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魏晋干饭人(660)+番外

刘乂羞愧不已,“是我短视了。”

他眼睛发亮,问道:“赵刺史是想效仿先贤,做这个时代的圣贤吗?”

不,她想要收圣贤,自己做皇帝。

赵含章冲他笑了笑,然后把话题扯回来,“北海王,我的治下有汉人、有匈奴人、也有羯胡,但后两者很少,且多为兵士,作为普通的百姓,我不知怎样的治理对他们才是最好的,所以我才想请北海王帮我看看。”

“你既是匈奴的皇子,又是氐族后裔,应该很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和诉求才对。”

刘乂一听,也不急着回去了,反正赵含章也说了,她已经写信给他爹,他多留几天也没什么。

而且他对这个话题也很感兴趣,正如她所言,他父亲一直想推行汉治,但匈奴五部一直反对,他也想帮父亲分忧,或许能从她这里找到好方法呢?

于是刘乂跟着赵含章去看牧场。

所谓牧场就是,赵含章随手一划拉,一指一大片,“看,这就是我的牧场。”

刘乂也没觉得哪儿不对,看着一望无际的干枯旱地问道:“牲畜在何处?”

赵含章含笑道:“就快送来了,我们先去看牧场的布置吧。”

“啊?”刘乂一头雾水的跟上,“什么叫就快送来了?”

赵含章道:“北海王,我才打下永和县十二天,不管羊崽子还是牛崽子,或是猪崽子,都得慢慢挑选,慢慢送来不是,所以现在牧场还是空的,暂时没有牲畜。”

刘乂满心无奈,问道:“既然没有牲畜,那我们来看什么?”

“看我对牧场的安排呀。”赵含章踢了踢马肚子,加快速度,带着刘乂到一个大水洼边,她对正在建设的房屋道:“你看,这就是我养猪的地方,现在建设的是猪圈,那一块则是建羊舍,那一边是牛棚,正好成三角,将这一片都给圈了起来,活动的范围也大。”

刘乂蹙眉,“建泥房子,怎么不要帐篷?难道牛羊都不迁徙吗?”

“不迁,”赵含章道:“你看那个方向的地,北海王看出什么来了吗?”

刘乂盯着看了半天,不太确定道:“平?”

赵含章愣了一下后便哈哈大笑起来,大乐道:“这么一说也没错,的确是平。”

她脸上的笑容渐渐收起来,道:“那里在两年以前是良田,但你们匈奴左部占了永和县以后就将这一大片都圈为牧场,不许人再耕种,良田渐渐荒废,只供牧人放牧。”

身上流淌了氐族二分之一血脉的刘乂:……

他脸又通红起来,这次是羞的。

作为善于种植的氐族人,他有时候也不能理解部分匈奴人把好好的田圈起来变成牧场的行为。

明明种粮食的收益更高,为何一定要把良田变成草原呢?

刘乂轻咳一声,小声问道:“所以赵刺史是要把它变回良田吗?”

赵含章点头,“才两年,应该不难,所以放牧的地方缩减,就不好再迁徙放牧,我想在这一片种些牧草,还有养猪养牛所用的粮食和菜蔬,更精细化的养殖。”

刘乂:“这能行吗?人都还吃不饱呢。”

“难道你们匈奴养马和养牛不给吃豆子?”

自然是给的,不仅吃豆子,还吃青稞,小麦呢,比养人还精细,养马可比养人费钱多了。

刘乂瞬间理解了,点头道:“倒是可以一试。”

“其他的还罢,我就缺一样东西。”

刘乂:“缺什么?”

“好的牧草,”赵含章道:“我听说氐族帮匈奴种地养马,其中有两种牧草牛羊特别爱吃,叫什么苜蓿?”

“紫苜蓿?”

赵含章连连点头,“对对对,就是它,你们有吗?”

“有呀,”刘乂很大方,“待我回去给赵刺史送几袋子种子来,除了紫苜蓿外,我们还种豌豆,牛羊也很爱吃,吃了之后膘肥体壮,毛发特别顺滑亮泽。”

赵含章立即眼巴巴的看着他。

刘乂顿时迷失了自己,骄傲的挺起胸膛道:“待我回到平阳城,我就让人给赵刺史送一些过来。”

“多谢北海王。”

刘乂笑得只剩下牙齿了,“不必客气。”

第730章 友谊长存

刘渊派出来和谈的使臣只见到了汲渊,没见到赵含章,连刘乂都没见到。

双方拉扯了三天,使臣和汲渊勉强达成了部份共识,但使臣需要见到刘乂后才把和谈书带回平阳城,汲渊便传话给永和县,让赵含章把刘乂带回来。

使臣心中,不得自由,备受折磨的北海王就骑在马上,如同一阵风一样从西边朝他奔来,已经准备好眼泪的使臣目瞪口呆,愣是把眼泪又给憋了回去。

刘乂带着他二十来个护卫,和赵含章一同哒哒地从远方奔来,看到使臣,他露出笑容,“太傅,你是来下国书的吗?”

刘欢乐仰着脖子看马上的人,脸上一丝笑容也不见,目光从刘乂脸上滑到旁边赵含章的脸上,“赵刺史?”

赵含章端坐在马上,手中的马鞭朝下垂着,抱拳笑道:“正是在下,久仰陈留王大名,替我和刘大都督问个好。”

刘欢乐眯起眼睛,她不承认刘渊这个皇帝,只叫他大都督,偏又叫他和刘乂的封号,要知道,陈留王和北海王都是刘渊所封,可不是晋帝封的。

所以,这位赵刺史也没有他表现的那么抗拒皇帝嘛,或许是为了在晋臣那里不落话柄?

刘欢乐应了下来,见刘乂还坐在马上,便抿了抿嘴道:“赵刺史,我们陛下多日不见北海王,心中想念,所以我要把北海王带回去见皇帝。听闻赵刺史至孝,我想您应该不会拦着北海王尽孝吧?”

刘欢乐已经做好被拒绝的准备,他已经见到刘乂,看到他安全,也没受伤,这次的任务就算完成大半了,剩下的就是互相扯皮了。

只怕要等和谈结束才能把他带回去了。

虽然如此,但他依旧要提一下,他决定等赵含章拒绝以后提其他的条件。

先提一个对方绝对不会答应的条件,再提其他难以答应的条件,后者就容易谈多了。

这是谈判中的技巧。

刘欢乐仰着头看赵含章,就见赵含章笑着点了点头应道:“好。”

刘欢乐瞳孔一缩,“什么?”

赵含章已经扭头对刘乂道:“本来还想多留你几日,但大都督既然想念你,我不能拦着你尽孝,还请北海王回平阳城后也不要忘记我们的友谊和承诺。”

刘乂昨天大受震撼,正是对赵含章折服的时候,闻言立即严肃的点头,“赵刺史放心,我们之间的友谊长存!”

赵含章笑着点头,看向汲渊。

汲渊立即让人回营帐找王四娘拿东西,不多会儿就取了一把剑来。

赵含章下马,接过剑后抽出一截给刘乂看,和他郑重道:“这把剑是精钢所造,坚硬无比,我将它送你,希望我们之间的友谊能够如这把剑一样坚韧不破。”

泛着寒光的剑在阳光下一闪,刘乂的目光就黏在上面不动了,这一看就是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