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魏晋干饭人(175)+番外

这是普通百姓的过节方式。

而赵氏会广发请帖,在坞堡里设宴款待持帖前来的客人,大家论道谈礼,饮酒作诗,因此被称为礼宴!

今年因为赵氏坞堡被乱军所围,死了不少人,族中有长老想要暂停一年,但五叔祖认为,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停,若让人看到赵氏的疲弱,还以为他们可欺呢。

赵铭也如此认为,所以今年的礼宴会如常举行,帖子已经发出去了。

族中有不少适龄的女郎,到冬至日时,家中无重孝的人都过了三月之期,可以说亲,所以最近族中热衷做新衣服。

王氏也给赵含章做了两套,一套是礼服,一套是常服,虽然她说她不参加礼宴,但人在家中坐,若有人上门来拜访,总不能将客人拒之门外吧?

所以衣服鞋袜等,该准备的都要准备起来。

可惜西平县遭过一次兵乱后,商业大受打击,前来的客商也很少,伯母婶娘们找不到好的布料。

突然碰见一家外地来的蜀商,还带了这么好的蜀锦,难免心动。

赵含章找借口退出厅堂,没找到听荷,便招手叫来一个小丫鬟,问道:“听荷呢?”

小丫鬟低头道:“听荷姐姐奉女郎的命令出去挑选木料了。”

“哦,对,”赵含章敲了敲自己的脑袋:“忘了,我让她去挑做织机的木料,那你去前面走一趟,把常主簿……身边的人请来,就说我要问蜀锦的事儿。”

丫鬟应下,疾步往前院去。

常宁一听丫鬟禀报完,就问道:“今日府上有客吗?”

“是,夫人和族里几位夫人一起过来了。”

常宁就明白了,他迟疑了一下,觉得以他这段时间对赵含章的了解,他们这位女郎可不是大方的人。

诸传的货物里最值钱的就是那些蜀锦和绸缎,只是几匹就抵得上那几车绵絮了。

于是他沉吟片刻便叫来一个文书,他跟着他去和诸传谈的价钱,账本也是他做的,他最了解价格。

“女郎要是问起蜀锦和绸缎的价格,都往上加三成。”

文书张大了嘴巴,脸色涨红,“这,这不好吧?”

常宁瞪了他一眼道:“我又没改账上的价钱,你若是单独见到女郎,那就如实报价格,若是当着众人的面见的,那就把价格往上提三成。”

文书应了下来,和那丫鬟一起去县衙后院见赵含章。

赵含章哪能脱身单独见他?所以他是直接到听堂上,一进去就被夫人们的目光锁住了。

他脚步一顿,走上前去行礼。

赵含章笑问,“常主簿和诸二公子谈妥了价钱,把他的货都买回来了?”

文书低头应了一声“是”。

“里面是不是有蜀锦和绸缎?”

文书应道:“有八匹蜀锦和六匹绸缎,皆是上品,其余布料不等。”

赵含章便点头,下令道:“去把蜀锦和绸缎都抬来,我阿姆们要挑选。”

赵含章这话给了夫人们极大的面子,夫人们都很高兴,不由的挺直腰背,更加骄矜起来。

文书应下,躬身下去安排。

赵含章给小丫鬟使了一个眼色,让她带着府中的下人去帮忙。

蜀锦和绸缎很快被抬了上来,赵含章让人将案桌抬到听堂中央,蜀锦和绸缎都被一匹匹的摆放到案桌上,可以让人一目了然,更好的观赏和挑选。

庆伯母伸手摸了摸一匹玫红色的蜀锦,惊叹道:“这上面的花纹好似天然所生,可真好看啊。”

可惜她们现在穿不了,未来半年内赵氏一族都会尽量着素服,而且这样的颜色虽然好看,其实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太过艳丽了。

第195章 织机

织锦以色彩鲜艳闻名,蜀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和广西的壮锦,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

庆伯母恋恋不舍的那匹玫红色蜀锦图案艳丽,上面用各种色彩鲜艳的丝线织成了团花和飞鸟,颜色以玫红为主。

这样的织锦做成衣服在冬天穿……赵含章歪着脑袋想了想,觉得还挺好看的。

尤其是在雪中,做成折裥裙还挺好看。

赵含章脑海中才闪过这句话,庆伯母已经将手从玫红色蜀锦上挪开,放到旁边一匹素锦上,道:“这匹好。”

这也是她一早看中的。

这匹素锦是月白色做底,上面织的大朵花纹,中间是小花和祥云交缠,丝线以三色浅黄勾出颜色差异。

王氏本来没放在心上,待看到这匹素锦,便不由的去看女儿。

她也喜欢这匹,而且这匹素锦的颜色和女儿好配。

她不住的去看赵含章。

赵含章却没想做新衣服,见没人和庆伯母抢,她们自己就选定了各自想要的颜色,赵含章便问文书,“这些蜀锦和绸缎作价几何?”

文书一本正经的涨价,每一匹的报价都不一样,还道:“这都是县衙买进来的价格。”

他到底没有常宁和赵含章脸皮厚,说完还是有些心虚的,所以多解释了一句,“如此高价是因为蜀地到此路途遥远,路上并不太平,而我们西平客商极少。”

赵含章瞥了他一眼,文书便也意识到自己说得多了,立即闭嘴。

好在伯母婶娘们砍价的经验也不多,而且他说的也是实情,现在西平客商很少,就是有,也多是卖粮食和普通布匹的,都是听说这边在大量进货而送来的,贵重的绸缎锦绫一匹也没有。

小客商们此时哪敢运送这种贵重之物?

路上要是被打劫,那就是倾家荡产了。

所以现在好的布料在西平很贵。

虽然文书报的这个价格的确太贵了,但还在她们的承受范围之内,于是大家眼也不眨的买了下来。

赵含章微微一笑,让文书把钱收了,看时间也不早了,干脆起身,“我送伯母和婶娘们回去吧。”

庆伯母等人便笑起来,推辞道:“你忙吧,不必相送。”

王氏也道:“我们还要再逛逛呢。”

“也好,”赵含章让小丫鬟带她们出去玩儿,还给了王氏一个钱袋子,“阿娘看中什么便买下来,再替我买些东西孝敬伯母和婶娘们,含章就不多陪了。”

王氏当面收下钱,很高兴,“好好好,你去忙吧。”

等赵含章走远了,庆伯母等这才敢放开了说话,“弟妹,怎么不见你那好女婿?”

王氏不动声色的道:“他们这样的人都忙着呢。”

傅庭涵的确在忙,赵含章一走,他就自己拿着笔在一堆拆开的木头中间沉思。

等赵含章回来,他的图已经画得差不多了。

“你回来得正好,你看一下图。”傅庭涵将画好的图给她看。

“我把木匠找来,我们先照着做起来试试。”

“好。”

俩人沉迷于做织机,王氏带着大家买完东西回来看见,迟疑了一下还是没再打搅他们,带着庆伯母他们就先回族里去了。

西平县得了诸传的八车绵絮,填充绵絮的冬衣和被服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