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线行业的水很深。
方舟文化还远没有达到能够单独发行电影的实力。
因为电影发行的工作没那么简单。
发行方要对电影进行拷贝,寄给全国各家影院,申请密钥、排档期。
除此之外,还要做宣传、购买广告。
全国各大城市影城里的电影海报、立牌,都是需要有人去安排,这些都是发行方的工作。
因此,以方舟文化的规模,根本不可能覆盖全国那么多城市。
除此之外,在电影上映期间,还要派人去到全国各地的影城做活动、做宣传、盯排场、做监票等等。
这些工作只能专门的发行公司做,一般制片公司根本做不了。
因此,《千与千寻》想要院线上映,就得找发行公司合作。
发行公司的实力越强,电影可以得到的宣传资源也就越多,地推、广告位这些都需要发行公司去争取。
当然,实力越强的发行公司,肯定会要求更多的电影分账。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得到更多的发行资源,就需要付出更多的钱。
方舟文化已经有两部爆款电视剧,但并没有在大荧幕上获得过成绩。
因此,在电影行业,方舟文化其实相当于要从零开始。
当然,先后出了《武林外传》和《开端》,方醒在影视方面,已经算是有些人脉。
至少不会两眼一抹黑,直接抓瞎。
而且,先前就有很多影视公司主动询问方舟文化有没有新的项目。
《千与千寻》其实已经制作了两年多,不算新项目了,但马上要发行,需要一个发行公司来合作。
因此,在《千与千寻》进行最后剪辑的时候,方醒就安排公司宣发部门,和业内的影视公司接触,寻找合作的可能。
方舟文化靠着两部爆款电视剧,已经让很多影视公司记住了这个名字。
因此,很多影视公司都愿意接触,但听到是电影项目,而且是动画电影,就没有那么积极。
如果方醒这次拍的是电视剧,会有很多影视公司抢着想要合作。
但是,电影就完全不一样了。
电视剧和电影,是两个差别很大的行业。
在电影圈混得风生水起的导演、明星、影视公司,想要进军电影圈,难度非常大,很多最终都是折戟沉沙告终。
在电视圈,只要请一个顶流明星出演男主,拍出来,别管剧情怎么样,至少不会亏,有的是粉丝愿意买单。
毕竟电视剧的花销比较低,甚至不着急追剧的话,完全可以免费看完全集。
可是,到了电影圈就不一样了。
每一张电影票都是真金白银。
顶流明星别管多火,人气多高,粉丝多疯魔,只要上了院线电影,就是退了潮水的王八,是不是果泳,一目了然。
因此,电影圈的难度比电视圈要大得多。
甚至很多拍电视剧红透半边天,年年出爆款,天天上热搜的顶流,到了电影圈,都不好使。
因此,在电视圈证明了实力,想要进军大荧幕,还是得从零开始,得不到多少优待。
当然,方舟文化这个名字,也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
至少能够让发行公司坐下来,认真的谈项目,而不是把计划书直接扫进垃圾桶。
期间,方醒拿着《千与千寻》的初剪版,亲自和几家影视发行公司谈过。
不过,谈得比较一般。
因为发行公司对动画电影的信心不足,而且《千与千寻》走的还不是精致的动画风格。
现在动画电影,流行精致的人物建模,目的是第一眼就让观众觉得角色漂亮。
然而《千与千寻》却不是这种精致画风,在现在的动画电影环境里,不那么主流。
虽然剧情看起来还不错,但发行公司对片子没信心。
虽然没信心,但也不是完全不合作。
只不过,因为对片子兴趣一般,开的条件普遍比较低。
按照电影行业监管部门的指导性意见,制片方和发行方的分账比例加起来,原则上不能低于净票房的43%。
因此,在院线上映的电影,首先会被影院和院线分去57%,剩下的才是制片方和发行方分。
方舟文化是出品方,和梁鲸工作室在投资《千与千寻》的时候,就已经签好了分成比例。
因此梁鲸工作室只负责制作动画,剩下的事情,都由方舟文化负责。
在剩下的43%分账里面,制片方和发行方具体分多少,就要看双方怎么谈。
除此之外,还有宣发费用。
通常情况下,宣发费用由发行方出,而且数额会写在合同里。
发行方愿意出多少宣发费用,就看他们对电影作品的看重程度。
到目前为止,方醒和几家发行公司聊过,这些发行公司开出的条件,都很一般,给的宣发费用很少,但要求的分账比例却很高。
在电影行业里,这种情况很常见。
要知道,在电影行业,每年拍出来的电影,有资格在院线上映的电影,十分之一都不到。
十部电影里,只有一部有机会在院线上映。
那剩下的九部电影怎么办?
这些电影就不竞争院线了吗?
当然要竞争。
所以,现实情况就是十部电影,竞争一个在院线上映的机会。
为了得到这个机会,很多制片方只能主动放低条件,给发行方更多的分成比例。
电影行业的竞争,就是这么的残酷。
方舟文化的情况还是好的,至少一上来就能聊发行的具体分账和细节。
换而言之,《千与千寻》还没有上映,就已经击败了90%的电影,有机会在院线上映。
需要谈的只是分账比例。
不过,这些发行公司给的分账比例,和宣传资源,都大同小异。
毕竟发行公司对电影有着一套成熟的评判标准,什么样的电影,该给什么样的分账和宣传资源,都有惯例。
方舟文化这种从来没有在大荧幕上证明过实力的公司,仅仅靠着电视圈的名气,很难拿到好资源。
……
相反,如果是电影圈的大导演,拍出来的电影,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一些票房前景乐观的影片,比如某某大导演的春节档影片,发行方为了抢到项目,争取发行代理权,会主动承担发行费用,甚至承诺票房保底。
当然,这种发行方承诺保底票房的情况,只会出现在已经在大荧幕上证明了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制片方身上。
像方舟文化这种,第一次涉猎大荧幕的公司,是不可能得到影视行业青睐的。
……
在寻找发行渠道的同时,梁鲸工作室也在进行着最后的修改和制作。
经过上次的事情之后,梁鲸工作室的人心已经散了。
有的人想要钱,有的人想要更好的作品。
当然,在对待《千与千寻》这个项目时,工作室的团队还是很上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