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魏晋干饭人(421)+番外

就是想着从南阳国开始,从南往北巡视,一个郡一个郡的走过,最后正好巡回陈县。

汲渊给赵含章递了一个饼子,道:“各郡国选中的考生都正往陈县来,女郎,这可是我豫州第一次招贤考,须得小心谨慎些。”

赵含章纠正道:“第二次。”

汲渊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道:“那一次可不算是豫州的,而是算汝南郡,才引来几个人?”

他道:“考试的人倒是不少,但得用的也就那么几个,还不那么趁手,这次来的人可不少,不仅豫州内各世家士族,还有不少乡绅寒门也来参加。”

赵含章现在声威不同以前,加上手上的地盘也大了,所以豫州内的人对她都很有信心,不问出身的招贤令一出,立即吸引来了不少人。

包括豫州外的士子。

汲渊道:“外四郡也派了人送名单过来,不过他们的名单有些问题。”

赵含章撕了一块饼子丢嘴里,问道:“甚么问题,没考试,直接选定了人送过来?”

汲渊吃饱喝足,放下了筷子,颔首笑道:“女郎料事如神,正是如此。”

他问道:“这些人要怎么处理?”

赵含章无意识的撕着饼子吃,沉思片刻后道:“不必区别对待,让他们也参加考试。”

想到这次世家豪绅和寒门士子混在一起,赵含章放下饼道:“这次考试我们糊名。”

汲渊一愣,“糊名?”

“对,所有收上来的卷子将名字、籍贯、出身那一栏的信息糊上纸条,待批过卷子排好名次再将纸条去掉,如此方得一些公平。”赵含章道:“至于外四郡,如今我们还未能掌控,不必以这事与他们闹僵,他们既然送了人来,得用的我们就用起来。”

“其中若有细作怎么办?”

赵含章道:“先生要是信不过他们,便打发他们到南阳国和汝南郡西部和南部做些小官,现在哪儿哪儿都缺人,各县若有得用的县令等官职,可以往上提一提。”

因为战争和朝廷权利争斗,豫州有些县,十几年不曾变动过,有多少官员被蹉跎了岁月,一直不曾升迁。

这些人也该动一动了,加上前不久挂印辞官潮空出来的官缺,豫州哪儿哪儿都缺人,赵含章根本不愁没位置安顿他们。

“细作,”赵含章哼笑一声,“以士人做细作,做到最后,谁知道他是细作,还是我的能臣呢?”

她道:“还有人疑虑李冰是细作呢,然而他对秦,对蜀地的功绩,恐怕千百年后,世人都要赞颂的。”

汲渊:“天下有几个李冰呢?”

不过他还是同意赵含章的看法,决定让他们和其他人一起考试,若有人真的考过,到时候再选些远离外四郡和军事要地的地方给他们待着。

他们要是有才德能将地方治理好自然好,要是没有才德,到时候更有借口处理掉他们。

这么一想,汲渊便觉得赵含章的这个主意极妙,笑道:“还是女郎思虑周全。”

赵含章也这么觉得,送来的人不要白不要,她还嫌弃来的人太少了呢。

“留意一些,那些来考试,最后却没有考过的,有些地方没有官品,却也急需人才。”

汲渊略一思量后道:“那些世家豪绅自然是看不上的,但寒门士子急待出头,有的还囊中羞涩,或许会留在陈县等待下一次招贤考,他们当中应该会有一些人心动。”

赵含章:“此事就交给先生了。”

赵含章吃完饼,饱了,她畅快的道:“还是在陈县好啊,有先生在身侧,我轻松了许多。”

汲渊也觉得赵含章回来后他轻松了许多,于是愉快的勾起嘴角,“能为女郎效力,是渊之荣幸。”

“走吧,先生不是说想看一下火药吗,我们先去看一下新建起来的作坊,然后再去试验。”

汲渊落后赵含章一步往外走,笑道:“大郎君也不知从何处得来这么些要紧的方子,我听人说,那火药爆起来就跟天雷一样,甚是可怖。”

赵含章道:“夸大了,只是一管的话,声响并没有那么大。”

汲渊道:“女郎以后可要好好地待大郎君,对了,女郎快要出孝了吧,那你们的婚期……”

第470章 出门

赵含章挥手道:“天下未平,何以成家?此事不急。”

此时并不需要他们用婚事做什么,而他们本身也不急着成婚,尤其她今年才十六,哦,还未满十六呢。

所以不急。

饶是汲渊,听见她这理由也忍不住顿了一下,然后问道:“女郎觉得天下何时能平?”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她长叹一声道:“除非改换天地,不然很难平定战事啊。”

晋国烂到根了,就算出一个明君,在群狼环伺的情况下,明君拿不到权利,那也是白搭。

当今皇帝难道昏聩吗?

他并不昏,甚至有些才干和心机在身,品德也过得去,奈何他无权啊,降服不了东海王和众多朝臣,那他就只能是个傀儡罢了。

可大晋这样的局势,有一说一,就是赵含章自己在他那个位置上也很难从群狼手中夺权。

夺过来的权利总是不稳当的,不如重新建立。

肥沃的土地上长着一棵烂到根里的苍天大树,烂根已波及大半,最好的办法其实是挖掉树根,重新种一株树,让新苗重新生长起来。

赵含章正想得入神,就听汲渊幽幽地道:“所以女郎这是想要一辈子不嫁娶吗?”

赵含章回神,忙笑道:“先生误会了,这天下说不定很快就安定……好吧,我觉得我年龄还小。”

汲渊这才满意,想了想后道:“也好,女郎心中有数便可,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这时候豫州还未安定,赵含章一人牵扯甚多,此时一动不如一静。

不过……“您可要和大郎君多亲近些,傅中书在朝中为官,现在可谓是陛下心腹,大郎君更是对您助益良多。”

赵含章:“……我知道,先生,您突然这么说话,让我有一种我要做负心人的感觉。”

“只望女郎和大郎君互不辜负。”

赵含章:“我是那样的人吗?傅庭涵更不是了。”

“我自然知道傅大公子不是那样的人。”傅庭涵不是,只是他们女郎过于跳脱,他有点拿不定主意。

等汲渊见识过火药之后,他对赵含章和傅庭涵看得更严实了,时不时的就提醒赵含章一句,“女郎,你也许久没见过大郎君了,不如去看看大郎君。”

赵含章:……早上一起吃早饭来着,这才分开不到两个时辰呢。

赵含章没想到她会在未满十六岁的时候体会到被催婚的感受,她一脸无奈的道:“汲先生啊,我和庭涵的婚事是不会有变故的,你无须如此。”

汲渊:“我自是相信女郎和大郎君的,但婚姻想要和睦,还需用心经营,今日事少,女郎自回陈县还未曾出门逛过,不如今天就约上大郎君出门走走?听说外头有不少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