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县令叹气,“我们上蔡虽躲过了战火,但夏税就挺重的了,这秋税再加,怕是外逃的人更多了。”
论好好的种着的地为什么第二年就丢荒了?
自然是因为种地的人缴纳不上赋税,丢下地跑了的。
这些丢荒的土地到了一定年限后就会被县衙自动收回,或者不知不觉消失掉。
“可要收秋税,那也得等秋收之后,那会儿都入冬了,”赵含章若有所思,“匈奴有能力围城?到时候困局已解,或者是……”
柴县令小声道:“破城?”
那上蔡就要倒霉了。
柴县令纠结起来,“那我要不要提前把秋税送过去?”
赵含章瞥了他一眼,送啥送,她还想拉着他一起不交呢,于是她道:“远水解不了近渴,收税也需要时间,县君若认识刺史身边的人,不如旁敲侧击一下,当务之急是却敌,不如从刺史府里拿出些钱来,先和颍川的兵马一起把匈奴赶走再说。”
柴县令就沉思起来,一时拿不定主意。
赵含章也不逼他,反正离纳税还有一段时间呢,看时辰不早了,她起身告辞。
她走出县衙大门时,天都快黑了,等她到别院,只剩下朦胧的光,可以勉强看清楚人脸。
王氏早早守在别院大门,看见赵含章骑马过来,眼泪已经冒出来,提着裙子就跑过去。
赵含章忙跳下马,一把接住人,“阿娘。”
王氏将赵含章摸了一遍,然后摸着她手掌和手腕上缠着的绷带看,“这是受伤了?”
“不是,”赵含章否认道:“是方便拿剑,这样不会磨手,阿娘你看我活蹦乱跳的像是受伤的吗?”
王氏这才笑起来,只是眼泪还是哗哗的流,“你不知我有多害怕,这几日城中传什么的都有,他们都说西平县被攻破,乱军屠城,死了好多人,连赵氏的坞堡也……”
“没有,没有,这些都是谣言,我走的时候不是说了,外面的消息不要听,您只要听汲先生的就好。”
“可赵氏都送了火种出来,这得多危险才会把他们送出来?”王氏不放心,又摸了她一遍,“你果真没受伤吗?”
“没有,我发誓。”
王氏哪里舍得让她发誓,拉着她便回家,“快进来吧,汲先生和二郎都等着你吃饭呢,我们从傍晚知道你回来了以后就一直等着,结果天都黑了你才回来……”
第137章 分道和同路
王氏絮絮叨叨的拉着赵含章去饭厅,那里早候着一群人了,四个孩子和赵二郎站在一起。
赵二郎看到姐姐,立即奔上去,“阿姐,我想去接你,但他们不许我出门。”
赵含章上下打量他,“你是不是长高了?”
赵二郎也发现他好像需要低头看姐姐了,眼睛顿时一亮,“好像是的,阿姐,我好厉害啊。”
“是挺厉害的。”赵含章看向另外四个孩子,他们跟着赵二郎一起冲过来,此时正站在一旁眼巴巴的看。
赵含章冲他们笑了笑,伸手牵起小女孩的手道:“坞堡安全了,你们大可放心,等过两日我带你们回去。”
四个孩子这才大松一口气,忙行礼道谢,“谢谢三姐姐。”
赵含章有事要和汲先生说,但看到一桌子的菜,还是坐下来先和他们吃了一顿饭。
等吃完饭,打发走了他们,赵含章这才和汲渊移步书房商议事情。
俩人互相交流了一下对方掌握的信息,其实他们这段时间有通信,汲渊自然知道赵含章掌控了西平县,此时不过是更详细的谈起此事。
汲先生沉吟,“这样说来,赵子念愿意替女郎打掩护了?”
赵含章点头,“伯父暂时不会插手西平县务,我们可以完全照着自己的心意来。”
“女郎的心意是?”
赵含章道:“在上蔡建一个坞堡耗费太大,祖父倾全族之力才建起赵氏坞堡,我要想也建一个一样的,不说耗费的钱财,光时间就不少,与其如此,不如直接得到一个,西平县城完全可以当坞堡来经营。”
“此事不好让朝廷知道。”
“朝廷此时只怕无心关注我们,”赵含章将赵铭收到的信息说了,现在洛阳内外乱得很,“真的关注到了,还有铭伯父呢,他会替我们兜底的。”
汲渊略一思索便同意了,有赵铭在,他们完全可以全身而退,就连赵铭都不会有多少损伤。
嗯,就是名声上可能会有些不好听。
一旦朝廷发现,他们把事推到赵铭头上就行,比如赵铭无心政事,偷懒耍滑,于是把事情交给家人来处理……
这种事在大晋虽会被人诟病,但不会被问罪,说不定还会有人认为这是名士之风也不一定。
毕竟这个风一直很飘忽,就是汲渊有时候都拿不准世间风向。
汲渊问道:“可要请二娘子和二郎去县城居住?”
“不,”赵含章道:“现在还不是时候,他们要是回西平,那就只能暂时住在坞堡里,到时候我会受限,所以他们还是留在上蔡。”
等她彻底在西平县站稳脚跟,她再把人接过去。
“上蔡这边……”
“要拜托先生了,”赵含章道:“秋收,还有,不必吝啬,只要有合适的流民全都招了,这边安排不下便送到西平给我。”
西平登记造册,清点出了很多无主的土地,她现在就缺人了。
“兵士捕捉的奴仆要吗?”
赵含章想了想,到底叹息一声后点头,“先生看着合适就买下来吧。”
士兵抓人卖人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不少军队都靠此创收,赵含章不买,他们转手就能把人卖到冀州,甚至是并州一带去。
那两个地方更乱。
汲先生想起一事来,“新买的人都隐起来吧,我听柴县令说,刺史府要求加重秋税,我们……”
“先拖着,”赵含章想起也是欠税不交的赵瑚,忍不住在心里感叹了一句,果然是利益决定立场啊,她决定对柴县令友好一点儿,于是道:“按照已登记的户数准备秋税吧,不过先别急着给他,我还是想看看刺史愿不愿意出钱养兵。”
这将会影响到她接下来要走的路。
“上蔡县纳税虽有困难,但多少还交得上去一些,女郎的西平县……”
“我没打算交,”赵含章道:“我已经贴出告示免去西平县的秋税。”
汲渊惊讶,“女郎打算如何和刺史交代?”
赵含章道:“写一封公文和刺史府求援,求赈灾的钱粮就可以了。”
她道:“西平县连县令都没有,他能问责谁?”
赵铭吗?
但革了赵铭,她不信他能找到可以保护和管理好西平县的人。
汲渊不由感叹,“女郎生正逢时啊。”
要不是世道乱了,赵含章的这些操作完全是在找死,但世道乱了,消息不通,她手里的兵马就成了制胜的法宝。
“就不知道柴县令会怎么选择了。”
常宁也正在劝柴县令,“县君,赵三娘虽居心不良,但她在这一件事上说的有理,加税一事可以暂时不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