛氏和乐氏都在收拾行装了,另外三部却岿然不动。”

“另外三部……孙老族长,你是说,龙爪宫、凌波居和储氏都没动静吗?”相辰忙问。

“正是。”孙午点点头,“三殿下,周尊者,依老夫之愚见,龙爪宫和凌波居过来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了,你们该早做打算才是,山口平原固然好,可是人太少,恐怕也发展不起来啊。”

不用孙午说,相辰已经发现了人力不足的问题了。

现在又多了一个问题,就是肉也不足。

按照孙午的说法,葛氏和乐氏应该已经在路上了,过不了几天就会过来,这人数眼看着又要翻一倍,吃饭的嘴巴又多两百张。

谢过孙老族长提供的第一手消息后,相辰拉着周景明来到僻静处,确定了四下无人,才说道:“景明,你……能不能跟大太子说一句,让他督促龙爪宫的人把腊肉送过来?”

相辰虽然很讨厌大太子,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方法是最快最有效的。

至于为什么要让周景明去找大太子说,两个人心里都明白,周景明和大太子的关系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中,并不是说他们两个关系真的好,而是大太子好勇斗狠的生性作祟,为了稳住周景明这个非常稀罕的对手,宁愿背着他飞来飞去,还说前仇旧恨一笔勾销。

这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周景明可以利用他们这层平衡关系,去向大太子要求调动龙爪宫的人,把九十九辆腊肉车送过来。

“如果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这样了。”周景明叹气。

“景明,辛苦你了。”相辰拉住周景明的手臂,端详着他的脸色,“实在不行,就再射他一枪,满足他。”

周景明失笑:“怎么说得这么变态……”

但是大太子确实就这么变态。

“我们再等几天,等到葛氏和乐氏的人来了,这边考核完,分完地,我就启程。”周景明道。

“好。”相辰点头。

商量完这件大事,相辰的心定了不少。

那么猎|枪队就暂时不用加人,冶炼组可以专注炼铁,打造铁犁和铁十字镐,眼下闲着没事的人,可以先去矿山上挖矿。

分工顿时变得清晰起来。

-

当天晚上,周景明回营帐休息前,遇到了一身焦糊味、刚刚下工回来的佟师傅。

“不用再造猎|枪了!”周景明告诉佟九,并且把他和相辰商量的内容也一并说出来。

佟九低沉地“嗯”了一声,站在原地没动。

“早点休息吧,要不要泡个澡?”周景明将已经打满的水桶指给佟九看。

“你要泡么?”佟九看向他。

“不,我是说你,”周景明耸了耸鼻子,“好像烤焦了一点。”

佟九低头,闻了闻自己:“没有啊。”

“泡个热水澡,会舒服一点。”周景明拍了拍佟九的手臂,感觉到他衣服下面的皮肤都是热的,不禁有些心疼了,“明天开始炼铁制农具,就不用你亲力亲为了吧?你们冶炼组,不是还有两个人吗?”

“嗯,明天让他们炼,我在旁边看着。”佟九又拉开衣领闻了闻,“臭吗?”

周景明推着他进帐子洗澡。

一帘之隔,水声响起。

在周景明的监督下,佟九泡了半炷香时间,才从水里出来,换了干净舒适的浴衣,踩着从魔宫带出来的木屐,休闲地走出来。

湿漉漉的头发贴在结实的肩颈肌肉上,额前碎发耷拉下来,遮住坑坑洼洼的额头,反倒显得脸部轮廓有些斯文了。

“怎么不烘干?”周景明站在帘子外面,看见他出来,问道。

佟九垂下眼睛,下一刻,一层白雾从头发上浮起来,随即散去,松散的长发垂下来,发丝间还带着些湿气,却不像刚才那样湿漉漉的聚拢成绺了。

帅啊。周景明暗暗羡慕。

“不炼猎|枪,肉不会不够么?”佟九抬起眼帘,沉沉的目光凝向周景明。

他泡了个澡,脑子也变得活络起来了,一下子就问到了关键。

周景明也不避讳,直接告诉他,龙爪宫还差他们九十九车腊肉没送过来,如果过两天乐氏和葛氏都来了,龙爪宫还没信,他就要亲自启程去找大太子催债。

佟九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什么。

“地下拍卖行为什么不亲自送过来?”

好,这问题问得很好,不愧是你。

周景明跟佟九解释了一番,为什么大额存单很难一次提出来,银行的钱不全在银行金库里存着,还有一大批在外面放贷,毕竟拍卖行那么多员工也要生活对吧。

佟九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不过,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过几天去找大太子的时候,佟九得给周景明做副手,狙|击手每次出击都需要他的小伙伴。

“知道了。”

-

三天后。

山路上烟尘滚滚,葛氏和乐氏的大部队来了!

这次来到山口平原的有一百六十多人,山口平原的定居者在现有人数的基础上又翻了一倍。

不过,葛氏和乐氏迁徙来的人,比预期中少。

两个部族加起来,才来了一百六十多人,这两个部族可都比孙氏部族大。

说明他们对新家园的期待有,但不多。

至少没有孙氏部族多。

周景明和相辰还是按照接待孙氏部族的流程,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一天安营扎寨,一天选拔考核,一天分派土地,告知现有政策。

葛氏和乐氏的族人听到土地私有,只要交十分之一的收成上去,都表示很乐意。

还有农忙时候,有免费的腊肉吃,这一点他们相当满意。

新山口人们开始开荒了,正好第一批“老山口人”在旁边给他们做出示范,平地上再次腾起烟雾滚滚。

而第一批铁制农具的投入使用,也使得开荒效率大大提升。

“你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候啊。”孙氏族人沧桑地感叹道,“想我们那时候,都是徒手拔草,徒手扒石头……”

葛氏和乐氏族人撑着铁十字镐,好奇地倾听“老山口人”的艰苦开荒史。

“不过,来的早,也有好处,”孙氏族人话锋一转,“等到浇水的时候,你们就知道了,嘿嘿……”

最早这批人的地距离赤月河最近,后来的人可就没这福分了,不过,距离赤月河也不算太远,就是要在大红月底下挑着沉重的水桶多走几百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