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魏晋干饭人(1205)+番外

他们的目光不能只看着上面,还得往下看,看到最普通,最苦难的百姓才行。

赵铭喃喃道:“民为根基……”

“民为根基……”赵程也喃喃起来,“我也一直如此认为,历代皇帝虽认儒家的思想,却只愿读《论语》《中庸》,读董仲舒的注释,不愿推崇孟子和荀子……”

说到这里,赵程眼睛闪闪发亮,一把拽住赵含章的袖子,“含章,你认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赵铭看见,连忙去扯他的手,低声道:“放肆,这是陛下!”

还当是以前吗?

赵含章并不介意,沉默了一下后道:“我要是说人性本恶,程叔父会不会给朕来一拳头?”

谁知道赵程却哈哈大笑起来道:“正是的,正是的,人性本恶,不然,为何面临绝境之后,人性之恶就会迸发出来?”

“也正因为是人性本恶,我们才要以德教化,以法约束,将性恶转为性善,这才是读书的根本,是德治的根本啊。”

赵含章忍不住扭头去看赵铭,“铭伯父,你从哪儿把程叔父找回来的,他这半年都去哪儿了?我记得他之前都是认为人性本善的。”

赵铭见她一点儿不介意赵程的失礼,便冷淡的道:“人都是会变的,朝夕可变,何况半年的时间呢?”

赵铭拍掉赵程的手,斥道:“老实些,有话就好好说,休要再拉扯陛下。”

赵含章见赵程低下头去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思想又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便和赵铭道:“没事的,没事的,我不介意。”

你听我的自称就听出来了。

赵含章领他们回后宫用饭,一路上为了照顾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赵程还特意放慢脚步,一路上把国库今年的开源来路都谈了一半。

王氏住在后宫的宣光殿里,德阳殿往后过了永巷就是,哦,现在赵含章和傅庭涵都是住在德阳殿里。

还没进殿门,便听到赵瑚炫耀的声音,“这尊朱雀衔环踏虎玉卮可是我花费八十万钱买来的,其价值当不下于千万。”

赵含章一个趔趄,差点儿左脚拌右脚,乍然听到亲爹的声音,赵程也猛地从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出来了。

第1301章 问政

赵含章进门,见桌子上摆着一个近一米高的玉器,左右两边雕着两只朱雀,口中衔着玉环。

一看见她,赵瑚炫耀的对象立即转成她,笑着给她介绍,“这尊朱雀衔环踏虎玉卮是汉朝宫廷的宝物,其上有高浮雕、浅浮雕、透雕,还有镂雕和平雕,不说在几百年前,便是当下,能在一尊玉卮上做这么多工艺也不易。”

赵含章凑近仔细看了看,赞叹的点头,“不错,好技艺。”

赵瑚自得的摸了摸胡子,和她道:“这是送给你母亲……太后的千秋之礼。”

王氏的生辰要到了。

一旁站着的王氏连忙道:“这礼太贵重了,我当不起,叔祖快收回去吧。”

赵含章点头,也对赵瑚道:“太贵重了,而且母亲她又不喜饮酒,拿这玉卮无用。”

赵瑚:“太后用不上,你总能用上吧?礼都送出来了,再往回搬算怎么回事?”

赵含章:“无功不受禄,朕更不敢收了。”

送礼都送不出去,赵瑚不高兴了,忍不住当场抱怨:“我又没与你要好处,你登基,我家一门双侯,我心中高兴,便想送你个好东西,你还不收,也忒的矫情了。”

赵含章道:“这礼太重了,不管是送朕,还是送太后都不合适,今日宫中收了叔祖的厚礼,明日权贵豪门之中就开始有传言,说朕和太后甚喜贵重玉器和酒器,后日便开始有人想尽办法往宫里送各种贵重的玉器和酒器。”

赵瑚:“这有什么不好的,天下都是你的,他们送来你只管收就是。”

“像叔祖父这样有本事的人,送礼的钱是自己挣的,朕收着自然不亏心,只当是我们祖孙二人的情义,可这世上总有些人没有这份家资,也没这个本事,看见别人送礼,便想着自己也不能落后于人,于是开始想尽办法搞钱。”

“官员便直接从百姓身上套取,豪强便去联合官员一起从百姓身上掠取,轮转一圈,最后朕吃的是民脂,用的是民膏,还要记这些人的好,而朕的江山被他们搞得千疮百孔,您说可恨不可恨?”

赵瑚蹙眉。

赵含章道:“他们可恨不可恨且不提,朕这个收礼无节制的人却实在可恨。我若不知内情,懵懂收了,是蠢得可恨,我明知内情,却明白的收,更是可恨可恶。所以啊,这礼我不能收,不然我就要变成可恨又可恶的人了。”

赵瑚:“……你常有理,我说不过你。”

赵程呼出一口气,一脸正色的与赵含章行礼道:“多谢陛下体恤。”

他转头看向赵瑚。

赵瑚脖子一缩,吓得扭过头去不看儿子。

赵程皱了皱眉,到底没在人前说什么,只是冷淡的:“父亲,以后这样的重礼还是不要送了。”

赵瑚呼吸急促起来,赵含章立即笑道:“叔祖父,这玉卮我不好收,但家中若有宴,可请我去喝几杯水酒,到时候就用这玉卮盛酒,我也就算用过了,这不就两美齐全了吗?”

赵瑚立即喜笑颜开起来,“对,还是陛下想得周全。”

因为心情转好,赵瑚也大方起来,“去岁陛下和我们借的那些粮食和钱,因为今年连着三个月的水灾,他们愿意延到明年秋后再要。”

那是去年为了收复江南借的粮食。

赵含章不由感激,让人从私库里选了不少绸缎送给赵瑚。

虽然赵瑚不缺,但皇宫赏赐的意义不一样。

赵瑚很高兴,吃饭的时候就频频和赵含章搭话,“我已准备好西行的商队,陛下从张寔那里拿的地图……”

赵含章道:“我已经让书局印刷,七叔祖没买到吗?”

“没有更详细的了吗?”总会留一点后手吧?

赵含章摇头,“只有这个,倒是张寔亲自到过敦煌,他手上也有到过康国的向导。”

赵瑚连忙问,“陛下能不能帮我要个向导过来?”

赵含章笑道:“臣民的人才,朕不好强抢。”

赵瑚撇撇嘴,决定自己去,他问赵含章,“我若能拿回来棉花种子,你真的给我一斤十金?”

赵含章点头,“只要在八月初五前给到朝廷,确定是活性的,可以种植的种子,我一定兑现诺言。”

赵瑚很好奇,“这棉花做出来的衣服得多好看,你竟愿意费这么多钱?”

赵含章意味深长的道:“等棉花开遍山野,七叔祖用上了棉花就懂了。”

赵瑚更想要了,决定回去就让商队出发。

赵含章提醒道:“七叔祖,此时已经八月,西域开始冷了,等你的人到达西域,只怕已经落雪,道路更难行走。”

赵瑚:“这世上做什么事不难?我只管要结果,他们怎么做到我不管。”

他也是给了商队重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