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魏晋干饭人(970)+番外

任慧立即下去盛饭给傅庭涵。

傅庭涵本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从赵宅到傅宅,他是走回来的,路上都想好说辞了,还站在后门那里来回在心中默念了两遍。

可一对上弘农公主冷淡的脸,他一肚子的话全都说不出来了。

弘农公主见他还傻站着,不由皱眉,“还不坐下用饭吗?”

傅宣也道:“坐下吧。”

傅庭涵沉默的与俩人行了一礼,在下座坐下,默默地用餐。

食不言,弘农公主执行得很彻底,饭桌上大家一句话也没有。

傅宣比她更彻底,吃过饭,他放下碗筷便要起身回屋,弘农公主冷着脸道:“等一等。”

她掀起眼皮,“你儿子成亲这么大的事,你也不过问一句吗?”

傅宣:“……我不是问过了吗?庭涵说都准备好了,既如此,我们做好家翁便是,还需要做什么?”

“做不做是一回事,问一问是另一回事,这宅子荒废成这样,你是眼瞎还是心盲?这像是你儿子成亲的地方吗?你就不能上上心,他说不缺你就真的什么都不给了?”

傅宣语气温和的和她道:“我自也想给,可我现在有吗?”

弘农公主沉怒,“没有便不想办法了吗?你儿子终身大事,你便想这么糊弄着来?”

一旁的傅庭涵目瞪口呆,惊得一下忘了自己要说的话。

傅宣却习以为常,依旧沉稳温柔,“有什么办法呢?”

傅庭涵是不擅世故,却不是傻子,见弘农公主脸色越来越不好,他连忙插嘴道:“公主……母亲,父亲,我有事与你们说?”

弘农公主的目光咻的一下就看向他,“不过短短五年,连敬语都不会说了?”

任慧上前悄悄提醒他,“郎君该说,儿有事上禀。”

傅庭涵:……

他默默地道:“儿有事上禀。”

弘农公主就走到主位上坐下,示意他可以说了。

傅庭涵呼出了一口气,总算可以开始正事了,他道:“这次婚礼不同以往,不遵旧俗,婚房设在大将军府里……”

弘农公主皱眉,“大将军府?”

“是,”傅庭涵道:“原来东海王的一处宅子,就在皇城边上。”

第1071章 赏赐

东海王的宅子那可就太多了,还分时期呢。

他打进洛阳挟持皇帝时,皇室的王爷们都已经死得七七八八了,他们在洛阳城中的宅邸财产,大半被他收入囊中。

可以说,皇城外的那一大片宅子,十座中有三座属于他,全是从他各种叔伯兄弟们手中抢的。

所以他这么形容弘农公主一时不知是哪一栋,不过这不重要,她面上有些恍惚,喃喃:“婚房不在此处?”

傅庭涵点头,“那里距离朱雀门很近,进宫处理事情很方便。”

那里当然方便了,朱雀门进去不远就是南宫,乃是皇帝和臣僚议政朝贺的地方。按规制,朱雀门最为尊贵,汉时,朱雀门只有皇帝和特许的大臣能经过,或是有特别的事才会打开。

但东汉末年后,这些规矩被一点点打破,晋……也就只有短暂的十几年可以执行。

即便如此,朱雀门在弘农公主这里的地位还是不一样的,听意思,赵含章和傅庭涵现在都是走朱雀门进出?

她定定的看他,“你已经答应了?”

傅庭涵道:“是我提议的。”

弘农公主讥笑一声,“你知不知道这话意味着什么?你怎么变得如此愚蠢了,她做的事用得着你来承担吗?”

弘农公主问道:“你们从朱雀门进出,百官皆无意见吗?”

傅庭涵一脸莫名其妙,“百官不都从朱雀门走吗?”

弘农公主愕然:“什么?”

入夜,弘农公主静静地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黑夜,傅宣拿了一件披风,抚平上面出挑的丝线,上前披在她的肩膀上,轻声道:“天这么冷,开着窗很容易着凉的。”

话是这样说,他也没上前强势的关窗,只是站在她的侧身,替她挡去一些风。

夫妻二人皆默然不语。

许久,弘农公主才问道:“我现在有资格反对她吗?”

傅宣摇头,“父亲或许还能说两句话,我们,空有名望,威势不足,而且,真的论在百官、士族和百姓间的名望,赵含章是汪洋,而你我不过是小溪罢了。”

弘农公主眼眶发红,“庭涵如此,不知陛下又着什么样的委屈。”

傅宣并不喜司马皇室,他和忠诚的父亲、妻子不一样,他对这个腐朽的王朝没什么感情,他只是心疼,心疼父亲,也心疼坐在他面前的公主,还心疼被卷入其中的儿子。

弘农公主低头擦了擦眼角,抬起下巴高傲的道:“就照着他们的意思来吧。”

傅宣试探:“婚制……”

弘农公主面色平淡:“都依他们吧。”

第二天一早,弘农公主就进宫去见小皇帝,等到了跟前,她才知道,她也是从朱雀门进。

她在朱雀门前下车,先扭头看了一眼四周,再回头去看塌了半边宫墙,连大门都稍显破败的朱雀门。

此时正有人通过朱雀门进出,看衣着,不过是五六品的小官而已,一出门就在朱雀门两边的空地上找到自己的马或者车,立即就走。

看着忙碌的他们,弘农公主有些恍惚。

有禁卫军上前来,躬身道:“公主,陛下容您乘车入皇城。”

弘农公主回神,定定的看向他,问道:“是陛下的命令,还是大将军的意思?”

禁卫军恭敬的笑了笑,并不作答,但弘农公主明白了,这是赵含章给她的优待。

弘农公主心沉了沉,没有坐上马车,而是慢慢的走进去,此时的皇城还有些安静。

小皇帝在正殿里接见了弘农公主,他的两个舅舅都在场。

弘农公主被人引进殿中,她抬头向上方看去,看到坐在大殿之上的小少年,眼眶不由一红。

她走上前去,到了正中间后便跪下深深一拜,“臣拜见陛下!”

小皇帝连忙抬手,“公主请起。”

见弘农公主没动,连忙吩咐左右,“快快将公主扶起来。”

弘农公主连忙将眼泪擦去,这才抬头,在内侍的搀扶下起身。

荀藩和荀组立即上前拜见弘农公主,弘农公主亦礼貌的请他们起身,谢他们保护皇帝,匡扶晋室。

荀藩道:“我等不过略尽为臣的职责,当不得公主的谢,倒是大将军和傅尚书多年来为大晋奔波劳累,为第一功臣。”

弘农公主叹息道:“是啊,多亏了大将军和赵氏,我晋室能得如此贤臣良将是天之幸。”

小皇帝默默地把半抬的屁股坐了回去,支棱着耳朵听他们寒暄。

待他们寒暄得差不多了,这才让他们坐下,然后对弘农公主进行慰问。

弘农公主的身份不一般,她不仅是惠帝的嫡女,多年来还一直尽自己的努力匡扶晋室,她的忠义让她在群臣和士族中有很好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