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狐狸迷宫/校底招魂(9)

“应该要超过一米了吧?”伏唯不确定地回答,忽然恍然大悟:“如果桌子能够走路,也不可能是这种十厘米的小碎步。更何况那麽大的桌子,怎麽能够悄悄地溜进学生寝室里!”

“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夏寒笑了笑,将手机还给他:“根据这串脚印的步长和姿态,应该推测为家猫大小的四足……物体。”

伏唯蹙眉:“难道这又是另一桩校园怪谈?”

夏寒耸了耸肩膀:“不好说,但忽然间冒出这麽多怪事,我相信其中一定会有内在的联系。我现在已经完全清醒,可以去废弃的室内体育馆了。”

夏寒所说的体育馆,位於S大南北校区的分界线附近,已弃置将近五年。由於S大最初的投资方有一半是留洋学士,因此这里曾是一座教堂。後经改建,才成为室内体育馆。

近百年光阴弹指一过,当伏唯站在它面前的时候,一点都感觉不出昔日的容光。

第10章

灰色粗糙的墙体上,几乎所有的窗户都被敲破,露出留著尖牙的、黑阙阕的洞口。一人多高的大门被卸下了丢在路边。杂草从墙根一直长进体育馆里面,蟋蟀的叫声无处不在。

如果不回头去看看依旧灯火通明的教学楼,伏唯真的很难想象自己正置身於一座繁华的高等学府之中。

而在体育馆的身後,则是一片浓郁、茂密,甚至是有点阴森的树林。

S大没有校花,没有校草,却有著很多、很多,多到有些过分的树林。

“走吧。”

夏寒送了一支手电到伏唯手里,两人进入馆内。

一年多的时间,对於重建一座设施齐备的体育馆来说确实有些仓促。因此校方计划在旧有建筑上进行改造。其中一个项目就是加固地基,并且重新规划地下室。

而第二段神秘的甬道,就是在破开地下室墙壁的时候发现的。

室内并没有伏唯所想象的那样黑暗,因为冯骊早已经拜托了工程监理人员开了灯等候。

地下室的入口在体育馆西面的主席台後部。推开一扇小木门,里面是老旧的水泥楼梯。往上通往控制灯光、音响的顶楼夹层;往下,就是地下储藏室。

在监理人员的引领下,夏寒和伏唯走下楼梯,阴寒潮气扑面而来。

百余坪的地下室,几乎所有非承重墙都已敲掉,满地碎砖与白灰。

废墟之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面南墙。它被敲出一个大洞,一支灯泡绑在竹竿上伸进洞里,首先照出的就是一段青色砖墙。

夏寒将相机递给伏唯,二人走进洞中。眼前是与照片上十分类似的场景。汉砖堆叠而成的瘦窄甬道,一端接著砖室。

夏寒问监理人员:“知不知道甬道的另一头是什麽?”

那人摇头:“有胆子大的沿著甬道去看过,另一头被水泥封住了。”

“水泥墙?”这话算是提醒了夏寒,他立刻扭头对伏唯道,“去看看砖室里有没有水泥墙?”

过了一会儿,砖室里传出回答:“有……”

夏寒急忙跟了进去。

手电的黄光照亮了仿木结构的宋代砖室,伏唯立在东面的墙边,在他面前就是与道路挖掘现场几乎一模一样的水泥墙。

就在同样的位置上,也留有一个人类的手掌印。

夏寒尝试著将自己的手贴上去,发觉这个掌印比自己小上一圈。确实可能属於一位女性。

可这真的是S大第一任校长的掌印麽?又有著什麽样的涵义?夏寒隐约觉得这其中牵扯到一些灵异的可能,但证据尚未充分,他并不敢随便猜测。

监理人员站在洞外,开始讲述发现这段甬道和石室的经过。

“我们在地下室施工,敲到这堵墙的时候,听见了‘阔阔’的回音,仿佛是中空的。有几个工人好奇地敲开墙,结果发现了甬道。”

夏寒点了点头,又问:“那也就是说,这个甬道以前没有人知道?”

“应该是这样吧。”监理人员点头,又补充道:“对了,挖出甬道後我隐约听学校老师说过,地下室以前常会听见怪声,只要下雨天气潮湿,墙里面就会有动静。”

“动静?”夏寒追问,“什麽动静?”

“这我没仔细问。”监理人员摇了摇头,“那个老师说得也挺含糊的,像是闹老鼠。”

顿了一顿,他又问夏寒:“你们看好没有?老实说……我觉得这里晚上挺毛的──搞不好挖出的是坟头。”

理解他的心情,夏寒让伏唯再次拍下了甬道和石室的照片,又拿了一块散落的汉砖作为样本,三人走出了体育馆。

时间是晚上九点半,校园里已有些冷清。夏寒将伏唯带到了教师宿舍──同样在校外西面的公寓群里,但距离学生宿舍还有两三百米。

不愧是招待老朋友,冯骊将整套三室一厅的教师宿舍都给了夏寒暂住。进门之後,伏唯就匆忙打开了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将数码相机里的内容传输过去。

与普通的民用数码相机不同,零报记者所用的相机镜头装有特殊滤镜,能对环境中强烈的灵体现象进行成像反映,通过电脑放大之後,能以不同颜色的“光斑”来区分尸气、戾气、以及幽灵本身等。

所有照片传输完毕,伏唯迫不及待地打开检视。可出乎意料的是,无论他将照片放大多少倍,上面始终是干干净净。恐怕就连教室里的“光斑”都要比它来得多一些。

怎麽会这样?伏唯心中打了个突,立刻想要检查相机是否工作正常。这时夏寒站到了他身边,阻止道:“没必要去检查,不是相机的问题。”

他赶开伏唯,自己坐在桌前,指著屏幕上的一角:“看这掌印,是不是在发光?”

在他的指尖上,那个女人的掌印确实带有一些金色光晕。

“但这也可能是手电的反光。”伏唯依旧持怀疑态度。

夏寒立刻换了下一张照片:“那麽现在呢?”

这是一张仿木斗拱的全景照片,只在角落里照出小半个掌印。不论是闪光灯或者手电,此刻都不是朝著掌印而去的。然而在一片黑暗中,那个掌印还是发出了不容忽视的黄白毫光。

“这是……”伏唯在脑海中寻找著恰当的词汇,却不知该如何称呼。

“这是一个结印。”夏寒替他补完,“是有人施法的证明。”

说著,他又迅速翻动了几张照片,目光再次停留在水泥墙的正面全景照上。

“这是……”伏唯扶了扶眼睛,立刻看出与众不同之处。

闪光灯下,水泥墙上正中央呈现出一片大大的深色痕迹。

伏唯立刻将照片调入photoshop环境,调节对比度与曲线,很快就将痕迹区域分离、提取出来。

竟然是一个拱券门的形状。

“……是潮气。”夏寒做出解释,“水泥吸水後,部分的折射率发生变化,就会变成深色。也就是说,这堵水泥墙後面,有一个被封住的、潮湿的拱券门。”