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赵含章学习各种胡语,听荷就在一旁,也跟着学了一些,她学习能力没赵含章强,但简单的还是能听懂。
所以她听懂了。
她深以为然的点头。
举着望远镜的赵含章暗道:她是故意推迟婚期的吗?不都是因为发生了战争,出现了意外吗?
这一次,赵铭没再停顿,一番话说完,他立即又改换羯语道:“王澄已死,不论你曾经多不喜欢他,此时都应该厚葬大封,只有他名声更大,王敦和琅琊王才越失民心。”
赵含章放下望远镜,若有所思起来,她没想过给王澄弄个谥号封号啥的,主要是觉得他不太配。
可如果是为了将他的死利用到最大,倒也不是不可以。
赵含章拎着望远镜回去,立即叫来臣属们,将此事交给他们来办。
如今她新立太子,许多官职都跟着可以另立,这就可以组建一个新的朝廷了。
之前的大臣不是死了,就是被刘聪掳去了,所以新组建起来的朝廷官职空虚,赵含章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直接用上自己能用的人。
至于太子,他现在还在重温毛诗和论语呢,等复习好了,他还得继续往下读书。
所以朝政全部交给赵含章。
底下的人拟定了谥号,赵含章直接以太子的名义颁布,这就算朝廷给王澄的厚赏,鼓励和他一样支持北伐的人,你们的选择是没错的。
如果北伐,你们可以建功立业,死了,还能得到谥号,死后尊荣……
跟着琅琊王,你们有什么?
消息传递需要时间,酦酵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赵含章布告天下后就把视线投向了冀北地区。
她招来范颖,和她道:“立即联系北宫将军和冀北的人,问一问冀北的情况。”
范颖应声而去。
石勒收到了消息,赵含章只晚一天,第二天也收到了冀北传递回来的消息。
这两月,冀北的局势变化也很大。
冀北一带本是刘琨治下,年初他们打的那一场就是为了冀北,结果他拿到了冀北都还没焐热呢,刘聪带着晋帝一路后撤时打的也是冀州。
他从冀南打到冀北。
和祖逖在冀南交战时有输有赢,加上后来北宫纯过来支援祖逖,刘聪输多赢少,干脆就不再和他们死磕冀南,只占了十几座城池就转而向北。
冀北一带,因为刘琨对这些地方的控制度不高,他直接控制的兵力也有限,所以城池要相对好打。
尤其他们还手握晋帝,以及和他一起被俘的半朝文武大臣。
久攻不下城池时,他就把晋帝和晋国的文武大臣拉出来逛一圈,城上的人抵抗意志就不是很强,这时候城池就很好打了。
有些城池,甚至都不用打,只要把晋帝往阵前一推,城里的人就会开门迎接他们。
这招在冀北特别有用,当然,也有些守城的官员冥顽不灵,在看见晋帝后不仅没软,反而直接反了晋国,自己打出一个自立的旗号来。
所以,短短两个月内,光冀北一带就出现了三个自立为王的王爷,好在他们还有自知之明,没有自立为帝。
赵含章都没吭声,刘聪就把他们给灭了,将城池给占下。
除了刘聪外,一直对赵含章的征集令视而不见的王浚也出兵冀北,他和刘琨说,要借道去打刘聪。
刘琨就让人给他让路,结果王浚进入冀北,没有去打刘聪,反而直接抢下城池,霸占着不走了。
为此,刘琨特地给赵含章写信,跨越了敌占区送到她这里来哭诉:“……其心之狠毒,其行之狡诈,可谓全天下独一份。”
刘琨道:“他怕是有谋反之心。”
赵含章当然知道王浚有谋反之心,但她现在拿他没办法,甚至,她还盼着他占更多的地盘,最好能够和刘聪对上。
所以她写信给刘琨,让他退出冀北,兵力主要集中在晋阳,以保护晋阳为主。
攻打晋阳的马景并没有把所有人都撤回来,此时刘琨守晋阳也不容易。
赵含章偶尔还要担心刘琨把晋阳给丢了,相比于冀北,晋阳这个地理位置更重要,所以她宁愿他暂时放弃冀北,专守晋阳。
赵含章就劝说他,“刘聪志在冀州,王浚也想要冀州,就让他们二人相争,我们或可坐收渔翁之利。”
当然,赵含章的手段不止于此。
她更寄希望于明预。
而明预也没让她失望,他不仅成功挑起刘和对刘聪的杀心,还帮着刘和从刘聪那里争抢了一支兵力,让他们可以更凶猛的打起来。
这一切真是多亏了他们带来的金银珠宝啊。
第851章 细作
刘和当时带着皇室及朝臣匆忙逃出平阳,一路被人追着跑到了西河国中阳县,在那里集结了五万兵力,他又下令匈奴五部勤王。
虽然主要精锐都跟着刘聪去打晋国了,但五部挤一挤还是能挤出不少兵力来的,便有人听命去勤王。
加上一些在外领兵的部将的兵力,刘和最后集结了十五万大军。
当然,他这点人还是没法和刘聪手上的大军相比,刘聪为征南大元帅,这次出征是为了灭晋国来的,所以天下兵马都听他调遣,当时他直接统领二十万兵马。
就算有损耗,此时他手上也有十五万兵马对抗刘和。
十五万对十五万,刘聪手上却是精锐,刘和手里能打的人却没多少个。
但他占了名声大义,他是匈奴太子!
刘渊在平阳城驾崩的消息一传来,他立即就在西河国登基为新帝,传告天下后,刘聪和石勒都表示了顺从。
一路奔逃,他被赵含章吓坏了,所以一到西河国安定下来后他就想留在那里,筑高墙,直接防守,再下令刘聪带大军回来,他不想打晋国了,反正晋帝都被他们抓了,此时回来也不亏,还是把他们的都城平阳城抢回来要紧。
所以明预和伍二郎到西河国时,刘和已经在西河国中阳县安顿下来,他直接圈了两万多的百姓要修宫殿。
没错,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不是集权,也不是反攻平阳,而是要在他暂时停留的中阳县里修筑一个大宫殿。
作为中原来的商队,还带来了这么多稀缺的商品,都不用伍二郎找办法去和呼延攸搭关系,他们一进城货物就被收缴了。
说是有异常,还怀疑他们是晋国的细作,所以带来的东西全部被收缴。
那一刻不仅伍二郎,连明预都觉得脊背发寒,还以为他们出师未捷身先死,提前暴露了。
结果匈奴人只是收了他们东西,并不抓他们人,明预瞬间明白,这是看上了他们的货物,随便找个借口强抢而去。
他没有阻拦,而是让伍二郎暗示对方,他们还有一批贵重的货物在后面,且认识呼延攸的家臣,这次有些礼物就是送给呼延攸的,此行也是为了做生意,只要能把商路打开,他们以后会源源不断的从中原运来宝贝的。
抓他们的士兵听说他们和呼延攸的家臣熟,没敢太强硬,不过也没直接还给他们货物,而是提着他们去呼延将军府上,想要确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